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張開基

哲思小語--信仰與審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4-7 23:40:45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4-7 16:03
亲爱的飞星,
夏虫不可以语冰,出自《庄子》《外篇》的《秋水》篇吧(就是我跟你说,我很喜欢的那篇)

亲爱的桂子,


看来我又被高中的老师骗了,呵呵!
那位老师关于孔子“夏虫不可以语冰”的故事不知道是怎么编出来的。

之前有个化学老师告诉我“双氧水”就是“天拿水”,害得我去买“天拿水”给被感染的皮肤消毒,幸好及早发现不对劲,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此再次为大陆的教育默哀3分钟......

發表於 2012-4-7 23:43:27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4-7 16:03
亲爱的飞星,
夏虫不可以语冰,出自《庄子》《外篇》的《秋水》篇吧(就是我跟你说,我很喜欢的那篇)

有偏见有时候是有主见的表现,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有自己的一套偏见,偶觉得!
至于理想吧,还是因人而异咯。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4-9 00:22:47 | 顯示全部樓層
今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想,试着说说为什么不那么“信任”儒家吧。

儒家,从开创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从最初的创立,到后来被推崇为官方正统思想,到统治了中国生活的很多重要方面,然后遇到了最强大的挑战。当知识分子和学生,拿着“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来质问孔圣人时,以孔圣人之名而建立的“礼教制度”终于开始衰败,直至崩溃瓦解。

儒家文化渗透在华人的血液中,不可能说去掉就去掉,也不可能说都是坏的,没有好的。但是,以儒家之名建立的“礼教制度”,却是必须被抛弃的。这也是我认为的中国人的“真信仰”,就是要生存下去,而且是要自强不息地生存下去,为此,那些虚伪和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可以抛去。

去掉了封建礼教外衣、枷锁的儒家精神,比如仁、义,等等,一定还活在华人的血液里,但光凭这些是不够的。儒家在以前两千多年的发展里,没有发展出“由专家、专业人士担负主要责任的社会”,没有发展出培育新科学、技术的氛围;到最后成了一个只有增长、没有发展,内部有精巧微平衡、整体却裹足不前的国家和社会。所以,一定是缺了什么,得找到那个创新的动力才行。

因此,或许儒家的和谐、仁爱可以作为某种基本精神,但要有更新的东西才行。这些新东西现在肯定有,正在累积中,但不适合现在就什么东西都往儒学复兴上套。理论,总是要落后于实践的。现在的“新东西”处于实践期,在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中和偶尔冒出的思想火花中,以后会有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而至于宗教上的“破旧立新”,我看到的是——至少,关于死后的世界,可以有更多的理性讨论;关于神棍、鬼棍、借宗教之名谋私利、权势的做法,也一直都会被揭露。在这样的过程中,新的东西会自然地出现。而至于现有宗教本来承担的一些正面功能,慢慢地,也会由更好的、更新的文化工具来承载,虽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