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nature 發表於 2012-1-10 19:16 
根據實際的臨床經驗,就是桂子說的這樣子。 中醫講求人體經驗結果論。
以下是某個哲學家部落閣轉貼過來的
參考看看
=================================================================================
從哲學談中醫(一) ─ 為什麼中醫不科學?
好久沒談些稍硬一點的哲學了,從積欠了許久的中醫文章談起吧。
首先,我要聲明,我不是什麼中醫專家,甚至很少看中醫(其實也很少看醫生),
如果有人要批評我外行絕對是正確的,但外行人的眼睛和腦袋一樣可以看看想想點行內事,
至於有沒有道理,夠不夠切中,就只能留待方家點評了。
先從一個對中醫常見的批評講起,也許你曾聽人說過,中醫是不科學的,激烈一點的還會說跟巫醫差不多。
為什麼?因為兩者有許多共通的特質,其一是解釋空間太大、太任意,以致於失去了法則的強制效力;
講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常會把某些玄秘拉進醫學解釋之中,使得病因和療法之間的因果關係很鬆散。
例如我前不久就聽李建軍在廣播節目上說,旅行時若發生水土不服,他建議吃雞蛋會有幫助,而且百試百靈。
因為雞都啄地上的土,吃進了當地的地氣,吸納於雞蛋之中,因此雞蛋可以補充「在地性」(這三字是我替他補的);
不過我想李建軍在胡說八道之前可能忘了先強調一下,吃的時候一定要指定土雞蛋,否則便毫無效果,
畢竟一般的飼料雞幾乎一輩子沒吃過(甚至沒碰過)泥土,這種雞蛋吃多了只會補膽固醇而不是補地氣。
再不然,如果怕土雞蛋不好買,一下飛機不妨先抓一把最在地的泥土來嚼嚼,或可聊見補充之效。
我想,一定會有人反駁:「李建軍不算是中醫,他說的話不能算在中醫頭上!」
沒錯,這種蠢到了姥姥家的說法怎麼算得上醫學呢?且慢,先別下斷言,別以為傳統中醫一定比李建軍高明,
不然看看中國最偉大的醫書吧!沒錯,我說的正是《本草綱目》,這已是中醫發展到近代的大師之作,
理路、體系樣樣不缺,我們從小就一直歌頌它的偉大,但是卻一樣有不少「李建軍式藥方」在其中。
像是中國大陸著名的反中醫人士方舟子就曾經對《本草綱目》大加譏諷:
《本草綱目》收錄的很多藥方很顯然是所謂偏方,對此李時珍有時候會試圖給出理論解釋証明其有效性。在“水部”,記載了不同時節下的雨水可治不同的疾病,例如夫妻各飲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治療不孕症有“神效”,李時珍解釋說,這是“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也”。
《本草綱目》記載了多個治療不孕症的偏方,有的比這還要離奇,例如有一個是:在上元節時偷來富家燈盞放在床下,就能令人懷孕。為什麼呢?沒有解釋,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偏方雖沒有解釋,但是可以猜出來其緣由。據《本草綱目》說,魚骨鯁喉,把漁網煮成汁或燒成灰喝了,就能讓魚骨掉下。它沒有給出理論依據,想來是因為既然漁網能夠捕魚,其汁、灰捕魚骨也不在話下吧。
對這類奇特的偏方,李時珍顯然深信不疑,而且還贊嘆其奇妙。他記述說,有人上吊死了,把上吊的繩子拿來燒成灰,水服能夠治狂癲,並感嘆道:“觀此則古書所載冷僻之物,無不可用者,在遇圓機之士耳。”
這些用來治病的“冷僻之物”,起初可能只是出於某個人的異想天開,或許也真有人試驗過証明其有“神效”,於是就成了經驗之談。畢竟,長期不孕的人是有可能碰巧懷孕的,狂癲是有可能突然變好的,卡喉的魚骨也有可能在喝了水、吃了灰之后掉下去的,如果剛好用了這些偏方,就能作為其有效的証據。偏方無效的時候當然更多,不過人們的天性是傾向於記住有效的個案並嘖嘖稱奇,卻容易忘記無效的情形——所以算命先生不必擔心失業。
我查了一下,關於魚網那段,《本草綱目》裡是這樣寫的:
罟。時珍曰︰《易》云︰庖犧氏結繩而為網罟,以畋以漁,蓋取諸離。
【主治】魚骨哽者,以網覆頸,或煮汁飲之,當自下(藏器)。亦可燒灰,水服,或乳香。
用魚網包住脖子或燒成灰吃居然可以治療魚刺哽喉,這聽起來就是單純的迷信,真的跟巫醫差不多。
當然,我想中醫的擁戴者或從業人員一定都無法苟同,甚至多數民眾大概也不會覺得中醫是巫醫的一支。
好吧,我們可以解釋那是以前民智未開,中醫到了現在已經與時俱進,不再停留在《本草綱目》上了,
起碼現在的中醫師應該沒人會把魚網燒成灰當藥用,也是有經歷部分的科學洗禮的,
但我認為所謂的「科學中醫」另有它的困局,這點就要慢慢從形上學的部分談起了。
既然已經去除掉那些明顯為錯誤的治療方法、刪去許多巫醫的成分,為什麼中醫還是不(夠)科學的?
真假的檢證是知識論的問題,現在的中醫療法(暫時)並不會被證偽,換句話說,沒人能說中醫理論體系一定是錯的。
請注意,我說的是科不科學,不是中醫有沒有效,這是兩回事,事實上,不論中西醫,兩者都是非常經驗性的,
醫學本身就是一種經驗之學,其中有一些實用主義的色彩(但中醫的例子比較特殊,下一篇文章會談)。
即使西醫一直被視為一種硬科學(hard science),其中仍充滿了主觀的解釋和「測不準」的例子,
西醫中有很多藥物或療法都是先意外地發現了效果,接著才回過頭去找成因和解釋,
最好的例子是威而剛,原本是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根本沒想過可以治療陽痿,一切都是誤打誤撞。
SARS肆虐的時候也可以看到,西醫面對不熟悉的病毒時,照樣會發出一堆天馬行空的預測和解釋,
這些都在告訴我們醫學本身是一門經驗性的學問,「有沒有效」先於「為什麼有效」,這點中西醫並沒有什麼不同。
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解釋「為什麼有效」時所信奉的形上學宗旨,西醫是科學實在論者,但中醫不是。
科學實在論有幾個重要特色,其一是「認為理論對象是客觀存在物」,其二是「相信科學法則的有效性」。
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是科學實在論者(即使他們可能討厭哲學,也討厭把哲學名詞加在他們身上),
科學家們莫不把「理論對象當成是客觀存在物」,當他們講原子、質子、夸克、反物質時,是真的認為它們存在的,
就算有些看不到、摸不著,但是透過理論與檢證的一次次確認,當我們講「反物質」時指涉的並不是空的對象。
這點對西醫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僅認為血小板、細菌、病毒是確實存在的,而且還可以透過科技進行觀察,
但西醫與科學的結合不僅於這種科技的應用,他們同樣也接受其他利用科學方法所獲得的結果,
就算醫生不是物理學家,他們也相信原子、中子、分子…等等的存在,而且認為這跟醫學理論是密切相關的。
至於「相信科學法則的有效性」,也是科學家們普遍的信念,只要確切掌握正確的法則,就可以進行有效的預測,
這點乍看之下好像跟我前面所描述的西醫有點矛盾,不是說西醫也常投石問路、以經驗為圭臬嗎?
兩者其實沒有衝突,因為是「不能也,非不為也」,是我們現在的醫學還不夠厲害,並不是醫生們不想這樣做,
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醫生們現在也可以預測感冒的流行、疾病的循環週期等等,只是還不夠絕對而已。
這情況有點像是氣象科學,其中的變因太多,現在的技術只能粗略地預測,但這不代表這些人不想追求精確。
http://wensonyeh.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