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敬鹿大。
无意冒犯,鹿大观点似乎是:选择是性格使然,跟能力没有关系。并据此推出:因为性格的必然而导致选择的必然,从而引发当选择与自身能力冲突时的命运不遂。
但是鹿大没有论证“选择是性格使然”这个观点的合理性。
作为社会属性的个体,从社会事实角度看,并没有多少人的选择是因为性格使然。至少,我从没见过一个顶尖名校毕业的同学,因为性格使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从事完全不能体现自己学历的事业。虽然他们如果依着性格都根本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应该说,无论任何人,他所做的任何选择,都是基于对自身包括家庭、学历、兴趣、收入等等一切社会属性的综合考量之后自觉或不自觉得出的。所谓性格使然,只是人原始兽性的本能表现,而在现代社会,这种原始兽性几乎已被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完全抑制了。
所谓性格使然,或许只能决定一个人在网络上的文风是淳朴还是张扬,是内敛还是伪装。
另外,命运问题我想是极其复杂的,遭遇的每一种处境,都有无数复杂的因素在相互作用。所谓人性其实是一种理想主义,这种人性并不能独立于社会共同属性之中而存在。鹿大所谓受制于人性框架,我认为流露的是一种小学生式的线性思维论断。如果命运是你现在吃完饭,一会儿你就会去上厕所,或者说你长得漂亮性格又好,将来一定会找个富二代终成眷属而成功改变命运,那我想,这个社会可能会比现实”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