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阿倫 於 2019-5-2 23:36 編輯
現在再來談「輪迴轉世」的關鍵;
原本,所有靈魂只是互相吸引性質相近的「靈魂」共同構成不同平面和層次的「靈界」,基本上大多是快樂自在的繼續存活在自然界之中;就如同中國古代的「祖靈道」,也如同印度在「雅利安人」入侵以前,那些原住民的觀念,甚至在「吠陀時期」仍然是「天神道」和「祖靈道」快樂並存的,但是,後來,到了印度婆羅門教時期,因為施行「種姓制度」,又宣揚「婆羅門三大綱領」,然後由於錯誤的編造了「再生族」和「一生族」的「謊言騙局」,結果弄巧成拙的謊話出包,造成佔人口大多數的「首陀羅奴隸」和「賤民」的心理甚至行為實質的反抗,嚴重動搖社會階級結構的平衡,使社會動盪不安,於是一些婆羅門以「神話」編「神話」,以「謊話」圓「謊話」的,又編造出了「業報輪迴」的騙局,繼續強調虔誠信仰和豐盛祭祀的功能,並且加入了生前行為善惡也會決定死後靈魂去處的確定;原本永生於「祖靈道」享樂的祖先也不能獲得「永久居留權」了,必須由後世子孫是否持續虔誠祭祀來決定,而生前是否虔誠信仰婆羅門教和是否遵守「種姓制度」的階級任務規範,盡忠職守,安分守己,有沒有任何惡行都變成決定死後是進入「祖靈道」或者「下地獄」的認定標準;而虔誠信仰並完成「五火祭祀」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在死後進入「天神道」永生享樂了;變成了階級化的條件論;就是只有婆羅門階級可以因為這樣而轉生「天神道」,其他階級則必須一階一階的「輪迴人間」,每完成一世的任務,又虔誠信仰沒有作惡才能在下一世升級再高一層的種姓階級,這樣一世一階的「輪迴轉世」,最後轉世為「婆羅門」之後才有可能因為完成隆重的「五火祭祀」,在死後,靈魂才能轉生到「天神道」。但是,萬一其中有一世作惡,那就會墜入「地獄」去受苦,而「地獄」的痛苦酷刑則是慢慢編造出來的,還有被蓄意編造的謊言硬分成兩半的「閻羅王」來掌管地獄。
後來,又再三追加一些附帶條款;包括大惡之人下地獄還不夠懲罰他的罪惡時,即使在地獄受苦完也不會轉世為人,而是變成畜生或者小蟲子。
一開始還只是從「五火二道」變成「四生三道」(「天神道」、「祖靈道」、「地獄道」),並沒有轉生為「人」的管道,後來才編造子孫祭祀斷絕或不夠豐盛虔誠時;「祖先」也會從「祖靈道」墮落重新來投胎轉世為人;再後來才有由「首陀羅」、「吠舍」、「剎帝利」、「婆羅門」這樣一世最多一階的「輪迴轉世為人」的規定,但是,這樣頂多只是婆羅門僧侶自行編造的謊話,事實並不可能因此照他們的「金口」運作,相信這是大家都會同意的。
其實,「祖靈道」的靈界原本就是自然產生並存在的,這當然也是婆羅門僧侶可以知曉並同意的,但是「天神道」和「地獄道」就未必了,自然的現象不是由婆羅門僧侶說了就算數的,「天神道」只是一種企求和願望,即使虔誠的做完「五火」祭祀是否就能升入「天神道」永生享樂,誰也無法保證,甚至也沒有任何實證。但是,比較特別的則是「地獄道」,因為這個人為心理制約是容易發生作用的,因為同樣是基於生前一輩子心性和行為的累積習性,也同樣是同性相吸,同樣是在死後的「小能量場」互相吸引組合架構,所以,原本只是形成一個環境狀況不好的「靈界」形態,但是,錯誤的認知和習慣弱肉強食的掠奪習性,自然就會越來越聚集,這個惡質靈界範圍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生前愚昧無知而受到婆羅門謊言的制約,「心智」上的謬誤認知經由眾多「共識」而不斷強化了「地獄」的惡態,然後各種武器和刑具也由精微物質在這個惡質靈界產生了,但是,「閻羅王」則未必就由婆羅門的謊言而因此走馬上任;所以;「地獄」不只一個,形態也不只一種,也因此有的「地獄」根本沒有「閻羅王」,只有強者為王,有的有「閻羅王」,其實也只是心念投射,有如角色扮演的假象而已。因為連「耶摩天」都是上古神話而已,又怎麼可能真實的被拆成兩半來掌管地獄呢?所以,印度教的「閻羅王」並非真實存在,佛教抄襲過來還發生錯誤的「閻羅王」當然更非真實存在的。
倒是「地獄」是實存的靈界境界,不過樣貌多種,有的擁擠不堪,爭鬥的相當血腥恐怖;而有的卻是千里荒原,不見幾個鬼影,空曠的可怕。
而至於人間的「輪迴轉世」也不是婆羅門僧侶自己閉門造車的規定就會成型的,「祖靈」當然不會因為子孫沒有持續祭祀或祭品不夠豐盛虔誠就被迫墮落(這種謊話是非常可笑的),而人間的「輪迴轉世」也當然不可能依照婆羅門編造的「種姓制度」騙局,規定一世頂多有可能昇級一階的來投胎轉世;這點想想各種階級的人口比例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胡扯;假設所有階級統統安分守己,信仰虔誠,又統統終生行善,絕不做惡事,那麼只要輪迴三次,所有印度人就統統變成「婆羅門」階級,然後死後統統昇入「天神道」永生享樂,不再回來,那印度不就沒有任何人類了?(很難想像這麼荒謬的,毫無邏輯的謊話也能欺騙印度人幾千年?)。
「天堂」的形貌也是非常多樣的,因為同樣是「心念感應,靈以類聚」,所以會各自以心性和理念為歸依,互相吸引志同道合的,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靈團」,但是,「天堂」只是一個慣稱的名詞,也不是任何宗教專屬的,所以所謂的「天堂」很多,有些也並不稱為「天堂」,因而有的「天堂」有上帝,有的「天堂」有「神」,但是也有很多是沒有「上帝」和「神」的,多數比較大的「天堂」只是祥和的、光明的、愉悅的、純潔的、善意的、坦誠的、溫馨的、歡欣的、滿足的、舒適的、自由自在的,寧靜的::-沒有神或神聖的,沒有長著翅膀的天使,因為每個「靈」本來心性就都像天使,並不需要宗教所描述的那種樣貌,翅膀更是多餘和可笑的,也沒有什麼善惡的教條、沒有什麼戒律或規定,只是心念相同的「靈」自然的集交流,沒有高下尊卑,互相禮敬,而不是敬畏膜拜任何神或者神聖的:::
現在,來談談「輪迴轉世」,尤其是「轉世投胎」到人間的問題;一開始在相當原始的時期,全世界各地多少都有一些「再次轉世人間」的實例,通常是因為殘留了部份前世記憶,或者因為出生的地點距離前世的生活地點天南地北,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想要回到前世的家庭去,也或者有些距離很近,能夠辨識自己前世的親人,說出自己前世生活的一些點點滴滴,甚至是不為人知的隱私,所以,被鄉野間驚異的鬨傳,因而留下了這種「觀念」,這也就是印度古代「達羅毗荼」人和「澳族」人所保有的一種「轉世觀念」,但是,並不是信仰,也不是任何宗教的教義;
但是,後來,從「吠陀教」改變為「婆羅門教」時期,婆羅門僧侶為了鞏固「種姓制度」的合理性,將「輪迴轉世」擴大解釋,同時引伸為教義,並且將原本的「五火二道說」閉門造車的編造為「四生三道說」;又把「天神道」、「祖靈道」、「地獄道」中的「祖靈道」原本可以永生享樂規則大幅修正,變成有條件的永生說;所以又多出了「中途墮落而轉世為人」的附加條款;但是,這樣並不能因此就變成事實,所以僅止於「愚民神話」而已;
後來,有婆羅門僧侶基於自身強烈的需求,經由各種『宗教的方式』,一再鍥而不捨的嚐試,竟然發現了一個「奪舍」的方法;可以在死後再次「轉世人間」的途徑;而且也確實成功的再世為人,原本這是一個天大的祕密,是「密中之密」,只是被幾個婆羅門僧侶用來遂行自私的欲求;因為他們同樣已經受到「四生三道說」的迷惑和制約,一方面是不捨今生已經擁有的權勢、地位、財富和美女那些窮奢極侈的慾樂,一方面又非常害怕自己的行為極有可能在死後會下地獄受苦,同時也很確定單靠祭祀是不足以在死後超生「天神道」、「祖靈道」的,所以,權衡利害,當然會強烈的企求能夠再世為人,並且能夠保有前世記憶,在重新投胎人間成年之後能夠回到原來的寺廟,取回原來所擁有的一切榮華富貴,而且因為當時一般人的平均壽命不長,短短的人間享樂是讓他們樂此不疲又萬分不捨的,基於這種執著的心念,所以,他們採用一種特殊的修行方式,就是強化這種強烈的執念,以超常的意志力來強化自己的「靈識」,而且在極少數共同保守這個「密中之密」的師兄弟間,互相約定「來世相認」的暗號密語,並且在原來執掌管理的廟宇建築上和附近的環境中,用石雕留下非常明確卻又十分祕密的圖騰以供自己辨識,而一般人甚至同樣是婆羅門僧侶,如果不知道這個「密中之密」是完全參不透這些圖騰符號其中任何玄機奧祕?甚至根本不會留意的。
於是,一開始只是少數幾個人暗中在進行這樣的計劃,並且也一直都是成功的,確實能夠在死後,自己的靈魂完全自主的(這是原本就自然會形成的現象)找尋最靠近原來寺廟附近即將分娩;而且是高種姓的婦女(多是「婆羅門種姓」),然後在分娩之際,附身在胎兒肉體,「轉世出生」::
因為基於「互惠」或者說狼狽為奸的共同動機,加上師兄弟又無法預知誰先死亡誰後死亡?而且,年齡相近的師兄弟間也不能保證是否有可能時間很接近的相繼過世,結果可能造成功虧一簣的遺憾。因此當然有著即使成功的「再世為人」,也不能保證可以回來順利繼承「舊有的一切」的疑慮,所以不得已,又不得不安排更為年輕極多的親信弟子也加入這個「密中之密」的轉世系統,原本這是一個完美又成功的「人間輪迴」計劃,可以一直這樣運作下去的;後來,卻因為弟子中有人為了私利,幫助其他不捨今生榮華富貴、嬌妻美妾的「剎帝利」權貴;也能「再世為人」繼續繼承「舊有權位財富」,結果在索取天價重賞的條件下出賣了這個「密中之密」,於是在暗中很快的就散布開來,雖然仍然需要「婆羅門僧侶」的協助才能「再世為人」,但是,終究就此逐漸擴增,而這個「靈魂奪舍」的密法後來也被傳入了東印度的密教之中,並且被後期「密教化的佛教」所吸收,變成後來西藏密教「靈童轉世」的濫觴,但是,雖然終究被擴散,卻一直還是有特殊的密法,所以,在西藏密教中也只是由極少數高僧以直傳的方式保守著這個「密中之密」(註:這是指西藏密教所謂「活佛轉世靈童,選擇特定對象轉世」才必須經由高僧直傳密法,有特殊的方式和程序)。
不過,同樣是「轉世」,在印度教中,卻像滾雪球原理;越來越擴大影響的範圍(這個方式不同於「西藏靈童轉世」,投胎轉世是隨機,不能選擇的,甚至還有些靈魂是迷迷糊糊來投胎轉世為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