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逃避卻工作不順去年八月,蔡淑如到雲林接下林安樂特助工作,同時兼任北港武德宮秘書。她體質敏感,武財神屬意她擔任「鸞生」,她一開始很排斥,並覺得鸞生手腳動作大,與她愛美的天性背道而馳,常找藉口逃避,但越逃避,生活及工作越不順遂,遂同意學習當鸞生。蔡淑如的父母一開始也很反對她離職去當乩身,幾經折衝,在蔡家祖宗牌位前擲筊得到三聖筊,父母只好接受。
沒有SPA改吃素蔡淑如正在接受訓練中,當乩身開壇受訓時,多次要以煙熏臉,過程中她並無意識,後來看錄影帶,擔心會傷皮膚,但也只能接受。該廟每日開壇一個半到兩小時,她要先念金剛經、財神經、心經後,再打坐開壇;信眾看到鸞生竟是美美的小姐,都覺得很新奇。《蘋果》問她鸞生待遇如何?她說為神明及民眾服務,不會計較啦!
蔡淑如表示,從沒想過會成為鸞生,改行後最大的差異是生活環境的反差,如今她住廟裡宿舍,改吃素,過著沒有電影、沒有SPA的生活,但她樂於接受這些改變,「一點也不後悔」。
訓練期須一到五年雲林縣林內濟公總堂董事長陳秉立說,在道教廟宇中,民眾如果想向神明問事,就透過鸞生請示,通常廟宇會自行挑選敏感體質的人培訓,從訓練、閉關到服務濟世,短則一、二年,長則要三、五年。
民俗專家李寶全指出,早期廟會文化信仰習俗,對女性生理上有很多限制及禁忌,神職人員幾乎多是男性,要成為代言人須先獲得神明同意,現在資訊發達,少了宗教神秘感,也打破許多禁忌,從事廟會活動的女性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