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wnp

Re: 有關靈學的疑問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0-8-17 03:13: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quote="Benjamin":u6ertapk] 那是不是不信教,或是信基督教還比較好呢?(因為就小弟所知基督徒是不入輪迴直接上天堂的) 因為內心不相信輪迴轉世就不會掉入這個機制嗎? 謝謝[/quote:u6ertapk] 白曉燕綁架案主犯之一陳進興被捕後,在獄中信了基督教,處以死刑後,你會相信他的靈魂會上「善靈所住的天堂」嗎? 「只要信主,不但不會下地獄,還能送上天堂」,這句話不就是基督教招徠信徒的招牌嗎? 不! 僅就「因為內心不相信輪迴轉世就不會掉入這個機制嗎?」一個要件是不夠的,別忘了宇宙還有一個自然法則:物以類聚! 那些敢犯下重大刑案的人,早就不顧有什麼因果報應之說;就算有,也會千方百計地賴皮,先做再說。"

 樓主| 發表於 2010-8-17 21:10: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謝謝張老師和爆米花大大的回覆 其實爆米花大大問到小弟的下一個疑問 就是若心中不信就不會落入輪迴的話 那大自然這個機制要怎樣彰顯輪迴轉世所提倡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機制呢? 又或者,大自然本來就根本沒有善報惡報這機制??? 會有這想法是因為善與惡,是與非為相對而非絕對 沒有壞人怎能突顯哪些是好人? 而又有哪些人是絕對的善跟絕對的惡呢 如果說為了生存,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的機制無關善惡的話 恐怕很多我以為是好心有好報或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事件 只是大自然隨機的結果罷了 不過如果真是如此,其實是會有點氣餒的 因為相信大多數還是希望好人好報壞人壞報的機制存在 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反對廢除死刑了 請教一下張老師的意見 謝謝"

 樓主| 發表於 2010-8-17 21:4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olor=#4000FF:mtb6rc1j][code:mtb6rc1j]
  1. 早期基督教原本也有輪迴說...猶太/基督教中的輪迴說
複製代碼
[/code:mtb6rc1j][/color:mtb6rc1j] 猶太/基督教中的輪迴說 引用自此網址: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daimones.blogspot.com/2007/10/blog-post_5013.html?widgetType=BlogArchive&amp;widgetId=BlogArchive1&amp;action=toggle&amp;dir=close&amp;toggle=YEARLY-1167580800000&amp;toggleopen=MONTHLY-1193846400000"">http://daimones.blogspot.com/2007/10/bl ... 3846400000</a><!-- m --> 有不少證據顯示輪迴說原為早期基督教的教導,且一直保存在猶太教之中,容我就此簡略補充一下。 早在公元前的《死海古卷》中就記載著昆蘭厄賽派 (Qumran Essenes) 猶太人等待《創世記》中的大祭司麥基洗德再次轉世重臨之盼望,新約《希伯來書》耶穌為大祭司麥基洗德之說正正是為了呼應此厄賽派古老傳說。 第一世紀猶太史學家約瑟夫 (Flavius Josephus) 的記錄中可見當時猶太教三大支派中的厄賽派 (Essenes) 和法利賽派均相信一如畢達哥拉斯的輪迴轉世之說,即除了撒都該派,如此說《使徒行傳》23:8 的「撒都該人說沒有復活」一說某程度是要突顯撒都該人有別於當時其他猶太人和基督徒般信奉輪迴(復活)之意。 影響著古今整個基督教的第二世紀教父俄利根 (Origen) 就相信靈魂會因著前生所作的善惡而得著今生不同的果,且無始無終地不斷輪轉下去,此說在正統教會一直流傳了三百年之久,遲至第六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 (Justinian I) 才設法將教父俄利根之說定為異端,並拘禁當時支持此說的教皇維吉利 (Vigilius) ,當中提出否定輪迴說的首要原因為「惟恐輪迴說會削弱基督救贖的重要」。"

 樓主| 發表於 2010-8-17 21:54: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輪迴思想 撰稿人:陳瓊璀 輪迴思想並非佛教所獨有,而是印度自古以來各宗派哲學共通的根本理念,此一理念出自靈魂轉生不滅的原理,而各宗派哲學亦各自有所不同的解釋及發展。傳統的印度婆羅門教輪迴說,認為宇宙由大梵創造,大梵不但創造了人的世間,也創造了其他另類世間:地獄、餓鬼、畜生、天、修羅,眾生就在這六道不斷輪迴。印度另外的一些哲學宗派,如數論,宿作因論,順世派等亦各自對輪迴有不同的學說。 佛教亦繼承了古印度的這種輪迴學說,但佛教的輪迴學說之中與所有其他宗派哲學不同的地方在佛教不認為有一個大梵創造宇宙,亦不認為人具有常、一、主、宰而永恒不滅的靈魂。[color=#0000BF:o3hvksao]佛教以為一切現像的背後一定由眾多的條件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如果眾生在六道輪迴的話,亦必有造成此一現像的合理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由眾生自己所造的行為而引生的後果。[/color:o3hvksao]我們的行為大至可以分為三類,身、口、意行,以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身口意業,我們的行為其實主要由意志力所推動,所以如果一旦由意志推動而發之成為現實行動就構成身業口業意業,而所有的行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作用與後果,以佛教的術語來說叫做業力,這些業與業力就是引至六道輪迴的原因,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希望來世仍然能生而為 人的話,那麼他在這一生的行為必須合乎能招感人世間的條件,或者如果希望將來生天的話,那麼他的行為必須合乎招致生天的條件,以致如果不希望將來成為畜生的話,那麼這一生就必須避免造作一些招感畜生的行為,等等。在佛陀的教法裏,佛陀甚至教導弟子如果想真正解脫的話就必須不再在六道中輪迴,才能達至真正的超越死生。所以,[color=#0000BF:o3hvksao]就此點來說生命的目標與結果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無論是在六道中輪迴或是超越死生皆由我們的意志與行為決定。[/color:o3hvksao]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general/reincanation.htm

 樓主| 發表於 2010-8-21 00:47: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1-11-13 21:07 編輯

關於「輪迴轉世」思想,最早是在印度河文明起源,這是歷史學家和宗教學家一致認定,毋庸置疑的;

更早的埃及文明和亞述文明只是主張「靈魂不滅」,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靈魂不滅的,更沒有成型的「輪迴」主張;

基督教文明遲過「印度河文明」將近1500年,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基督教發源的中東地區,與印度次大陸鄰近,有可能受到印度文化影響。

不論舊約或者新約聖經,最多曾多達200種不同或大同小異的經卷,最後一再被刪改甚至篡改而成為今天的樣貌,尤其是傳聞君士坦丁大帝曾經下令刪除聖經中有關「輪迴轉世」的部份,但是,這點沒有足夠的證據,而在羅馬教廷一直把持的狀態下,也不可能承認此事,或者承認與基督教教義衝突的「輪迴」思想。也所以站在3000年的時間長河中來回顧;猶太教、以及分支出來的天主教、基督教都是沒有「輪迴」主張的,所以至少超過2000年來,基督教文明不論如何分裂鬥爭,至少都不承認「輪迴」,受基督教文明洗禮的信徒也不相信甚至沒有「輪迴」的觀念,這個事實同樣是無須爭論的。

之前已經有多篇文章在探討印度宗教文明中「輪迴轉世」的演進紀錄;可以看見人為的增益鑿痕;雖然婆羅門教三大綱領主張「吠陀天啟主義」,但是吠陀經並沒有成型的「輪迴」思想。

「輪迴」觀念是起始自「梵書」,成型於「奧義書」時代,然後大盛於佛教興起之同時,包括當時的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都認同「輪迴」觀念。

但是,人為造作終究是人為,並非自然機制。

只不過,「非自然機制」並不表示這個機制就一定不存在,如果從佛教「三界唯心所造」的觀點而言,單單人類的心智能量就足以塑造三界六道的「虛擬實境」,而輪迴的機制也就當然是依靠心智能量在長期運作;

所以,行善的人會上天堂(天界、天園),作惡多端的人會下地獄,這是幾乎所有宗教的一致主張。因此,這個部份是沒有太多文化差異的,有差異的只在細細分割出來的枝節部份,如果說佛教主張的六道,同樣可以分成三善道,三惡道,一樣可以大略作善惡二分法。

而其中真正最大的差別是;沒有輪迴論的宗教是主張「一次永生」的,而印度教系統的則是可以多次「轉世」,但是,又主張解脫,如果能徹底解脫成功,就不再輪迴而獲得永生。


 樓主| 發表於 2010-10-8 00:54: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有天命,地球是一所教育學院,你的人生是你的獨特課程. 為何人類被封住過往記憶再來呢?如果有一世你是秦始皇,你又帶下記憶轉世會怎麼樣,繼續想做回秦始皇,結果越正越正,越邪就越邪,地球人類極速兩極化,加速生態滅亡.神的數目不斷增多,魔的數目也不斷增多,執於兩極之人有增無減,雖然世間物極必反,但中間卻需要付出沉重代價,值嗎?這樣才能令眾生反省重回中道,這樣的課程不是太苛嗎?所以人類不能帶下記憶轉世,但卻帶下習性在此生修學,返省自身.一心不亂才是修行,時刻反省才是修道,体會一体兩面,超越兩極才是真放下."

 樓主| 發表於 2010-10-8 01: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道輪回不在死後,而是時時刻刻發生在諸位身上.天道仍貪的正面,相對餓鬼道仍貪的負面.修羅道仍嗔的正面,相對地獄道仍嗔的負面.人道仍癡的正面,相對畜牲道仍癡的負面.每天諸位的心流轉了多少次貪嗔癡,真正用心觀照就一清二楚.貪嗔癡也有兩面,体會過就可超越放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