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發文帖如下:
分享《易經》智慧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
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
⋯⋯ 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去世了?
為什麼?
就是四個字~“ 德不配位” 。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載萬物。
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 厚德載物” 。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打個比方說,這有一張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 斤、50 斤的重量,那我們看這個桌子怎麼樣?它就開始發抖,它就開始變形了,出現崩潰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們要明白古訓“ 厚德載物” 。
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
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
比如有當父母的,當爺爺奶奶的,你要經常把珍惜福報這句話跟自己的孩子講,對他非常有好處。
福報,福報就是我們的享受。
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萬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萬的我不吃兩萬的,這些都叫福報。
中國人講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
惜食、惜衣,就是我們穿的衣服,你要珍惜它,人貴惜福。
你得積攢自己的福報。
有人說:老師,你講的我不相信。
那就四個字送給你,“ 以身試法” 。
過去有一句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個道太重要了。
生死還是存亡?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裡頭裝不下的東西,你這不是惹禍嗎?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還少嗎?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
我用便宜的手機、穿便宜的布鞋,普通的衣物……
我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認為我沒有那麼厚的德行,所以我用這些很簡樸的東西,我心裡很踏實。
若你沒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馳、寶馬、豪華別墅,頓頓飯都是上千上萬……
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現在人們瘋狂的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我們現在天天看這個奔馳車好,那個大別墅好,看人家當官當這麼大…… 心想,我一定要把這個錢掙到手。大家都是在這樣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結果會如何呢?
“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現在的學生、孩子也是那樣。
他不管自己是什麼身分,就是要最好的。
你現在一分錢不賺,你就要最好的,誰教的?
電視教的,社會在教,家長也在教,老師也在教;攀比,家長都鼓勵~媽媽
明天給你買個更好的壓倒他。
你看看,完全錯誤。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會怎麼樣?
我們老祖宗講的,這會折你的福報。
我們老年人過去講“ 折福折壽” ,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壽命和福報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個能量體。
我們不會愛孩子,現在對孩子的那種愛完全是違背常理知識的。
你越愛,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災禍,越容易夭折。
年輕人為什麼年紀輕輕的去世的那麼多?
三十多歲,突發疾病為什麼那麼多?
因為他的福報、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簡樸、用的簡樸,真有好處。
明白了這個道理,才知道厚德載物,你才敢消受。
你看著領導坐好車,就想把他拉下來。
你看那些企業家那麼有錢,就想我要把這個錢拿過來。
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麼樣的德行和福報,他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穩。
再說一句《周易》裡的話: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你看著人家發財,你看著人家出名,你看人 家當 教授,當領導…… 你心裡不平,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
所以,各位,我們一定要明白清華大學的古訓“厚德載物”,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靠什麽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
福報到底是什麽?
通俗地講,福報是一種能量,您這張桌子受不了一百斤的能量,您只能受十斤的,你還非得去當個廳長,當廳長得有大德行,他要爲全省的稅收負責,那得有大德行、大胸襟的人才能承載得了這種福報、關係和待遇,所以說厚德載物。
盼子成龍, 盼女成鳳. 其實夫婦雙方及父母祖上多大德行, 所生的孩子將來就多大富貴智慧. 三條準則: 自己及父母祖上孝順恭敬父母, 兒孫必貴有威勢; 自己及父母祖上人前人後私下都不說是非及惡口脾氣, 兒孫必出富豪; 恭敬聖賢師長, 兒孫必聰明端莊
最消耗福報的, 就是讓父母伺候自己. 國王讓羅漢走六步迎接他, 福報迅速消耗, 國王失去六個月王位, 而佛不能受的供養, 父母也能受. 呼喝讓父母給自己跑路幹活, 福報迅速耗盡. 師父說:你抄很多遍佛經聽大乘般若法會的福德, 還不如你回家給老母親打一盆洗腳水. 反過來, 讓老母親給你打一盆洗腳水乃至端一杯水消耗的福報也是巨大的.
爲什麽你孩子身體不好, 學習不好, 不聽話不學好, 工作姻緣資財不順, 因爲你把本該供養你父母的福報, 轉爲伺候你孩子, 讓他福報迅速的消耗了, 他怎麽可能好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