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天空

肉眼凡胎的我與宗教人士的~~緣份~~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15:32: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天空 於 2012-9-21 15:34 編輯
Jack 發表於 2012-9-21 09:08
這根本就是變相的老鼠會,假借渡人之名拉人入會罷了;就是有這種水泥腦袋的人,才會"替人捧金斗甕看風水" ...


小時候曾問過爸爸,為什麼佛陀的眼睛老看地上不看我?

老爸說:  有兩個原因~

第一:  祂真的很慈悲,不忍看眾生苦~~

第二:  祂原本眼睛不是這樣的,但人們把不能拜的佛硬塑像在寺廟裡拜,每天對著祂東求西求的

           除了靜靜聆聽,祂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忙~~所以就只好看地上了~~

          (真羽扇綸巾~曠世奇才)

那為什麼要拜祂?  老爸回我:  拿根掃把來拜也可以阿~

缺安心的人,只是這個樣嘛

我考試的時候,可以來拜祂嗎?

老爸敲敲我的頭~靠這裡~遇到什麼難事都要靠自己努力解決,不能解決的就盡力就好

他只懂日文,也沒看過佛經,平凡的跟大家的爸爸一樣

但我覺得佛法實踐在他生活中

如來說: 一切法皆是佛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環顧周遭,真看到很多抱住木筏的呆呆倒不少






發表於 2012-9-21 17: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Jack 於 2012-9-21 17:04 編輯

老爸敲敲我的頭~靠這裡~遇到什麼難事都要靠自己努力解決,不能解決的就盡力就好

比起時下大多數一般人,令尊有智慧多了!真令人欽佩!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17: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Jack 發表於 2012-9-21 17:00
老爸敲敲我的頭~靠這裡~遇到什麼難事都要靠自己努力解決,不能解決的就盡力就好

比起時下大多數一般人,令 ...

他常跟我說:很多事都是他爸爸教他的~~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17:34:16 | 顯示全部樓層
樵夫 發表於 2012-9-21 17:00
尊翁真是大智者
未入門其實已越門楣之上
未學佛其實已踐生活禪中

哈~說到西洋劍,他現在每星期二.四在一個郭老師那邊學

他說很好玩,但同學都不敢跟他擊劍(擔心~~~)

老師還為他把原本招生年齡上修到一百二十歲,真誇張~

我一點都不想去學好嗎~


發表於 2012-9-21 17:44:11 | 顯示全部樓層
天空 發表於 2012-9-21 17:22
他常跟我說:很多事都是他爸爸教他的~~

你們家真是有優良傳統,真好!
人們小時候接收的第一手觀念,幾乎都是來自於父母,故父母的影響很大,像很多錯誤的觀念就這樣以訛傳訛,一代傳一代,想起來真的很糟糕。
我小時候就是個"問題"兒童,通常我老爸只會回我:"小孩有耳無嘴,惦惦啦"。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20:51:31 | 顯示全部樓層
Jack 發表於 2012-9-21 17:44
你們家真是有優良傳統,真好!
人們小時候接收的第一手觀念,幾乎都是來自於父母,故父母的影響很大,像 ...

真的~那個年代的小孩,個個都只能有耳無嘴,我幸運點,老爸快四十歲才生下我
捨不得打~~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20:58:32 | 顯示全部樓層
樵夫 發表於 2012-9-21 19:47
多可愛的老頑童
我真渴望有一個如此開通開朗的老爸
不然    妳把他送給我好了!

( 驚!! )   老爸豈能送人?

樵大也是真性情的頑童ㄚ

自己就是  別奢望我老爸~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21:44:59 | 顯示全部樓層
樵夫 發表於 2012-9-21 21:11
他多個兒子孝順
陪他玩兒擊劍
又乖乖給打

( 更驚!! )   分一半?
呃~多個哥哥請吃飯主意不錯
關於此事,請私下再議~~謝謝抬愛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9-21 22:52:11 | 顯示全部樓層
天空 發表於 2012-9-21 17:34
哈~說到西洋劍,他現在每星期二.四在一個郭老師那邊學

他說很好玩,但同學都不敢跟他擊劍(擔心~~~)

哈哈,那个老师也真有意思。

西洋剑应该也很好玩吧。我当年想学日本剑道,可也没找到人教。。。

令尊,真是个有智慧又幽默的老人家。

 樓主| 發表於 2012-9-21 23: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天空 於 2012-9-21 23:25 編輯
桂子 發表於 2012-9-21 22:52
哈哈,那个老师也真有意思。

西洋剑应该也很好玩吧。我当年想学日本剑道,可也没找到人教。。。


哈~難怪妳背著一把劍~~

Fencing

擊劍(Fencing),即一般所謂之西洋劍,兩人持劍以劈刺動作進行攻防格鬥的一項體育運動,包括鈍劍(花劍)、銳劍(重劍)、軍刀(佩劍)3個劍種。

  擊劍比賽由中世紀歐洲武士的決鬥演變而來,是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1896年首屆雅典奧運會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擊劍比賽在14公尺長、2公尺寬的場地內進行。選手們除了佩帶護具之外,還要在身後繫一條傳輸電子信號的電纜(body wire),通過電子審判器來計分決定勝負。目前擊劍比賽分為鈍劍、銳劍和軍刀三種項目。

  鈍劍用劍最輕,劍身為長方形,劍尖擊中對方軀幹部即可得分。在軍刀比賽中,只要劍身觸及對方的頭部、驅幹及上肢部位時得分。銳劍比鈍劍稍重,劍身呈長方形。銳劍比賽有別於鈍劍和軍刀,它沒有攻擊權(進攻或反擊)的規則,劍尖刺中對方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得分,但只有第一次擊中才有效。如果在1∕20秒內,雙方均擊中對方,雙方都得分。

比賽場地必須平整,設中線、兩條離中線 2 公尺的「警戒線」(On-guard line)又稱"準備線",兩條離中線7米的「底線」,還有從底線向中央延伸 2 公尺的「警告線」。

  電子審判器能將運動員被擊中的信號用燈光顯示出來。鈍劍電審器有4個燈,一側是白燈和紅燈,另一側是白燈和綠燈。白燈顯示擊中無效部位,紅、綠燈顯示擊中有效部位。在短時間相互擊中兩側燈會同時顯示,裁判員根據優先攻擊權規則進行判決。銳劍、軍刀電審器只有紅燈和綠燈,當同側燈顯示時,表示同側運動員有效擊中對手。

    奧運擊劍比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男子有鈍劍、銳劍、軍刀,女子有鈍劍、銳劍。團體賽每隊3人(目前國際規則已更改團體賽方式,國內則依現況而不變)。女子一般演練鈍劍或銳劍,男子則演練鈍劍,銳劍或軍刀。自九七年以來,也有女子軍刀的表演性比賽。三種武器的有效擊中點及比賽規則亦有不同,故每種武器都有其競技特點。相比而言,鈍劍最具運動性,軍刀速度最快,而銳劍則更需要準確性。按規則,循環賽在三分鐘內先得五點,淘汰賽在九分鐘內得十五點。最先擊中對方達有效次數,或在到時後擊中對方次數多者為勝。擊中由電子記分器顯示。賽道旁的裁判為主裁判,他必須在鈍劍和軍刀比賽中,雙方同時擊中時,決定誰有“攻擊權”。

Foil - 鈍劍 (花劍)

  男、女項目分別於1896年第1屆奧運會、1924年第8屆奧運會列入比賽項目。

  比賽用劍身長不超過 90 公分,重量不超過 500 克,由劍柄、劍身和劍鍔組成。劍柄最長 20 公分 ,其構造可分為槍式把槍式把(比利時式)、法式把〈直柄式)、意式把(橫梁式)3種形式,但不得包含能夠增強護手盤對運動員的手或手腕起保護作用的裝置。劍身最長90厘米,用鋼材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韌性,梭邊應打磨,使其不鋒利。劍鍔為圓形,裝於劍身與劍柄之間,最大直徑為 12 公分。鈍劍的劍頭彈簧必須承受的壓力大於 500 公克重,使電審器顯示信號。劍身前端須包以 15 公分長的絕緣物(如電工膠帶),劍柄與劍身、劍鍔絕緣。

 鈍劍只能刺,不能劈打,刺中有效部位為身體的軀幹部分,四肢與頭部均為無效部位。

  比賽時,運動員必須穿能覆蓋有效部位的金屬背心(電衣)。擊中金屬背心時電子審判器顯示彩色燈,擊中無效部位顯示白色燈。互相擊中時,主裁判按攻擊權規則進行得點判決。如雙方同時進攻,又同時擊中,不論是有效部位或無效部位,只要有擊中便判決「同時」(不得點)。鈍劍較輕便,刺中有效部位面積小,較突顯攻防的技術和技巧。

Epee - 銳劍(重劍)

  男、女銳劍分別於1900年第2屆、1996年第26屆奧運會列為比賽項目。

  比賽用劍由劍柄、劍身和劍鍔組成。劍全長不超過 110 公分,其中劍身最長為 90 公分,劍柄最長為 20 公分,劍重量為 770 公克。銳劍的劍頭彈簧承受的壓力必須大於 750 公克重,以便使電審器顯示信號。劍身為鋼材制成,其橫斷面為三棱形。劍鍔為圓形,其深度為 3 ~ 5.5 公分,最大直徑為 13.5 公分。

銳劍的攻擊方式只能用劍尖刺,而刺中的有效部位為全身,而手臂、腿、腳是攻擊的主要目標。刺中有效部位時,電審器只顯示紅色或綠色的燈。在1∕25秒至1∕20秒的時間內相互刺中時,兩側電審器則會同時顯示出信號,雙方同時得點。若先後刺中的時間差超過1∕20秒,則只有先被刺中的一側顯示信號。由於刺中部位大,又無優先裁判權規則,所以運動員比賽時比較謹慎,重視時機的選擇。現代五項運動的擊劍項目使用銳劍,並以刺中1劍決定勝負。

Saber - 軍刀(馬刀 、佩劍)

1896年第1屆奧運會即列為比賽項目,僅男子項目。

  源於匈牙利的騎兵隊所使用的武器,又稱為馬刀,軍刀是彪悍的騎兵隊使用的 武器 。劍全長不超過 105 公分,其中劍身最長 88 公分,劍柄最長為17 公分,劍重不超過 500 公克重(和鈍劍類似)。劍身為鋼材制成,有劍刃和劍背。劍鍔為圓形,其劍刃一側成月牙形,用以保護手指。可以用劍尖刺,也可以用劍刃、劍背劈打,但禁止用劍鍔攻擊。有效攻擊部位為腰帶以上的軀幹、上肢、頸部和頭部。

  比賽時,運動員必須穿電衣(金屬長袖夾克)、戴外面可導電的面罩,有一條導電線(頭線)連接面罩和電衣,當擊中有效部位時,電審器顯示彩色燈,擊中無效部位不顯示信號。當雙方相互擊中有效部位時,主裁判按攻擊權進行判決。若雙方同時進攻,又同時擊中有效部位(裁判器兩側均亮色燈)時,應判“互中”(不得點)。軍刀動作幅度大、速度快,對運動員的應變能力要求很高。

擊劍的歷史

  擊劍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擊劍運動的器材由古代冷兵器演變而來。追根溯源,擊劍運動始於古代的決鬥,隨後盛行於西歐各國。

  1750年左右,法國人L.博西葉爾發明了面罩(Mask),使擊劍運動跨入嶄新的時代。後來輕器械逐漸替代笨重的器械,形成劍尖只作進攻,劍身只作防守的鈍劍(鈍劍)和銳劍(銳劍)。

  19世紀末,意大利人G.拉達耶利發明既能刺又能劈的軍刀(軍刀)。

  1882年法國出現第一個擊劍協會。

  1896年第1屆奧運會進行了男子鈍劍和軍刀的個人比賽。

  1900年第2屆奧運會增設男子銳劍個人比賽。

  1914年6月制定了各劍種統一的國際規則。

  1924年第8屆奧運會開始增設女子鈍劍個人比賽項目。電子審判器的發明,消除了裁判工作中許多人為的差錯,促進了擊劍運動的發展。

好多字~~我都不想看~提供給對西洋劍有興趣的大大參考~

我好像自己把樓搭歪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