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92|回復: 7

超長期潛水,曾經浮起,旋即滅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3-2 04:13: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amare 於 2013-3-2 04:40 編輯

左邊的圖像,是表明我不是來鬧場的。(抱歉,左邊的圖像我有上傳,不知為何卻沒顯示?內容是我捧著張站主的兩本新書《廣義靈魂學》)

我是曾經在三年前,榮幸的被張站主讚譽文筆很好、思辨清楚,卻不久就被刪文的真理探求者

說實話,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我的發文錯在哪裡?

因為自認遠不如張站主的學識與判斷,也因為一直長期跟隨著張站主的腳步,學習至今。或許真的是自己錯了而不自知。

為免「顧人怨」,

我依然會研讀張站主的著作,依然會瀏覽張站主的發文,但不會回應。



附錄個和宗教無關的見解:

在張站主的《釋迦牟尼的惑世任務》最後結語中,說到了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了曹操,卻還派他去。諸葛亮自己搬石頭砸腳,實在不高明。

我是三國迷,容我在此為您剖析:

赤壁之戰,曹操敗了。

諸葛亮知道,以劉備那一丁點兵力,即使殺了曹操,也吞不下依然龐大的魏國,反倒會引起魏國的全面復仇,自取死路。

而且就算吞得下,肥肉也是由比劉備還強大幾倍的吳國來吞。等吳國消化後,接著倒楣的就會是劉備。

所以曹操不能殺,但卻也不能白放。

因為劉備長期的給部下洗腦:曹操是「漢賊」、是「奸臣」。如今一個「為國除害」的大好機會就在眼前,就這麼放過,這樣怎麼對的起為國捐軀的先烈?

若要分析利害給部屬聽,別說以那時候知識水準普遍不高的士卒無法理解,就連有知識水準的現代人,也大多都沒有想到,其實是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的。

所以諸葛亮需要一個人來背黑鍋。

故意不理關羽,果然自大的關羽,忍不住跳了出來。

關羽當初自大的看不起諸葛亮,後來看不起五虎將黃忠、看不起劉備養子劉封、看不起吳國君主孫權、看不起首席軍師陸遜。最後自己被這三個看不起的人搞死,身首異處。

最終結果:曹操被放、關羽在諸葛亮面前抬不起頭、關羽還了曹操人情,以後殺起魏國便毫無心理負擔。

一箭三鵰,神機妙算,確實當之無愧。

發表於 2013-3-2 11: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關羽放曹操
以我們後人角度來看
確實屬於戰略上的步驟
也許從戰術上來看 是失敗的
但是從大戰略來看  卻是能維繫 劉備軍後續軍事之重大策略
如同 國共之爭 中的圍點統戰方式  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但是絕對不能一次 把所有主要敵人都給幹掉
.....

發表於 2013-3-2 11:49:37 | 顯示全部樓層
g871702 發表於 2013-3-2 1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關羽放曹操
以我們後人角度來看
確實屬於戰略上的步驟

不要相信三國演義,那不是史實!

做人要從天下蒼生的利益來看事情;

諸葛亮是個有小聰明,毫無大智慧的狗頭軍師而已。

明知道劉備屁也不是,只不過沾了點雜亂的皇室血統,就輔佐他打天下,明知道不可能勝利,由他統一中國,也未必就比曹操或孫權更好。

非要三國鼎立,內戰打到民不聊生,倒霉受苦的是誰?

天下蒼生啊!

諸葛亮?咳呸!

我還比較喜歡豬哥亮多很多,至少他給台灣百姓帶來很多歡樂。




發表於 2013-3-2 13:34:10 | 顯示全部樓層
三國演義本來就是作家渲染而成

我也反對戰爭   但是人類社會中如果缺乏戰爭這件最愚蠢的事會發生
相對進步會很慢  
戰爭是一把兩面刃   卻也是促進物質文明的一把燃料

東南亞或是 亞馬遜中原始部落
因為缺乏生存的威脅  數千年來 一如往昔 原始落後
套自然法則  適者生存
自然環境中 人類已經站萬物之上
接著要進步 自相競爭 或許也是一種方式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3-3-2 17:23:57 | 顯示全部樓層
您辛苦了!
有些話自己知道就好,別人未必接受。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3-3-2 17:42: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大奇書裡的人物無論真假,都值得學習。
西門大官人交際手段之高,無人能敵,能把小小的藥鋪,利用政商勾結變成當地的富商,從商的人真的要好好學習。

發表於 2013-4-13 00: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三國演義是野史 , 三國誌還比較接近正史 , 古時觀念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 對於敗者多半會醜化許多 , 在那兵荒馬亂群雄崛起的時代又如何斷定誰是誰非?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4: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汲無蹤 發表於 2013-4-13 0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國演義是野史 , 三國誌還比較接近正史 , 古時觀念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 對於敗者多半會醜化許多 , 在那兵荒 ...

  歷史故事,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殷鑑(借鏡)。故事真假,反倒成了其次。

  像西遊記,雖然是虛構的,卻是張站長的最愛,認為可以從中體悟到很多,至少看了十三遍以上。如果以「斷定誰是誰非」的角度來看:孫悟空為何不乾脆直接用筋斗雲把唐三藏空運到印度去,不是省事多了?還有火焰山,沒有燃燒物,怎麼可能大火燒個不停。若只是在鑽這些故事「真假」,就會因此而忽略了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涵意。

  所以,羅貫中,藉由三國演義裡很多虛構的場景,來展現他的軍事理論。事實上,在一千多年後的滿清,就拿虛構的「反間蔣幹」這招,真實的反間了明朝的袁崇渙,進而滅了明朝。一部野史的三國演義,卻是比正史還能學到更多東西。

  既然談到這個話題,我就再說說三國演義的另一個奇謀:

  「空城計」,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在學校的國文課本裡也有教到。大多的人,都以為如書上所寫的,司馬懿被諸葛亮騙到,以為城裡有伏兵。其實,司馬懿知道,城裡面根本就沒有人,只要軍隊開進去,諸葛亮就可以手到擒來。

  這麼好的機會,司馬懿幹嘛放過?其實,這是和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一樣,是有利益糾葛的。現在,就讓我來為你剖析:

  司馬懿知道,捉了諸葛亮、滅了蜀國後,等著他的,不會是加冠晉爵,而是兔死狗烹。事實上,後來滅了蜀國的鄧艾、鍾會,就是這麼死的。

  魏王忌憚司馬懿的才能,曾在司馬懿立下大功後,把他「冰」起來。直到諸葛亮勢如破竹、無人可擋,魏王才把司馬懿請出來救急。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的處境,也知道他是個聰明人,所以才會在危急時,弄個「空城計」與「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仲達,司馬懿的字號)」,反正彼此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就是了。

  在諸葛亮死後,可預期的,司馬懿又被「冰」了。司馬懿知道時機還沒到,只能忍,於是裝中風、裝痴呆,連侍女餵他喝湯,都喝得從嘴角流出,濕了半身。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司馬懿廢了魏王,最後由他兒子篡國。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聰明人。至少,要有夠聰明的羅貫中,才能寫(編)得出他們。

  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讓我們學習經驗、激發腦力。至於是正史還是野史,已經不重要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