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divale

揮別歧視 華工墳場改紀念公園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1-2 17:28:16 | 顯示全部樓層
赫生童子 發表於 2012-11-2 15:06
意思是說如果沒人記得知道他們,他們的靈就不存在?

我个人差不多是这个立场:灵是这个人类世界的精神产物,就跟宗教一样。所以世俗的思考与行动才是最容易看到的,而所谓的人与神的交互,都只是一个“本我”的表达。
这些事情无法证实证伪,只有个人的经验与个体的思考。

發表於 2012-11-2 17:33: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赫生童子 於 2012-11-2 17:43 編輯
585307lu 發表於 2012-11-2 17:27
遠的如印度,種姓的歧視,彰彰明甚;印度算是亞洲民主化較早的國家,法律歸法律,不足以規範社會階級的公 ...

這樣說不就跟絕對一樣了?至少對我是這樣。

是絕對無法改變嗎?是這樣嗎?

這只是觀念問題,很愚蠢的觀念問題。

在美國,以前從對黑人的歧視,到現在開放了許多減輕了很多對黑人有嚴重歧視的人?這難道不是改變?

當然頑固不靈已經成性的人不知道要怎麼扭轉他的觀念,但是其他人呢?小孩呢?

我們都不知道,所以起碼能消除的觀念歧視就消除不是嗎?

我在想這會不會也算是一種心理制約?



發表於 2012-11-2 17:41:22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陆超心理学家 發表於 2012-11-2 17:28
我个人差不多是这个立场:灵是这个人类世界的精神产物,就跟宗教一样。所以世俗的思考与行动才是最容易看 ...

本我?

什麼是本我?


發表於 2012-11-2 17:44:19 | 顯示全部樓層
I DONT THINK SO。

思考眼下的台灣。

還是現在進行式哩!

發表於 2012-11-2 18:36: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赫生童子 於 2012-11-2 18:44 編輯
585307lu 發表於 2012-11-2 17:44
I DONT THINK SO。

思考眼下的台灣。

這是萬用的方式。

對我們社會能用的方式。

除非自己本身不肯做改變。

難不成都要等到自己死後求不歧視的對待?

我自己可受不了。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11-2 20:41:37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陆超心理学家 發表於 2012-11-2 17:28
我个人差不多是这个立场:灵是这个人类世界的精神产物,就跟宗教一样。所以世俗的思考与行动才是最容易看 ...

这个“灵”的定义,和我们这里不太一致。

我觉得,“灵”,跟宗教不太一样。

那些纪念这些华工的人,是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曾经存在、已经逝去、并受过不平等待遇的先人的尊重和缅怀。他们,未必都相信这些华工的“灵”真的还存在于某个空间,或相信有“闹鬼”等灵异事件。只是,他们一定尊重这些已故的人。那些已故的人,是真的曾经存在于过去、受到歧视,而且其中还有些人的骸骨留在那里,被草率不当处理。这样的“不公平”是存在的,会流传,无论那些人的“灵”在不在。
去纪念那些华工,就是为了在现在的人的心灵里,尽量清理掉“不公平”,以此,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另外,我也觉得,“灵”和宗教不一样。有人看得到、感受得到“亡灵”,有人看不到、感受不到。但是,并不是说,对看不到的人,“亡灵”就一定不存在。
山谷里的野花,并不为人所见,但它们仍然存在着。

發表於 2012-11-2 22:34:47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11-2 20:41
这个“灵”的定义,和我们这里不太一致。

我觉得,“灵”,跟宗教不太一样。

你这样想是把自己从宇宙中孤立出来了。按照量子力学,宇宙原本没有时空之隔,那原本一切就是一体的,古今一体,佛魔一体,众生一体。
这种花开放在那里,你去不去都会在那里,这是经典唯物主义的认证方式。其实完全不是象听上去那样不言自明的。这就跟相信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谈不到一起一样。
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要超越这一点,去理解每人的不同心理以及感受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每人执自己的见识为真。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11-2 23:1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陆超心理学家 發表於 2012-11-2 22:34
你这样想是把自己从宇宙中孤立出来了。按照量子力学,宇宙原本没有时空之隔,那原本一切就是一体的,古今 ...

嗯,我倒不是把自己孤立出来。而是,想“划一个边界”。都混在一起,我觉得It doesn't work.

一切是一体的,古今一体、佛魔一体、众生一体。我同意的。
同时,我也同意,古和今之间有边界;佛和魔之间有边界;每个人之间有边界。只是,这个“边界”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互相之间,可以流动。

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和感受,有可能来自“立场”和“位置”。比如说,做了老板,就必须以老板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公司;而员工,则肯定和老板不同。这也是我们“排列”里常说的。

我们常提起“路西法效应”——就是那个著名的实验。一个大学生做一个心理实验,找了一群志愿大学生参与。这拨实验者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囚犯,另一组扮演狱卒,共同模拟监狱。结果,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实际经验,但没几天,他们就出现了典型的囚犯和狱卒的症状。最后,实验不得不被迫中止,因为有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狱卒和囚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体的;但在监狱系统里,他们必是两极。

而每个人执自己的见识为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小群体,每个都有自己的“偏执”,也同样保持了整体的“丰富多样性”。

或许,这也是“歧视”的一个产生原音。不过,我声明,我愿意去尽力消除自己所不喜欢的“歧视”,也相信很多“歧视”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消失。

發表於 2012-11-3 14:36:34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11-2 23:11
嗯,我倒不是把自己孤立出来。而是,想“划一个边界”。都混在一起,我觉得It doesn't work.

一切是一体 ...

确实确实,这正是中国易经里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是本初状态。二是后来的分离互动状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