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 發表於 2012-4-27 10:30 
各位不要笑我,要是我在火车上,我也不认识的。。。
虽然,小学里是学过“绿油油的稻田”这样的词,但是我 ...
把谷粒從稻桿子上打下來是有專門的機器的,收割的時候就直接把機器往田地裏拉過去,聽說老機器是需要讓一個人專門提供動力,另一個人直接把有谷子的那一頭放進機器裏,很快就把谷子全打下來了,我第一次看到收割的時候已經5歲了,當時已經使用電動的機器,所以沒見過舊式的機器。剩下的桿子就曬幹堆起來,作為燃料使用。桿子燒完會有灰,這些灰就可以作為種菜用的肥料。
至於要把白米和那個谷殼給分開,也是有機器的,不過工人不讓我接近去研究那機器,只能看到那機器上面有一個很大很大的漏斗。
我還看過一個很大的機器,整座房子就是機器的外殼。那房子有3個窗口,一個是交錢的,一個是把整袋谷子交給裏面的工人,第三個是白米的出口,交進去的谷子就是從這個口直接流出白米來的了,需要我們拿另外一個準備好的袋子去接。
當時的糧局收購谷子,可以有3種報酬選擇,一種是直接換錢,一種是換成白米,還有一種是換成粉絲。雖然用白米換粉絲很不划算,但是如果換粉絲碎的話就相當划算。一斤谷子可以換好幾斤的粉絲碎,我外公最喜歡換這個,因為當時家境并不富裕,換粉絲碎可以吃得很飽。
小學的一個語文老師為了教育我們這些無知的小學生農民伯伯種糧食是如何的苦,竟然坑我們說什麽白米都是農民伯伯親自用手把一顆顆谷子剝開然後拿出裏面的白米,把我們嘴巴都笑歪了,殊不知我們大部分都是農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