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1-11-6 21:48 編輯
根本錯誤的四法印和根本正確的四法印
各位大大們好...以下的內容是在某網站上看到,然後原汁原味的覆述過來的,以我的程度也不知是否正確,所以可請各位先進們分享一下看法哦(主要還是因為這主題和張老師的新書內容所提到的有關)
原文:
根本錯誤的四法印::諸行無常、
ㄧ切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根本正確的四法印:諸行無常、
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哈,
這就是翻譯的問題啦,懷疑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去求證巴利原文就是不好的事了。
看佛經不能落入文字障,而要以心印法,才能體悟的正確,
如果以文字邏輯印法,那還不如不看佛經,去看論語還比較好,至少不用翻譯。
PS:何謂有漏皆苦呢???

由
張開基 » 2011年 10月 20日, 01:24
謝謝你!已經有網友傳給我了;
因為不是直接指名要我回覆,所以,我本來想「略過」的,因為,很難跟一個一知半解,拾人牙慧,黑白顛倒就自以為是的人辯論;
但是,既然你貼在這裡了,就淺談一下吧;
釋迦牟尼一生說法45年,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所有論述都是弟子「強記」下來的,嚴格說;45年中他說了多少話,就算用錄音機記錄,需要多少錄音帶?目前數位的錄音機,最新款的中等錄音品質4G記憶卡;大約可以錄100個小時,需要多少記憶卡可以錄完?
有那個天才弟子可以記憶得一字不漏?
釋迦牟尼圓寂之後,眾弟子做了第一次集結來「證論」,就是各憑記憶,把釋迦牟尼生前的重要言論大家印證一番;然後把這次的結果大家又重新「強記」一次;(註:這次集結因為對於戒律有嚴重爭議,所以,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派(後來的小乘、大乘),但是,這樣的「證論」必然捨棄了一部份的言論不再口授心傳下去。
釋迦牟尼圓寂後四百年,弟子第二次集結,再次各憑從老師口中聽來「祖師公」說過的言論,重新「證論」一次,然後才正式用當時民間習慣使用的「巴利文」紀錄為書籍,這就是最早的佛經;問題是四百年是多久?
就是中國明朝神宗萬曆年間到現在;有名的大臣有張居正和抗倭名將戚繼光等;想想那時如果沒有文字歷史記載,明神宗和張居正、戚繼光等談論了些什麼,光靠記憶和嘴巴一再多次多人轉傳,留傳到今天還能夠完全「原音重現」嗎?
所以,單是「三法印」或「四法印」在佛教中就已經爭論不休了,事實上,釋迦牟尼當初講的是「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後世弟子依循釋迦牟尼的心法揣摩,覺得應該加入一個補充句才能解說得更完美,更符合釋迦牟尼的主張,所以在中間補充了四個字。
但是,就算在「巴利文」的原始經典中(註:後來大乘僧侶將「巴利文」經典的內容譯為當時官方和貴族使用的「梵文」,才有了梵文佛經);我看過的中譯佛經對這四個字就有至少五個不同版本:「ㄧ切皆苦」、「諸行皆苦」、「有漏皆苦」、「行受皆苦」、「受漏皆苦」。
而且,我研究的結果剛好相反的是;
「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是出自大乘的梵文中譯本。
以下才是真正「巴利文」的中譯本內容:
一、Sabbe Sankhara Anicca (中譯:諸行無常)
二、Sabbe Sankhara Dukkha (中譯:諸行皆苦)
三、Sabbe Dhamma Anatta (中譯:諸法無我)
注意:這個「三法印」是「諸行皆苦」,反而少了「寂靜涅槃」。
連基本出處都弄反了,在那裡GY些什麼呢?
而且,我針對的為什麼是「四法印」,而不是「三法印」,正是採用現在佛教主流的說法為標的;因為在台灣和中國受到影響最大的正是來自大乘的佛法佛法;但是,大乘有錯,小乘(或者什麼原始佛教,隔了四百年才寫成的經典,不知道是如何原始法?)也一樣不遑多讓,所以,各種說法逐一比較,找出一個兩邊都使用的說法。
但是,不論是「ㄧ切皆苦」、「諸行皆苦」、「有漏皆苦」、「行受皆苦」、「受漏皆苦」,其實意思大同小異,「漏」就是指煩惱,凡人有諸多煩惱,所以是苦。而「行受皆苦」、「受漏皆苦」也就一樣是指「人生是苦」。
而且我批判的根本錯誤是「四法印」,是指整個意思,不是單單批判「一切皆苦」這四個字而已。斷章取義,就以為自己正確,瞎蛙一枚!
----------------------------------
「諸行無常」!對!但是和「肚子餓了就要吃飯才會飽」一樣對,廢話何須多說。
「諸法無我」!對!宇宙中沒有另一個「客觀的我」存在;因為主體不會變成客體。但是單獨主張「無我」和「不許有我」就錯了。因為一定要有一個人來這樣主張才成立,狗說的;豬說的統統不算數,一定要是人說的才成立,而這個人叫做釋迦牟尼,就是「我」的主體,所以怎麼會「無我」呢?。
「一切皆苦」!錯!
「寂靜涅盤」或者「涅盤寂靜」!錯!因為宇宙是恆動而存在,沒有恆靜的空間。
----------------------------------------------
我要沒有花費一番工夫把相關的各種版本佛經說法比對過,並且深入的用心思辨再三再四,我敢這樣有把握的批判為「根本錯誤」嗎?

由
吳貝蒂 » 2011年 10月 20日, 10:48
佩服張老師的見解...
語言本就難以完全陳述心中所想及自我感受,
更遑論經過幾百年的轉述再轉述!
再者無論當初悉達多是怎樣的陳述與說法,
都與自我無關阿!
因為那不會是我的經驗與感受~
何須鑽研與盡信~

由
kazamama » 2011年 10月 21日, 09:29 哈哈看完張老師的辨證真是痛快淋漓, 真的很討厭人說啥讀書要以心印法, 落入文字障之類的. 一樣的書讀出來, "高人們"可以演譯這麼多東西出來, 有時候真的很好奇, 究竟是書厲害還是這些人厲害.
還以心印法咧, "你"的心還是"我"的心? 既然諸法無我, 心則無常之變. 那怎麼還能自打嘴巴的一面說無我一面還要以心印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