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交往盜個資 黃琪騙倒銀行
中國時報【林郁平、彭禎伶、黃惠聆╱台北報導】
黃琪成功騙過銀行客服人員,竄改信用卡持卡人登記的行動電話,犯下Apple Pay來台後首宗遭盜刷案,令警方大嘆「他真的是聰明過了頭,為了詐騙無所不用其極!」警方表示,目前雖僅一家銀行報案、財損7萬多元,但依蒐證結果,應該還有其他銀行受害,正擴大偵辦中。
Apple Pay今年3月29日登台,金管會銀行局長邱淑貞說,並非Apple Pay或銀行有問題,消費者不必驚慌,這次盜刷案是消費者不慎將個人資料及私密資訊告訴他人,或將手機借給友人使用,呼籲消費者要保護個資,未來會要求銀行一次性密碼(OTP)傳輸要有後續確認動作,並加強行動支付異常交易的監控及客戶通知。
警方說,黃琪藉Apple Pay盜刷,並非行動支付出現漏洞或遭破解,黃琪先用假名在網路聊天室認識其他男子,與對方交往後,除暗中記下背景與個資,還會在付帳時假裝自己的卡刷不過,要對方先刷卡,再趁機複製卡號,等雙方日後分手,再假冒被害人打電話給銀行,要求變更手機號碼。
如果無法回答銀行客服人員核對的問題,黃琪會威脅客服「不要得罪我,否則要告死你」,成功更改電話後,再申請Apple Pay、接收認證簡訊,利用行動支付不必簽名或提供身分證明的特性盜刷。
警方掌握黃琪盜用了2名被害人身分,但因盜刷金額超過50多萬元,懷疑還有更多人及銀行受害。黃琪在偵訊時卻避重就輕,甚至跟員警說:「我知道你們不會像上次的警察一樣陷害我」,令警方為之氣結。
國泰世華銀行表示,目前僅1位持卡人個資外洩後被人盜用手機信用卡,持卡人發現後即通知該行,銀行也立即協助客戶處理,呼籲消費者保護個人資料,也不要告訴別人留給銀行辨識身分的相關資訊。
台北富邦銀行強調,未來若有持卡人打電話到客服更改手機號碼,除加強確認身分,也會由授信管理部用其他控管方式再次確認客戶身分;針對行動支付的持卡人,也會有較嚴格的預警作法防範盜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