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奇怪

黑白講外七章 – 齊助教又講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5-20 19:17:40 | 顯示全部樓層
68 心-物作用

上述案例拿來做為人類勵志的引子,或許還不至於遭受太大抨擊。比如一個社會推行一種運動,只要有一個數量的人參與,突破門檻,就會擴及整個社會。反正是勵志嘛!講龜兔賽跑的故事也是可以的。但你一抬出「科學」,這恐怕會被冠上個「偽」字。

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質疑了:
為什麼幸島的猴子學得會洗紅薯,別島的猴子就不會自己想到這種方法嗎?非得要說是一個「磁場區域的共鳴」,由幸島的猴子傳來的?

所以,要說集體意識的效應,得要夠「硬」!我用超心理學,在《意識宇宙》中提到的案例,來說明集體意識的影響。

說案例之前,要先介紹一部叫做RNG的機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隨機數發生器。隨機的來源可以是電子噪聲、熱噪聲、放射衰變時間等等*。使用基礎的物理隨機量來做為信號源的,便屬於真隨機數發生器**。通過適當的電路設計,可產生隨機的電子脈衝。每秒數千個隨機脈衝再與每秒1000萬次準確的石英時鐘疊加計數,可得一組隨機排序的位元(Bit)序列。比如說,每秒1000個隨機的0或1的序列。現代RNG都夠先進,有電磁屏蔽、自動防故障系統、全自動數據紀錄等功能。總之,有關RNG是否夠隨機、真隨機,這不需要太質疑。這種設備是純純粹粹的「硬件」,直接驗證即可。如果不是機器壞了,要質疑RNG不隨機或偽隨機,就是在懷疑量子本身的隨機性質。

RNG完全可以取代擲骰子的做法。事實上,傳統擲骰子的機率並不那麼隨機。原因簡單的想便可大致知道,因為六個面並不對稱。六點被挖最多,比較輕一點。《意識宇宙》一書中給出的概率也是六點出現機率高於其它點數。(但那也是大量實驗後稍後的差異,可別拿來賭大。) 當然,骰子還是可以作為隨機測試使用,早期實驗如果是用骰子,就需要校正,使得各面出現機率趨於一致。

好了,介紹到此,各位想必可以猜到這RNG可以做什麼超心理學實驗了。對的!最簡單就是用意念來使得它不隨機,看看有沒有「心-物作用」。

一個沒有心-物作用的RNG,顯然出現0與1的概率各是50%。如果實驗者指定觀察者使用意念使1多於0,則概率就會高於50%。我只講結果,無論使用骰子或RNG,概率約是51%。對,才多了1%。於是懷疑者會說,巧合啦!但作者可是統計了50多年來的整體實驗的大數據,巧合發生率是一萬億分之一。

普林斯頓大學甚至於有長期的實驗統計數據,來顯示這類RNG實驗的一些變因。比如男女的意念誰影響強?數據顯示是男性略優於女性;比如兩個人加起來的意念是否比一個人強?結果是兩個家庭成員>兩個異性>兩個同性;又比如距離RNG近與離RNG遠發意念,效果如何?答案是與空間距離無關。如果意念先發而後才實驗呢?答案也是時間延遲沒有影響。所以時間空間都沒造成衰減現象。總之,與人的組成有關,但與空間時間無關。


=========================
*隨機搖獎系統
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2004-09/26/content_2937594.htm

**相反的,也有偽隨機數(pseudo-random number),是由計算機經過演算程序產生,來源也許是跳動的時間值。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NboXxC7P8rpV55R8r7K


 樓主| 發表於 2015-5-21 20:48:13 | 顯示全部樓層
69微觀精神致動

以上,再吹毛求疵的人,也在這60年以上的長期統計並持續改進的RNG實驗中找不到可以再批評的點了。實驗者甚至於邀請了超級懷疑者(也是經常批判的有名望的大師級人物吧!)作為第三方獨立觀察者,答案還是正向的結果:有心-物的影響。要再懷疑,除非,連超級懷疑者也變成與實驗者串供與作假的一員。這也太偏執了吧!

但說到RNG,也許有同學會問,如果心-物作用是確實存在的,為什麼不直接設計可以對宏觀物體影響的機制呢?

同學們,我說我這手舉起來,算不算心-物作用呢?這是在開玩笑了。科學家若同意這就叫心-物作用,也不需要搞這樣浪費人力時間的實驗。

我還是回答一下。意念制動、意念彎勺、讓藥丸從藥瓶內直接掉出來等等。這被做爛了的戲法,你們還信嗎?即便為真,要是能重覆實驗、常常成功,這超能力不早被證明了?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這早就被做死了。

再說一些容易影響的宏觀機制,比如鐘擺。這微觀上還是有漲落,也需要統計,這種要觀察與統計相較於RNG難多了。

還有,要破壞宏觀態的經典物理法則,恐怕要有超級的精神意念才有機會。心理上,精神力影響微觀量子的隨機性可能是較為容易的,而使得隨機機器在短時間內不隨機,嚴格說並不破壞物理法則。為什麼意念的實驗必然要去破壞物理法則才行呢?

並且,如果意念影響了量子的概率,還可能使得量子物理學家找到可能的解釋,比如量子糾纏、觀察者效應、意識坍縮的機制等等。這也是為什麼量子力學老是被用來解釋超心理的原因之一吧!這類被統稱為「微觀精神致動」。

而我在一開始也說了,即便意念對物的影響是有的,也不能真的一舉擊敗唯物論,如果真可能以量子力學來解釋的話。到現在也沒人說量子力學是純唯心的。只能說,我們不能再這麼唯物了,要考慮意念,有唯心的成分。

好了,我們繼續。我本意是要講集體意識的有無,證明的方式就是來自偏移RNG的隨機性。



 樓主| 發表於 2015-5-22 19:51:10 | 顯示全部樓層
70 意念場

剛剛說的實驗,基本已經可以確認有所謂意念場的事實,至少因此影響了量子的隨機性。雖然我們到目前為止沒有辦法去建構一個令人信服的機制去解釋這些心物現象的成因,但在衡量方面,我們透過大量重覆的對比統計/雙盲實驗等等,可以被舉證確實能找到一些統計數據上的偏離,這裡頭有東西,不純然可以用現代物理或巧合二字就可以帶過的。

但上述說的實驗往往是一人或數人的意念所累積的數據,那多出的1%,除了證明確有其事外,似乎不足以給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於是乎,我們來想想群體的意念,能不能有比較顯著的統計偏移?

這裡對於意念場有幾點猜測,是書中提到的,我用我的理解跟各位分享。

一,        意念場具有量子場態的性質,因為它影響了量子的隨機性。

二,        意念能夠正比於其強度給系統注入「有序性」。理由是生命是負熵系統,負熵的方向就是在創造有序性,生命給出的意念,自然不隨機。

三,        意念強度有漲有落,關注力大者,意念強度強,反之則弱。

四,        一群人可以形成「群體意識」,當群體注意力集中到同一物體或事件上時,形成同步,而增強群體意識。若群體注意力分散,群體意識也因分散而弱化。

五,        如果群體內人的關注不再及於同一事物,則破壞了同步性,不同方向的零散累積和是零,只產生出像背景噪聲一樣的效果。

六,        在意念場,尤其是同步強度高的意念場下,各種物理系統的有序性都會被加強。

以上,聽起來似乎合理。於是我們拿一顆石頭,眾人靠意念把石頭變得有序起來?這恐怕不好搞。石頭或許能有變化,但這太難測量了吧!而且變化是有漲落效應的,如果不能分辨出有意義的變化,只會事倍功半。當然,我們還可以想一些別的方案,比如說用高能意念,眾人把像「愛」「感恩」「祝福」等等的意念,注入於水,直接影響水的結晶,就像《水知道答案》一書中設計的實驗。雖然之前有同學駁斥過《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是做有意的選擇使結果看來有一種神祕的關連,但眾志成城,也許有機會再進行嚴格的科學統計達成有意義的效果。當然,我們也可以拿些「念力水」,如「大悲水」或「心海羅盤水」來試試!

然而,好的實驗要盡量避免過多的變因,尤其過程中有人為控制的步驟的話,會被廣泛的質疑。於是RNG在此,很可以做為自動測量的實用儀器。

書中提到了八個在1995-1996年間做的檢驗意念場的RNG實驗。1. 由12位參加者組成的個人成長研習班。2. 現場直播第67屆奧斯卡頒獎,全球10億觀眾。3. 拉斯維加斯賭場的喜劇表演,40位觀眾。4. 辛普森案宣判,約5億人收看。5. 超級盃足球賽,2億人看。6. 周一之夜美國4家主要電視網黃金時段,約9000萬觀眾。7. 第68屆奧斯卡頒獎,10億觀眾。8. 百年奧運開幕式,全球30億人收看。

想到這樣的群體影響隨機性的實驗者真是有才!怎麼測呢?我們接著說。


 樓主| 發表於 2015-5-23 22:26:23 | 顯示全部樓層
71 開獎

先設置一台或多台RNG,每六秒產生400個隨機位元,為一個樣本,即每分鐘採集10個樣本。這也相當於擲銅板400次。RNG從事件前,比如電視轉播前一小時,開始連續採集樣本,事件過程中也採集、事件後再採集。六秒一個樣本,採集一小時的樣本數就會是600個,一個一小時的事件,加上前後也採集,上千個樣本便有了。

樣本可以統計出0與1的個數,如果發生率趨近1/2,則此樣本的巧合概率就接近1,代表很可能是巧合。如果0與1的比例差異大,就表示巧合概率低,根據標準統計公式可以把1的個數換算成有序性的評價。0與1的不均衡概率可以是1/10的概率,1/100的概率,或甚至1/1000的巧合概率,其倒數便可衡量有序性,其評價結果必然大於1。實際上,就有序性而言,0與1的個數各是1/2也不能說無序,比如連續的01010101…, 1100110011…,都還是極為有序的組合,但這裡並不考慮這種。

好了,我們來說實驗結果吧!

研習班,一種結合深呼吸、聽音樂、默念字語的練習,12人做9小時。書上給了研習時段中後七小時,即高興趣時段,的巧合概率圖。還有另一比對組,研習過後,同一台RNG在另一空屋中的取樣。高興趣時段,巧合概率越來越低,也就是有序性越來越高,研習的最後時段,巧合概率已經到達1/1000,如果這是巧合,那數學上的意義是,做1000次會有一次這種巧合。另一比對組,巧合概率我看不超過3,可以說就是純概率化的。這也說明RNG沒壞。

67屆奧斯卡頒獎。實驗數據分為高興趣段與低興趣段,高興趣即大眾有興趣的時段,如表演或頒獎公布時;低興趣時段如廣告時。高興趣時段有序性最高接近1000,而低興趣時段最多到10。比對組,於節目之後採集,有序性更低,不足4。

分高興趣與低興趣是要顯示注意力對於有序性的影響,顯然注意力強弱確實可以影響有序性。

喜劇演出。RNG帶到劇場記錄,興趣段的劃分由一位研究者主觀決定,高興趣段的組合,有序性緩步上升。低興趣段組合,一開始衝到1000以上,但十分短暫,之後落回1/2的期望機率附近。作者認為開始段短期間的衝高,與數據採集量一開始較少,漲落較大有關,一旦長期看,就會被平均掉。意義比不上長期的趨勢的穩定上升。後頭的幾個實驗也多有類似現象,一開始漲落劇烈,但是一長就趨於穩定。

辛普森殺人案的宣判。這事件是美國著名謀殺案,觀看此案電視轉播的人比超級杯橄欖賽還多。三所大學5台RNG在不同地方開啟,都同步發生有序性的異常。有序性在三個時段衝高,節目預備開始之際、現場轉播開始時,及宣判結果之時。峰值均超過200。這高峰時間點很對得上人們注意的時段。

超級盃足球賽。低興趣段長時間統計後之趨勢僅為2,基本算是無序。高興趣段的有序程度也不高,最高是10。雖算有差異,但此值比起前面一些事件低多了。作者猜測是運動的鏡頭轉換快速,賽事變化也快,容易分散觀眾注意力。但我猜可能是支持者有兩邊,各為各擁護,拉距造成的吧?

電視黃金時段。這次的實驗所做的是注意力與事件巧合概率(或有序性)之間的相關性。注意力依節目之內容預估,0到1,0代表廣告時段,1代表純節目。然後與有序性做相關性比對,數據顯示兩者相關性之巧合發生率為1/100。所以推斷觀眾注意力與RNG漲落之間有關連。不過,我認為這項實驗因為參雜了主觀認為的注意力指標,使人信服的程度會降低。

第68屆奧斯卡頒獎。一樣表現出轉播期間的高興趣段有序性增強,低興趣段呈現無序。但此次高興趣段的有序程度卻也不高,在10上下。而現場轉播前後則看不出區別。

百年奧運開幕式。這次關注的人特多,全球30億人。儀式開始之後有序性便有了不同,而對照組(轉播後之採集)一直處於低檔。儀式的後半段有序性基本上已經衝上1000上下。

除了作者的實驗,其它大學也做了類似重覆性的實驗。所得到的數據也與作者一樣,有序性都有相似的顯著性差異。

看起來,這群體意念場會使得RNG變得不隨機這事有了證據,非定域性,時間點也對得上。



 樓主| 發表於 2015-5-24 19: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72 蓋婭假說*

精神與物質截然不同,互不干涉嗎?量子力學的意識效應、安慰劑效應、及上述的RNG實驗,再再告訴我們似乎不是這樣。

其實像這種大規模的群體意識實驗,在中國才是最適合的。人多嘛!意念也比較一致。一個大型選秀節目,一場春晚,一次春運,再再都有諸多的場景為此類的實驗創造條件。可惜我沒有看到這些實驗是否真有在中國進行。(可能得請教請教何宏博士了。)

如果群體意識是確有其事,文化的潛在默化、集體的共振形態也就可能不是真的如此虛無飄渺了。既然意念場對量子隨機性造成影響,那腦袋內的量子態也可以受其影響的嘛!如果對於群體意念場的概念再誇大想像,那接下來就有一種假說浮現上來了,叫「蓋婭假說」。

蓋婭假說是指在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適合生命持續的生存與發展。簡單地說,蓋婭假說是把地球視為一個生命體。人類也是地球生態圈的其中一環,是大生命體的一部分。

在地球上,人類是萬物之靈,意識發展到極致。如果把地球視為一個鬆散生命形態,則人類在這生命體的位置就比如說是大腦的神經元。於是,這個地球生命體有70億個神經元龐大複雜的交織。

想像一下,地球上到處有一群群的人們在觸發著蓋婭的意識,但絕大部分只是蓋婭腦內短暫的一絲「放電」,蓋婭總是處於沉睡狀態。只有在數億人同時有了共同意念場的狀態,這蓋婭才會甦醒一下,同時改變著量子隨機,又倒回去影響更多的人。如果長時間這意念場持續下去,增加了這力量,有了正回授造成正循環,於是共振形態可能擴大…

所謂數量增多跨越某個門檻,就會造成一個躍遷,產生了更高層次的突現。新的難以想像的狀態發生了,「全球腦時代」來臨,地球生命又跨入更高一層,在宇宙的等級也進階了…,如同地球沉浸在光子帶,正能量充滿,人類整體昇華了…

嗯,我2012末日叢書看太多,腦洞大開了。強調一下,上述是假說。


======================
*蓋婭假說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jhlTaJ9uRtreK7L4h5K



 樓主| 發表於 2015-5-25 20: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73 大數據

姑且不說科幻版的蓋婭女神,把個人當做全球腦的神經元意念場網絡的一個點。現今的社會,個人就真的可以是實體網路的一個節點。古時候人與人的溝通交流,大多侷限在小區域,隨著交通發達,開始擴大化。書信、電報、電話、網路,現在的人們,只要手上有支手機,基本上就已經上了電信網路,成為其中一員。如果手機開通網路,則已經是與全球互聯網接軌了。比起百年前,現在的互動可以說是非定域的,因為我們隨時可以跟地球另一邊的人們交流。我就常常打開我大哥洛杉磯家裡的IPCAM,一天24小時都可以監看。(但物理上嚴格講,互聯網還是定域的,不超過光速。)

好了,智能手機及應用的普及,於是年輕朋友們有了朋友圈,常常自拍、打卡。如果手機的GPS定位開啟,位置也能被知道。更多的手機APP可以記錄個人的訊息,甚至習慣、統計每天的活動,走多少步。如再接上穿戴式裝置趕流行,要記錄心跳血壓甚至記錄情緒也不是不可能。

說說大數據吧!自從東莞前年開始掃黃,大量的人口流失,透過電信的統計,可以比較精準的估算有多少人離開,甚至知道部分人流向了港澳。北京節假日,人潮湧入及離去北京市的動態情況甚至可以像氣象報導一樣的展現出來。相應的即時交通動態,應用軟體導航的提醒建議,都早已普及,不再話下。

如果全球人均血壓心跳可以被展現出來呢?能與什麼事件結合?會看出什麼端倪?我很好奇。另外,已經有太多大數據的案例*在了。截取多個面向多層次多樣化的數據,交叉比對統計,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現象也許是極其具有同步性的。人群遷移,交通運輸、經濟活動、氣象環保、種種大範圍大規模的變化,大數據雲計算都可以做相關連統計。這些都是站在更高的層次看到以往在底下搞不清楚狀況的新發現。

人類群體的互動絕對不是散亂隨機的,就如同股票指數,是眾人博奕的結果,也不可能是隨機白噪聲式的跳動變化。所以我們真能說,群體現象、集體意識,共振形態只是一種想像,真的不存在嗎?

喔,對了!《藥命效應》主角在有關他炒股票的分析做法裡,也有人視為大數據的應用例之一,不過主角是用他吃藥得到的100%使用率的腦袋推算的。


=====================
*大數據案例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y7HiQ3_Nav7cExNZe-u
http://i.wshang.com/Post/Default/Index/pid/35312.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5-5-27 22:54:41 | 顯示全部樓層
74 萬事簡史

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唯物科學觀少了對意識、人性、情感、道德、美等眾多令人驚艷的特質的關注,甚至於無視於這些,將這些當做是莫須有的想像,直接屏除於考慮的範圍之外。然而這些的素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科學探究的是「真」,但「善」與「美」卻始終不在這硬梆梆的科學範圍內。也許美學可以來中和、緩解這個只在意客觀外在現象的偏頗世界觀,然似乎成效有限,沒有力道。

而總是在有適當的時候,會發現一些我心想要的東西。我遇到了一本書,應該說是另一本《萬物簡史》。

之前在參考書目裡給同學介紹的《萬物簡史》是純粹由科學的角度去書寫的,內容林林總總,而如我所知,結果就是沒有答案。後來的這本比較哲學,應該說它蓋括了西方主流思潮,探究的是對於道路與答案的尋找。

我忘了當時在書店找書時,是怎麼看上這本書的,反正就買了,放了好一陣子。最近開始看,發現這書一開始就把層次的概念解釋得很好。

我們研討課幾次以來,我一直介紹層次的概念。在原子層次,看不到化學;再分子層次、看不到結構;在細胞層次,看不到神經元;在神經元層次,看不到系統;在皮質系統層次,解釋不了意識。

而這本萬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也許該翻成萬事簡史吧),基本上已經把心與物、主客體、一與多,層次的概念等,很巧妙的連繫了起來。他解了我的一些疑惑,好似我一直在想的意識精神、生理心理等種種的問題,可以有一種全新的解釋方式。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總之,看了後,我也是醉了。

有機會,再跟各位介紹介紹。

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一種「大精神」,一直演化、超越,於集體之上?每一個體就如同小水滴般終究將融入大海?

也許未知與不確定,才是自由與希望的源頭。

我沒有觸及到,我還是一直在我的頭腦裡玩耍。

今天課程就到這裡。


 樓主| 發表於 2015-5-27 22:56:02 | 顯示全部樓層

參考書目

意識宇宙—心靈現象中的科學真相 (Dean Radin著,何宏譯)。

全球腦的量子躍遷 (Ervin Laszlo著,劉鋼等譯)

生死書(克里希那穆提著,司哲譯)

萬物簡史 (Bill Bryson著,嚴維明、陳邕譯)

萬物簡史 (Ken Wilber著,許金聲等譯)

以及網路上眾多不及備載的資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