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74|回復: 6

放下過去和輪迴轉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0-3 00:06: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1-11-3 16:08 編輯

前两天看到张老师的那篇关于“未来人”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俄罗斯套娃”,提到了“过去”是包含在“现在”之内的。后来,又看到强调说转世后会失去前世记忆,以及轮回妨碍灵魂进化提升的语句。今天,突然对这些话有了特别的想法。

一个人在成长经历过程中,确实每一个“当下”都是由无数个“过去”所累积和积淀而成。我们“如今”的样子,一定是由“过去”种种事件和我们对这种种事件的反应而建构成的。如果,在“过去”发生了某件事,让我们或是心痛、或是追悔、或是惧怕、或是哀伤、或是愤恨,那真正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面对它,承认这些不幸和自己的错误,无法改正就只有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然后让那些不好的事情走掉。否则,我们肯定就会生病,至少心理会生病。而如果,“过去”有某件事、某样东西、某个人,让我们快乐、痴迷,想永久拥有,可它们却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那真正有效的应对方式,还是接受事实,记住那些好,承认那些东西不会永久,然后让它们走。

对于这一生的事情,上述那些观点,相信很多人都能认同。就连心理治疗中,也有很多观念、方法,是以上述思想作为基础的。要治愈一个人的心病,往往是要解开他的心结,让他不再“纠结”于过去。
同理,以此观念来看“轮回”的话,也能明白为什么轮回转世无法提升人的心性和智慧了,因为——如果轮回转世,是为了修正上辈子的错误,那么就表示当事人还陷在“过去”之中。为了过去的一个“结”,就再创造一个类似的情境,那结果恐怕只能是让心中的纠葛缠得越发紧罢了。

一颗心,紧紧抓着过去世的伤痛、纠葛不放,可是那些或许能作为借鉴经验的前世记忆,却只留下丝丝点点的残片。旧的“娃娃”碎了,为的是让里面的灵魂破茧出壳、羽化成蝶,可是他偏偏跑去一个新的“小娃娃”的壳里,忘记一切,却又带着对伤痛和错误的执着,重新再来一次。结果当然堪忧了啊。

还有那些羁留阳世的孤魂野鬼,他们倒不一定执着于过去特定的人、事,可是他们更加不愿意“长大”。如果把人的死亡,看成一次成长的话,那或许就是灵魂的成长。留恋人世,在阳间做游荡的鬼魂,是不是很像不肯长大的小孩子呢?一个人,如果成年了,心理却不肯成长,那表现出来的就是无法自立、过分依赖父母,无法承担责任、教育自己的子女后代。而如果离世的灵魂,不肯“长大”的话,就是羁留阳世,为了获取能量而使劲浑身解数,无法进阶成为更高等级的灵吧?

所以,过去,无论是这一世还是过去世的,似乎都是放下为好。老是想着“Yesterday once more”的话,昨天也不会真的再来,只不过把自己困在那边、卡在那边而已了。嗯,不过,这话说着容易,真要做到也挺难的。不知我自己能做到几分呢?


 樓主| 發表於 2011-10-3 08:26: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最近對人生有一點不太一樣的看法 面對傷痛和執著 最好的方法是去面對 沒有提起過 又談何放下 不曾去面對 又怎知是否已經釋懷 輪迴本身沒有好壞 既已踏進 無須悲觀 放開心胸去體會一切才是現在最重要的

 樓主| 發表於 2011-10-3 10:06: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olor=#8000BF:1urh2pxh]說的都有道理! 給大家鼓鼓掌! 既然生而為人,就好好做人,生活是第一要務。 先把自己的「生命銀行」經營得有聲有色,行有餘力再從事有興趣的事,探索生命和研究靈學,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更了解生命;所以不要捨本逐末; 放棄正常生活,為了修行,甚至出家,那是本末倒置的愚行。 我有個比喻;很像正確的「蛙式游泳」; 吸氣--頭埋入水中--認真的划動手腳前行------ 抬頭換氣--隨時修正方向。 中途上岸休息,看看周遭環境,看看別人的泳技有沒有值得學習的長處。 -------------------------------------------- 只是一直坐在岸邊不下水,或者自己不會游泳,卻一直嘲笑別人姿勢不對,那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但是,也不要一直悶著頭游泳,否則當心游錯方向或者腦袋撞上池邊水泥牆。[/color:1urh2pxh]

 樓主| 發表於 2011-10-3 23: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1-11-3 16:06 編輯

说到抬起头看看别人怎么游泳的事,我这两天其实也正在做这个事呢。

因为有时看到张老师引用《金刚经》的语句,而且引用的话都很漂亮,所以我也想找来看看。没想到,我的头脑似乎和《金刚经》不相容啊。

读了一点,就开始头晕、烦躁,因为实在受不了同样的话或者关键词颠来倒去地反复。真恨不得把这些文字中那些重复和修饰给去掉,然后能读到“干干的”版本。我有点理解孙悟空为什么听到唐僧念紧箍咒就头疼了,除了“咒”厉害,估计他也受不了唐僧的唠叨。现在这经读得啊,就让我头疼。罢了,本人预装的硬件驱动程序或者操作系统,看来真的是无法运行这种程序,还是算了,不学这个“技巧”吧。

话说,佛经中我真能读下来的,似乎只有《心经》。言简意赅,没有什么反复。
本来我对自己与《金刚经》如此不兼容,也有点意外,怀疑自己的智商发展不全面。
后来看到一段描述,就释怀啦。那是马克斯.韦伯书里的一段话,大意是说,古印度的知识阶层虽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字(梵文),也有记录成文的经典,但是本质上他们的“知识”还是靠师徒之间口授的。他们把“知识”编成利于吟诵、记忆的诗歌,靠背诵吟咏来传承。另外,他们也有当面辩论的风气,所以为了战胜对手、营造气势,往往用些很夸张、华丽的语句,为的是追求现场的“视听感”。而与之相对,中国文化则是“文书性格”,文字的记录传承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此除了文章锦绣外,书法也是门艺术。
因此嘛,我也可以想见了,中文的古代经典也都是非常言简意赅、字词精炼的,因为得写下来啊。古代的竹简、纸张数量毕竟也有限,而且为了保存方便也不能一本书用太多的记录材料嘛。

嗯,看了这段之后,不管其他学者怎么说,反正我的心理得到安慰啦。不兼容就不兼容吧,我能看就看,不能看也就不勉强自己去学人家的“游泳技巧”了。

 樓主| 發表於 2011-10-3 23:47: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olor=#8000BF:2bil7p4u]嗨!桂子! 看來,佛家說的「慧根」還真的有哩! 「金剛經」我可是讀了好多遍; 老實說;我覺得「金剛經」是佛經裡寫得最好的一本,連釋迦牟尼自己也說;所有「佛菩薩」都是在這部經裡成就的; 簡單來說;其他佛經統統扔了也無妨,只要把「金剛經」參悟了,就能成佛當菩薩;而且只要能把經文的旨意講述讓別人明白,那個功德比用「須彌山」一樣多的財物去佈施眾生還要多。 由此可見,當年釋迦牟尼是如何看重這部經典(他在世時只是傳這個思想,還沒寫作為書籍)。 不過,確實是他一生體悟的精髓沒錯。 我喜歡「金剛經」,裡面很多觀念是很棒的。其實「金剛經」不是非常深奧的經典,不算很難讀或者很難參透的。應該說「心經」是「金剛經」的精簡版。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金剛經」,不喜歡「心經」。 在觀念方面,他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果解釋成不能「見到釋迦牟尼本尊」那就大錯特錯了。真正意思是「如果意圖從形象,聲音這種有形的一面去蒐索探尋,那麼就無法找到真正如如自在的真實本性了。」,在最近第二次網聚課程中,我也提到了現代「認知心理學」中主張我們人類認識這個世界是靠「視覺、內耳前庭平衡、自體感受」,包括認識自己;但是,如果只靠「視覺、內耳」還是不夠的,必須有足夠的「自體感受」能力,才能真正感覺到自我及本性的存在。 在這個認知能力上,釋迦牟尼說的是非常正確的,今天的「認知心理學」還是認同這種見解的,古代許多印度大哲的思想其實是非常深邃的,可惜都是毀在宗教迷思上。 可惜,釋迦牟尼主張「無我」和「六道輪迴」,錯了![/color:2bil7p4u]

 樓主| 發表於 2011-10-4 00: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桂子你好: 釋迦牟尼已經在金剛經說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以不懂佛經沒關係,中國的老子孔子的智慧也不輸釋佛喔 中國的老祖宗可是留下許多珍貴的軟體給後代子孫享用 能像老子或孔子那麼優秀,人生也夠了 <!-- s:) --><img src=""{SMILIES_PATH}/icon_e_smile.gif"" alt="":)"" title=""微笑"" /><!-- s:) -->"

 樓主| 發表於 2011-10-4 11: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1-11-3 16:07 編輯

呵呵,谢谢Orion宽慰我啊!读不懂佛经,我也不是很介意啦。反正,只要虚心请教,张老师这样热心的老师一定会讲给我听的。我没有“慧根”,就等着有缘人把佛经脱一下水,然后介绍给我啊。这样比较省力滴。嘿嘿。
张老师写了这么一大篇,也算我的小计谋得逞了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