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與行善(換個名字,再來輪迴一次)
-
在地球的動物界;螞蟻、蜜蜂、人類是最典型的「群居社會型」的動物,其中,螞蟻和蜜蜂是百分之百分工合作和「絕對完全分享」的動物,沒有私有財富,所有從外界採集回來的食物或所有生存必須物資,全部都是共有共享的;
但是,人類雖然也是懂得分享的,可是,卻仍然幾乎全數都是「私有財產制」,通常可以分享的只是極少部份,而能夠慷慨分享的是「本身不會減少」的「資訊情報」或者「知識及經驗」;只要是實質物資或者象徵性的財富--「貨幣」是絕對不可能全數拿出來分享的;
這究竟是「自然」或者「人文社會」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性,我們實在很難定論;也因為這種「自私」的習性,使得「共產主義」只能在小型的家族社會或氏族社會勉強可行;譬如某些原住民部落,包括台灣早期的原住民部落。
蝙蝠有許多種類,食性不同,有些是以水果為主,有些吃小昆蟲,有些則會吸食人畜的鮮血為生;這些吸血蝙蝠唾液中有麻醉成份,所以在吸血前會先注射唾液到睡眠中的人畜體內,讓人畜沒有疼痛感,以方便偷偷摸摸的順利吸血。
但是,夜晚群體出動吸血時,有些蝙蝠未必都有好運氣能找到適合的人畜,因此天明返回大都以岩洞為主的巢穴時,只能空腹餓肚子,但是,這樣是絕對撐不到第二天的,很快就會失去體力和失溫而死亡,所以,這時,它就會去找「滿載而歸」的一些同伴要求施捨分享一些鮮血,當然,這是不會遭到拒絕的,因為長期的生活習性加上物競天擇的淘汰,只有懂得也樂於分享鮮血的這些蝙蝠得以適存下來;因為整體的這類蝙蝠都知道;自己也極可能會有空腹而回,面臨死亡威脅的一天,因此,當自己幸運的能夠滿載而歸,又遇到同伴乞食時,一定會樂於分享的,也知道自己一旦運氣不好時,其他同伴也會大方施捨的。
相信大多數網友也都看過「賽德克巴萊」的電影,「賽德克族」就是實行共產主義的原住民,某天任何一位族人,運氣好,技術好,而能捕獵到一頭大山豬或野鹿時,他絕對是奮力扛回部落,和族人一起宰殺燒烤,大家群集在公共廣場唱歌跳舞,喝酒來飽餐豐盛的肉食大餐,而絕對不會私藏起來,只讓自己一個人或一家人獨亨而已;而女人家平時種植一些蕃薯、小米,或者去山野採集可供食用的野菜,到山澗中捕捉一些小型的蝦蟹,田螺,同樣也是拿回部落和族人共享的。
那麼,蝙蝠的分享鮮血,或者原住民分享所有食物,這樣是「行善」嗎?它們和他們在意念上會認為自己慷慨的貢獻一切斬獲和所得;是在「行善」嗎?
當然不是,完全沒有一丁點這樣的念頭,而是覺得理所當然的。
其實「分享」才是真正的王道,但是,人類在久遠以來的「私有財產制」的制約心理下,人類絕大部分的社會雖然也有許許多多「分享」的習性或行為,不過,終究不是全面性的,也因此,才會出現所謂「行善」這個觀念、行為,更成為一個特殊的名詞。也就是說;只有在原本不可能分享的某些實質物資或者象徵性財富的貨幣方面,只要是超過正常「分享」部份;額外願意拿出來施捨、幫助、救濟、照顧他人時,這就會被稱為「行善」。
但是,「行善」必須是出於自願的,這點是不可能強迫的,強行要求「共產」當然絕對不是行善,而有目的的拿出額外的物資或貨幣去施捨、幫助、救濟、照顧他人,不論目的為何,那就變成了一種「對價關係」。
也所以,「行善」是絕對遠遠不如「自然分享」的,通常也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夠寧願自己餓死,而心甘情願的把自己所有財富,包括養生立命所需的最後的物資財富全數用來「行善」的。
因為,這和「吸血蝙蝠」或者「小型共產主義的原住民部落」,可以在日後從其他同伴處獲得同樣分享回報的情況完全不同,沒有人會相信自己今天傾囊奉獻自身所有物資財富,在自己欠缺甚至即將成為饑民時,也能有求必應的從同類手中獲得必要的生存所需,所以,「行善」總是有限甚至通常都是對自己只是盞盞之數,甚至九牛一毛的。
同樣的,在佛教最喜歡高唱的「慈悲喜捨」和「行善作功德」的虛偽口號中,很多人是從來不知道這根本只是一個連「佛教」教義本身都不承認,甚至遠從教主釋迦牟尼就從來不鼓勵,也不承認這樣會有什麼「功德」的。
想想;釋迦牟尼和他當時的所有弟子及追隨者,終日都在夸夸而談死後的事務,根本不事生產,也沒時間生產,可謂身無長物,所以,都是依靠終生乞食為生;也因而,他們怎麼可能有能力實質的「行善」呢?釋迦牟尼生前又何嘗捐獻過一分錢給任何窮人呢?
其實釋迦牟尼終生行乞,連他已經非常知名,成為教主時期,每天說法之前,還是要親自出外去行乞,吃飽之後才會開始空談教義,這點是佛教上明明白白寫就的。
問題是;如果他和一干弟子的生涯盡皆如此,這樣好嗎?這樣對嗎?
大家是不是統統不事生產,全部去追求死後的「寂靜涅盤」,然後,大家統統剃度皈依為僧尼,那麼,所有養生立命所需的物資要由誰來生產供應呢?
莫非是「死死卡睏襪」,反正一切皆苦,眾生皆苦,唯有努力修行超脫,死後進入「不生不滅」的境地,就是生命最美好,最終極的歸宿嗎?
佛教從釋迦牟尼開始就是一個頑固偏執的錯誤人生觀,但是,他也一樣從來沒有強調「行善作功德」,他也確確實實沒有能力「行善」,遑論「功德」,而後期來到中國宏揚佛教的「達摩祖師」也明明白白的向「梁武帝」表明;即使以他帝王之尊;傾全國之力來大造佛寺,剃度大量僧尼,廣印佛經,花費鉅量國庫銀兩供養這些不事生產的僧尼,讓他們得以錦衣玉食,甚至可以私自蓄奴,成為大地主,放佃農地給貧窮的佃農,放高利貸給窮人----這樣仍然是毫無任何「功德」的。
因為在佛教中所謂的「功德」不是用物資財富可以換取的,更不可能是一種「交易」的對價關係能夠獲致的。
簡而言之;「功德」是一種「超高的智慧」,是一種內在的徹悟,不是外在物資財富的奉獻。
也因此;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什麼「行善作功德」、「功德簿」、「功德主」、「功德金」、「功德林」、「功德會」呢?
是這些僧尼統統不知道這些統統沒有任何「功德」的嗎?
當然不是!而是明明知道沒有任何「功德」,卻偏偏要以「功德」兩字作幌子,存心訛詐金錢和免費勞力罷了。
更直截了當的說;任何打著「功德」名義吸收金錢和勞力奉獻的,全是徹頭徹尾的騙局。任何佛教的「功德會」都是不折不扣的謊言騙局。
連「梁武帝」傾全國之力,對佛教有這麼大的貢獻,尚且沒有任何「功德」,你捐個幾億、幾十億,或者只捐了區區一百萬,又會有什麼「功德」可言呢?是誰告訴你這樣做就會有功德的?不就是那些根本在欺師滅祖,打著佛教旗幟反佛教基本教義的不肖僧尼嗎?他們死後會去那裡自己都還搞不清楚,你聽信他們違反佛教教義的胡扯又會去那裡呢? 連「梁武帝」都沒有半點「功德」,一個小小的「功德會」又會有什麼「功德」好期待的呢?
捐一個小朋友的存錢撲滿,捐個三萬、五萬,花一百萬買個「榮董」名位,拉40戶下線可以穿著「藍旗袍戴金帆船」,連「真心行善」都不是,而是在自我標榜,自我優越感作祟,以為這樣就高人一等,就是大家應該要尊敬或另眼相看的「好人」,甚至拿來作為一種特權身分,買東西竟然要求打折,坐車搭飛機要求有位子的特權-----這樣究竟是在搞什麼?
「功德」?
多少惡念惡行,假汝之名行之?
「行善」?「作功德」?
杜XX捐了42億給「慈濟」,「功德」大嗎?
「比爾蓋茲」捐出的財富有比他少嗎?他有沒有認為自己是「作功德」?
你捐了多少?
有比他們多嗎?
如果他們因此有福報可以上天堂,你捐一百萬買個榮董,有資格跟他們一樣齊頭並進上天堂嗎?你捐的連人家一個零頭都不到啊?
「作功德有福報」?
會的!一定有福報的,但是,不是死後在天堂或者天界,而是一樣在人間才能享受這個福報,因為天堂和天界是不用任何貨幣的,所以,無法兌現你這張遠期支票,無法兌換加利息之後的現金或等價的錦衣玉食的享受。
所以,既然你「行善」是為了「作功德求福報」,天堂或天界的「功德」不是你用人間金錢可以買到和兌換的,因此,你一定可以也必須回來人間兌換你企求的福報。
你不為此而「行善」沒事,你一生統統不「行善」也一樣沒事;但是,只要你心存「行善作功德得福報」的心態,保證你一定會「換個名字,再來輪迴一次」;因為這個「輪迴機制」有一點是非常慈悲的,那就是一定如響斯應的會讓「對價行善」者如願以償的,因此,非常可能你下輩子會含著金湯匙出世的。
沒錯!非常慈悲的讓你「有目的行善」的行為得到福報;
如果你花一百萬買個「榮董」名位,拉40戶下線為了穿著「藍旗袍戴金帆船」,那麼,下輩子百分之百會「換個名字,再來輪迴一次」;(如果,你是買來當為惡作黑心生意的幌子,地獄在等你了!)
不要再來「輪迴」行不行?
不行!
因為買個「榮董」名位和穿著「藍旗袍戴金帆船」來彰顯身份,是完全出於你的自由意願,既然你填寫了這樣「兌換」的意願書,「輪迴機制」一定遵照你內在長久的意願;一定讓你如願的再來「輪迴」的。(註:其實,你只要心存「功德」和「福報」,當你決定捐錢給任何宗教,或者參加任何「功德會」之際;就已經註定要再來「輪迴」了,差別只是得到的福報大小而已,如果捐個100或1000元就認為自己有了「功德」笑想有福報的,下輩子再來「輪迴」搞不好因為其他因果業報糾纏,變成一個窮光蛋,一生買樂透,說不定就剛好只中過一次2000元的,因為加利息和通貨膨脹的抵銷。)
如果說依照這樣的「行善」模式,就可以不用再來輪迴,那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就好像自願從20層以上高樓跳樓,又希望能夠毫髮無傷,或者有人鼓勵你從20層以上高樓跳樓,又保證你一定可以平安落地,那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
來吧!
「輪迴機制」是一個人為的千古騙局沒錯,卻迄今還在如常的運作之中,有目的的「行善」,有所企求的「行善」,不論「福報」是大是小,都是必須在人間兌現償還你的!絕對不是在天堂或天界。
你想再來輪迴,就努力這樣「行善」,而且萬一你的「福報」太大,一輩子享用不盡,也必然會一再來「輪迴轉世」的。
※小啟:本文為維護社會正確觀念,駁斥宗教的迷信和邪說所撰寫,因此同意開放自由轉貼轉載和引用,但是,如果欲用於出版需經作者同意,同時,任何引用,不得任意增刪內容更改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