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60|回復: 2

02『廣義靈魂學』下冊 第二章 關於「天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5-20 10: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阿倫 於 2024-11-17 00:27 編輯

『廣義靈魂學』下冊 第二章 關於「天堂」

作者:張開基

(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天堂」:又稱天國,或稱天界、天庭,字面意思即天上的國度,很多宗教和心靈哲學認為人死後的生命形式將存在的美好享樂的處所。而且,任何宗教一定有名稱不同,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的「天堂」,而且通常都是在教義中明文規定;只有在生前虔誠信仰此一宗教,遵守教義和戒律,經常行善,甚至慷慨奉獻教會(或「作功德」)才能在死後進入「天堂」。

以下由網路蒐集整理出各種主流宗教對於「天堂」的詮釋,如果交相比對,其實,性質也確實是大同小異的,只是門檻略有差異而已:

埃及—天堂

太陽神「拉」對「努特」坦言,他要離開這個世界,昇入天堂,所有看見過他的臉的生命,都必須跟著一起去,隨後他就到天堂裡去為所有即將到來的生命作準備。他說,『Hetep sekhet aa』,意思就是『生出一片偉大的土地來吧』,隨即,『Sekhet hetep』,或『和平之地』就出現了。

他又說,『讓土地上長滿蘆葦(aaru)吧』,立刻,『Sekhet Aaru』或『蘆葦地』就出現了。『和平之地』是埃及人的天堂樂土,而「蘆葦地」則是其中著名的一部分。「拉」又發出一個命令,結果星星出來了,傳說把這些星星比作花朵。這時候女神「努特」忽然渾身顫抖起來,「拉」害怕她會倒下,就喚出四根柱子來支橕天堂,要「休」保護這些支柱,並將他安置在努特的身下,令他舉起雙手,扶穩她。於是,「休」代替拉成為新的太陽神,而「拉」居住的天堂則穩穩當當地屹立著,絕無傾倒的可能,人類也因此快樂地生活在新太陽的光芒裡。

天堂,是「拉」及其臣民的居所,他的臣民是在地球上死亡後飛升上來的,那裏也是掌管世界的神明和精靈的住所。



「拉」為自己建造好天堂,為地球安排好延續的生命,以及人類的幸福康樂的『蘆葦地』,這也就是埃及古代的「庶民天堂」。只要生前沒有做太多太大的惡事,一般善良的平民百姓,死後的靈魂就會來到這個樂土境界生活。

但是,埃及的傳說中,所有法老王都是神祇的化身,所以,死後會乘太陽船去到天上和天神們團聚並快樂的遨遊於天界。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古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拉」的標誌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

美索不達米亞—無

兩河流域最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巴比倫」文明相承,在神話傳說中,有八千多尊不同的神祇,居住在「神的天界」,但是,卻沒有屬於「庶民的天堂」,一般人死後只能去到幽暗、陰鬱的「陰間」;因此此處只能略過不談。

祆教—天堂

阿胡拉.馬茲達是代表光明的善神,安格拉.曼紐是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復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種植是善行,所以種地人又叫雅利亞人。

該教主張在善與惡的鬥爭中,人們站在哪一方面,具有個人的自由意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死後之待遇如何,據生前崇拜馬茲達之虔誠程度與個人表現而定。佛教亦繼承了此種思想。該教還把人生前的活動分為思想、言論、行動三類。每類中均有善惡兩種,並將其與天堂、地獄相聯繫,「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從善者將逐步進入天國,首進天堂之「善思天」,次進「善語天」,繼進「善行天」,最後步入「光明天」,即「永恆之天堂」。該教還相信靈魂轉世,據說人死後其靈魂在其屍體上停留4天,以檢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進入裁判之橋,有群狗守護,如其為善者,將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惡者,迎之者為女鬼,將其引上地獄之途,永受沉淪之苦。這說明該教已出現世界宗教之萌芽,信徒之得救與否非與生俱來,而是取決於信仰及生前之思想、言論、行動。

審判分為兩種:

其一是人死之後第三天,由一位名為Daena的女神帶往「裁判之橋」接受審判。Daena為良知之意。審判之後,善人進入天堂,而惡人則進地獄,而善惡混雜的人,則進入第三境地(Hamestaghan),該地陰暗,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傷。

其二是:所有靈魂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



祆教不是一神教,也非多神教,而是一種獨特的二元論宗教。其宗教認為善與惡不斷鬥爭,結局是善取的最後勝利。據『創世紀』(Bundahis、Bundahishn)所載,開闢之初,有精神事物兩大原因共同作用,由此二大原因協力而成世界,這二大原因也規定了我們人類的命運。善人即被賜與快樂心並進入天堂,惡人即被賜予痛苦心而墮入地獄。世界創造之後,此二大原因盡責退職,善惡二大原理隨後出現,各分治其領域,世界遂化為善惡正邪不斷爭鬥的場所,世事實際成為善神阿胡拉.馬茲達(歐爾米茲德)與惡神安哥拉.曼紐特(阿裏曼)之戰鬥。這一過程總共歷時12000年。

希臘—天堂

在希臘神話裡,明確指出天堂在「奧林帕斯」山上,但這個奧林帕斯山是否就是人類世界裡位於希臘的那個奧林帕斯山,抑或是另一座不存在於人類這個物質空間的仙山,世人一直眾說紛紜。但不管怎麼樣,這個天堂只供神祇居住,除了少數帶有半人半神色彩的英雄人物在死後可以進入以外,一般凡人死後的歸宿不在這裡。



據說奧林帕斯山的入口是道雲彩大門,四季之神擔任守門的工作。掌管奧林帕斯山的是主神宙斯,他與他的配偶及子女共同組成了奧林帕斯山的12位大神,每個神分掌部分職責,例如雅典娜掌管智慧、維納斯掌管美與愛情、阿波羅則掌管文學與音樂。每個大神都有自己的宮殿,裡面依照自己的喜好佈置陳設,若眾神需要什麼東西,掌管技藝的火神赫懷斯托就會為他們製作。在奧林帕斯山上還有其他小神,也負責著各項任務,例如彩虹女神伊麗斯負責傳遞消息,此外還有風神、雨神等等,他們基本上是接受大神的指令去執行實際任務。

也許就是因為凡人禁入奧林帕斯山,所以古希臘人對那裡的情況所知不多。一般只知道天堂裡氣候永遠宜人、環境優美是毋庸置疑的。眾神除了執行自己的工作與保護幫助人類外,就是安詳的度過每個美好的時光。他們不時聚在一起,或討論人間發生的事件、或歡樂飲宴,享用人類的奉祭。

很少有凡人能夠拜訪奧林帕斯山,能住下的就更少了。根據流傳下來的希臘神話記載,似乎只有寥寥數人到過此處,而這些人也不是普通的凡人,他們都是擁有半人半神血統的人,是奧林帕斯眾神與人間女子的後代。例如大力士海克力斯是宙斯在人間的兒子,他歷經百般磨練,成為希臘最偉大的英雄之一,死後被接到奧林帕斯山去,但沒有明確的記載顯示他也升格為大神。這可能是唯一一個擁有人類血統的生命入住奧林帕斯山的例子。

沒有犯下大罪過的靈魂,就在陰間裡遊蕩。陰間的天和地都是灰濛濛的,到處彌漫著灰色的霧,陰冷死寂。在裡面遊蕩的幽靈像似陰影,也是灰濛濛的,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任何意識,對於經過的人視而不見。或許對古希臘人來說,一個沒有陽光、沒有生命力、沒有幸福歡樂的地方,就已經是對人的最大折磨了。

相對而言,地府算是冥間中較好的去處,只有經過適當葬禮的死者,其靈魂才可以在那裡安息,等待著未來神之國的到來。

一般來說,除非跟神明有特殊關係,否則就算再在偉大的好人,死後都只是去往所謂的「愛柳西恩」之地。「愛柳西恩」是所謂的福地,祝福之地。雖然此地是性質屬於天堂,位置卻位於地府中。英雄與偉人的歸屬,這愛柳西恩之地,據說能慰藉所有的英靈,就算是橫死的靈魂,來到了此地也會獲得平靜。

在許多希臘傳說裡,只要生前沒有犯大罪的人,死後都會來到這。唯有例外就是沒有獲得適切葬禮的人,不得進入福地。希臘神人認為,死後沒有葬禮的人,靈魂永遠都不會平靜在人間或是陰間遊蕩,永遠不得其所,自殺的人也是,自殺乃是大罪,凡是自殺死的都不會舉行葬禮,這也是對生者的一種勸誡,要愛惜生命,否則靈魂永遠於陰間遊蕩。

傳說,希臘世界中,有三個死後靈魂的居所,一是被視為天堂的福地—愛柳西恩,二是冥王黑地斯所處的冥府,三則是罪大惡極之地,等同於地獄的塔爾塔羅斯。

 樓主| 發表於 2019-5-20 10:28: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倫 於 2024-11-17 00:28 編輯

道教—天庭

中國民間信仰中,天堂、天庭、天界等都是同義語,指與地上的人間相對的以玉皇大帝為天庭皇帝的神仙天界。人們相信,人死了會升天,每一個人的祖先都在天上看著自己,祖先的在天之靈會保佑自己在人間的子孫後代。中國人有敬的傳統。神人兩界,各守其道,相安無事。神仙有可能下凡到人間。



在中國古代,神跟仙是同等地位的,仙人之上就是聖人,遠古傳說裡面的聖人有盤古、女媧、伏羲等等。三清則是道教興起之後加上去的聖人。神跟仙差別在於死後得道可謂神,肉身得道謂之仙(黃帝肉身白日飛昇)。所以民間都說仙人、仙人,仙後面還要再加個人,就可以說明問題了。在台灣民間如果某人往生,朋友去安慰的時候,都會說某某人已經作神了,絕對不會說某某人已經作仙了。在道教中,若人得道,就可成為神仙,可以進入仙境

太平經』:「上善之人」,死後陰曹判官「著善籍之文,名之為善人之籍」,「行仰善,與天地四時五行合信,諸神相愛,有知相教,有奇文異策相當,見空缺相薦相保,有小有異言相諫正,有珍奇相遺,共進於天神。」

天堂就是神仙的國度。又有以道教發源地青城為地上天國都城的說法,『廣黃帝本行記』:「青城,天國之都」。在道教中,天上設有以玉皇上帝為首的天庭,和民間信仰不同的是,民間信仰中玉皇大帝為眾神之王,而在道教中,玉皇大帝的職能是承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按『雲笈七簽』「天地部」,共有三十六層。

印度教—天界

天界:天界諸神,是吠陀神話中最早產生的神。多為方位不同、名稱各異的太陽神,如蘇利耶(Surya)、娑維特麗、烏莎斯、普善和維婆斯婆特(Vivasvat)等。另有天空神帝奧斯(Dyaus)、孿生兄弟神雙馬童、對偶神伐樓那(Varuna)和密多羅,以及號稱「大步」的毗濕奴(Vishnu)等。其中地位最高、影響最大者為伐樓那。

空界:在吠陀神話的三界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之後誕生的空界。空界諸神中以因陀羅(Indm)的地位最為顯赫,也是『梨俱吠陀』歌頌最多的神,可謂吠陀神殿中的主神。

『梨俱吠陀』中的空界神還有協同因陀羅作戰的一群暴風爾神摩錄多(Marut)。他們的父親是樓陀羅(Rudra),手持雷杵,以電為箭,兇猛異常,被稱為天國的野豬,後演變成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濕婆。另有風神伐由,亦稱伐多,常與因陀羅同車出戰。此外,還有爾雲神帕岡尼耶,水女神阿帕斯,水神阿婆姆那婆特和從天界獲取火種的摩多利首(Matarisvan)等神。

印度教裏面,因為有輪迴的緣故,天界的概念不是很凸出並只是暫時的,要到下一個重生之後才可進入,對於信奉印度教的信徒,熱望的是永久的國度稱為 Moksha。

Moksha 被視為生死輪回的靈魂解脫,是一種個人的基本神性本性的重新確立,而這種確立可能包括與的融合或神的加入。



進入天國或地獄是由死亡之神閻羅王和他的因果會計師 Chitragupta 決定的。

Chitragupta 紀錄一個人一生的好與壞行為。這裏閻羅王和 Chitragupta 都是至高上帝 Ishwara(神)的下屬,也在祂的指導下工作。進入天界與否只依從人在前世的行為,而不受宗教信仰而約束。因為人的好行為,在天界便會享受成果。天界的統治者是因陀羅,而生活在這個國土也包括了眾多的天使

印度教的教義中;一般人是不能進入「因陀羅天界」的,但是,可以進入「耶摩天堂」,這是一個美好的享樂世界,只是享受不如「因陀羅天界」,此外,還有再較低一層的「祖靈天堂」;絕大多數人死後都會進入這個天堂。

佛教—天界

天界眾生以須彌山或其上而居,越往上壽命越長,例如忉利天人壽命為一千歲,其一日相當於人間一百年,因此其壽命相當於人間三千六百萬年,以此類推。



欲界六天:所居越高欲望越淡,仍有男女情事,依居住的地方分為兩類:

(一)地居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天主為帝釋天,分別居於須彌山的山腰和山頂。

(二)空居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人如果能夠行十善業,死後將升天界享受快樂。天人壽命很長且有大能,一動念萬般華衣美食隨處湧出;缺點是往往因生活太好而殆慢佛法。佛教認為:眾生六道輪迴,不會永恆存在於一道不變,天人壽命雖然很長但也有盡頭,之後還要進入輪迴,下墮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乃至地獄

色界天:色指的是仍有色身,但不再有男女情事,依禪定的程度分為四類:

(一)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居於大梵天的梵王為初禪天之主。

(二)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光音天)。

(三)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四)四禪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無煩天以上五天又稱為五不還天或五淨居天,為證聲聞初果(須陀洹果)以上聖者所居之處。聲聞乘行者於人間證初果須陀洹之後,會轉生在五淨居天和人間往返七次(共十四次生死輪迴),然後證得阿羅漢果。在人間證二果斯陀含之後,會轉生到五淨居天,再轉生到人間,如此一往返(即兩次生死輪迴),即證得阿羅漢果。在人間證三果阿那含者,則轉生到五淨居天之後(即一次生死輪迴),就在五淨居天中證阿羅漢果。

無色界天:以無色身、唯存意識身的形式存在,分為四類: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教中的天界並非永遠享有幸福的處所,只是能享有大福報的地方,如天人阿修羅的世界,但這些都不是永恆的,生命完結後都需參與輪迴;唯一的解脫是涅槃。一般來說佛教不鼓勵信徒在死前願去天界,而鼓勵信徒的是死前願往生淨土

(筆者評註:「佛教」雖曾大興於阿育王時代,但是,旋即在印度本土徹底覆亡,佛教在式微時期,一些弟子信徒將「釋迦牟尼」過度神化,並且「阿Q」式的收編印度教的各種神祇,並將失勢的「吠陀」時期主神「因陀羅」;及仍高居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收編貶低為「釋迦牟尼」的護法神;但是,別說神話的不可思議,以一般常理來推想;印度教信仰一直方興未艾,相關主要神祇豈有叛逃投靠敵營之事?因此,「佛教」的各個天界以及諸神都是人為編造出來的謊言,可以說「從來不曾存在過」,當然更不能相信)。

 樓主| 發表於 2019-5-20 10:3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阿倫 於 2024-11-17 00:30 編輯

基督教—天國

基督教信徒認為,天國是上帝居住之地,也就是上帝統治的天上王國。基督教中的天國來自希臘文Basileia,有王權、無上之權、統治之意。在聖經中,天國也被稱為「愛子的國」(或稱「父的家」)。進入天國被基督教信徒認為是最美好的歸宿。



基督徒死後進入的樂園是暫時居住的地方,樂園不同於天國。當他們所等待的是最後上帝為信徒預備的天堂。

基督教徒的描述:曾有多位使徒宣稱能夠見證天國的存在,後來一些信徒聲稱曾見到異象中出現天國。一些基督徒認為天國只有在末日審判之後才能見到,而另一些則宣稱可以在地上建立「人間天國」(如湯瑪斯.閔采爾。聖經啟示錄以及其他一些部分中的章節被認為是在描述天國在末日審判之後的建立過程,包括假基督出現,戰爭饑荒地震頻發等等。據此曾有過不止一次有信徒宣稱天國將要降臨。

基督徒認為,天國由上帝統治,執行上帝的律法,以及耶穌傳揚的「愛」。基督徒認為天國是完美的(使徒保羅說:「那是好得無比的地方」);永恆的;聖潔的。基督徒相信,進入天國的人將會被改造為精神體而失去肉體。

天主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同出一源,但是,仍然有些不同,譬如天主教崇拜「聖母瑪莉亞」,所以有關「聖母」的故事、繪畫、雕像幾乎尋常可見;但是基督教除了崇信「耶和華」(上帝)和「耶穌」,並不崇拜「聖母瑪莉亞」。



在具象的天堂藝術作品中,以義大利「佛羅倫斯聖若望洗禮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的金箔瓷磚鑲嵌的天堂壁畫,以及外觀的金色「天堂之門」(Porta del Paradiso)最具代表性,尤其是「天堂之門」,其精雕細琢的超高技術及非凡的藝術成就,連大師級的「米開蘭基羅」路過見到時,都忍不住讚美道:「如果天堂需要大門,只有這兩扇門最適當!」

聖若望洗禮堂是一座基督教建築,可能建立在5世紀建築的基礎上,外部和內部裝飾已經改變很多。綠色和白色大理石的外牆,可追溯到11世紀的羅曼式風格。在內部,是佛羅倫斯馬賽克和壁畫的傑作:有契馬布埃和庫伯.迪.馬克瓦多,和威尼斯馬賽克大師的作品。

最古老的是安德里亞.皮薩諾的作品,作於1330年到1336年。原來放在東側,主教座堂前面的重要位置,後來被轉移到南側。第二件在北側,是洛倫佐·吉貝爾蒂在比賽中擊敗伯魯乃列斯基的結果。第三件是洛倫佐.吉貝爾蒂的傑作,著名的「天堂之門」這組極其豐富,表現力和深度透視感的淺浮雕,面對著主教座堂的正立面。



1424年,洛倫佐.吉貝爾蒂完成洗禮堂的北門,在威尼斯停留一段時間後,他又獲得完成洗禮堂正門的任務(首先完成的是南門,由安德里亞.皮薩諾製作於1330年到1336年)。雕刻持續了27年之久:直到1452年,70歲的吉貝爾蒂才安裝了第一塊青銅板。

最初預計安裝28塊描繪舊約場景的面板,然而,後來吉貝爾蒂決定只雕刻十塊框架較大的浮雕。



伊斯蘭教—天園

天國(Jannah)亦譯「天堂」、「樂園」,與「火獄」相對。指「安拉」為信教、行善、敬畏真主且履行教規者準備的後世永居歸宿,是一個兼有物質、精神享受的永久和平的境界。
古蘭經』、『聖訓』以及傳統的『古蘭經』經注學對天堂都有詳盡的描述。天堂有八個大門,每層天堂又細分成一百個等級。最高層的天堂即稱作「天堂」(firdaus,有時又稱為伊甸園)。這一層的天堂由穆罕默德優先進入,然後才輪到窮人與最虔敬的人。天使們會以「平安」或「祝你們平安」的問候語向進入天堂的人問好。

「眾天使從每道門進去見他們,(說):「祝你們平安!這是你們因堅忍而得的報酬,後世的善果真優美。」

伊斯蘭教經典這樣描述永生天堂居民的生活情狀:快樂-沒有受傷、悲傷、恐懼或恥辱-在那裡凡事有求必應。傳統上認為天堂居民的年齡都是同歲的(三十三歲),而且不分階級地位。他們的福利有:穿著貴重的長袍、穿戴貴重的手鐲、享用精緻筵席時擦上貴重的香水。居民們靠在鑲著黃金或寶石的墊褥上,不老的年輕侍從端著無價的容器服事著他們。至於飲食方面則有肉類、不醉人且不令人起勃谿的香醇的美酒與純淨的飲料。他們與生前的雙親、配偶與孩子們一同歡樂(如果他們也被允許進入天堂的話)閒話家常回憶著前生的往事。
天堂居民的住所宜人,有高聳的花園、林蔭的山谷、有樟腦生薑味的甘泉;有水河、乳河、蜜河與酒河;四季的美味水果一應俱全,而且不帶扎人的刺。天堂的一日等於地上的一千日。天堂有金銀、珍珠以及其他名貴建材打造的宮殿。傳統上還認為天堂有體色「雪白眩目」的駱駝等生物,另外還有其他生物生活其中。天堂中有巨大的樹木、麝香造成的山巒,其中有河水流過以珍珠紅寶石砌成的谷地。

天堂中的四條河流分別是錫爾河阿姆河幼發拉底河尼羅河清快泉(Salsabil)是仁慈河(Rahma)與富足河(Al-Kawthar)的水源。極界樹(Sidrat al-Muntaha)是一棵巨大的棗蓮,標記著七層天的邊界,沒有任何受造物能跨過那個邊界。

儘管天堂的居民擁有美好的恩賜,能夠獲得真主的寬恕並親近真主才是更幸福的。根據『古蘭經』的說法,真主會讓祂喜悅的人們接近祂的寶座(阿爾史),到那時「有些人的臉將發出耀眼的光芒,默想著他們的主。」看見真主是超越一切恩惠的,是超越一切歡樂的。

日本神道教—高天原

主神居住的地方是高天原,而一般神所居住的地方稱為常世之國,而人死後也將到常世之國,其被說成是在海洋彼岸的樂土,神道對常世之國沒有詳細和公認的描述,死者也可能進去黑暗的冥界黃泉或最差的地獄根國,而一般認為死者生前的行為和去那裡沒有必然關係的,而是在於生者對死者的態度,如正當的葬禮、祭祀、供奉等更為重要。

一,造化三神。『古事記』中記載天地形成後最早出現的天禦中主神、高皇產靈神、神皇產靈神,此三神創造萬物,並謂天禦中主神,是天地初分時天上最高的元始神,與皇祖神天照大神受到特別尊崇。

二,伊奘諾尊(亦作伊邪那歧命)。日本神道教所說神世(神代)七代中最後一對配偶神中之男神,與女神伊奘冊尊(亦作伊邪那美命)一起稱為日該國土的生成神。謂此二神受天神之命造成大八洲(日該國土)、山川草木以及主宰萬物的各種神靈,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讀命、素盞鳴尊等神。

三,國常立尊。天地開闢後最初出現的神,即神世七代的第一代神。

四,大國主命。也作大國主神、國造大神,又名葦原醜男、八千戈神、大已貴命。為國土經營神。

五,天照大神亦稱天照大禦神、天照大日孁貴、大日孁貴,伊勢神宮稱之為天照坐皇大禦神;是太陽女神,日本天皇尊奉為祖先神。天照大神後裔世世代代作為天皇統治日本。

六,瓊瓊杵命。亦作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神道教謂其為天照大神之孫(天孫或皇孫),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世統治日本。『日本書紀』載,天照大神與高皇產靈神議,派瓊瓊杵命君臨葦原中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