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1-11-14 22:31 編輯
『靈異密碼』第三冊 第六章
[size=131%]作者/醉公子 (三川草代貼)
[size=150%]請問醉公子(看自已的未來)
KP:
醉公子您好:
最近有朋友花了一筆不小的錢去學習催眠來看自己的前世今生,大概一萬多吧。我朋友她自己所看的前世非常的『有故事性』。
聽完她的敘述還有她所找的老師一些洋洋灑灑的『服務項目』後,就想要找方法勸勸她,但又怕自己的判斷有誤。所以想請教一下您的意見。
像是『嬰靈處理』就是我的判斷點之一。醉公子有發表過一篇相關的文章:D
我還得知說有個服務項目是可以去看自己這輩子的未來,下輩子的未來會投胎到何處,和什麼樣的人當親人。這也太誇張了吧...謝謝您。
醉公子 寫:
回覆KP:
我還得知說有個服務項目是可以去看自己這輩子的未來,下輩子的未來會投胎到何處,和什麼樣的人當親人。這也太誇張了吧...
是的!的確太誇張了。
事在人為,人若不為或者「尚未為」,「事」又焉在?
如果這樣的「未來」是必然存在的,那活著幹嘛?又何必努力,反正是非成敗都是註定好的,甚至殺人放火搶銀行賣毒品也沒關係,反正早就知道會投胎何處,和什麼樣的人當親人------這樣合乎邏輯嗎?
chen8704 寫:
若是未來的事可以預測
所謂「命運天注定」
那每個人的努力有什麼意義呢?
難道被預言說中的事不能改變嗎?
還是叫人要認命?
未來的事已經安排好了
命裏有時終須有
命裏無時莫強求
這樣對嗎?
無風 寫:
面對命運 或許給人因對未來的"無知”而感到無力惶恐 但是基本的"自我”還是必須固存
雖然”命中有數” 但對當下的善惡決定 也相對的對自己未來好壞的結因 或是命中有劫
但善德會幫助妳度過以往的惡因下的惡果 或無法完全消彌 但化大為小 也是不錯吧..我是這麼想的 ^^
醉公子 寫:
我個人不相信「命定」或「宿命論」,我不相信有百分之百精準的「預言未來能力」,但是我相信高準確度「預測」的可能。
我們必須清楚的分辨所謂「預知」和「預測」之間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預知」是指預先知道尚未發生或者發明的事,而且事後能證明完全正確,而「預測」則是根據部份已知的資料,研判某件事未來的趨勢或者可能的發展;
像有些靈媒或者通靈人、算命師、超能力者,總是宣稱甚至吹噓自己擁有驚人的「預知」能力,事實上,即便有所謂「料事如神」的本事,那些充其量還是在「預測」的範疇內。
譬如有些靈媒確實擁有協助尋找失蹤人口,或者協助警方偵辦刑案的能力,但是,那些資訊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比方一位靈媒竟然可以說出當事人已經遇害,屍體埋藏在何處等等,即使經過搜尋查證,果然一如其言,這依舊不叫做「預知」,因為在靈媒指出當事人已經遇害,屍體被兇手埋藏於何處的當時,當事人遇害和被兇手埋藏這段過程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件,固然,靈媒能擁有這樣的能力是相當奇特並值得研究的,不過,他所「看到」或者「感應到」的仍然只是已經發生的過往事實(已儲存的舊檔),他並不能「看到」或者「感應到」尚未發生的事件過程,遑論其中的細節了。
所以,不論尋求靈媒、通靈人、算命先生或者超能力者協助時,心態上必須有這一層認知,或許他們真的可以根據已知、已發生過的資訊,告訴你未來如何如何,而事後也可能證明是正確的,但是,那終究還是一種「預測」,還是必須「事在人為」,如果在聽完他們的「預知」,自己卻完全不為的話,其結果必然是會和他所「預知」的不盡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
[size=200%]讀經之我見
醉公子:
我衷心崇敬釋迦牟尼佛祖的大智慧,我也讀經,但是,一向只是選擇性的研讀,因為我沒有皈依任何宗教,我也無法接受任何形式化的宗教,我只是將佛陀的教誨當成前人大智慧的結晶。
我個人對「讀經」的淺見;
1.研讀
2.思索
3.質疑
4.驗證
5.了悟
我只是用心研讀佛經,但是,不背誦,也不求任何感應。
再三思索經文中的真義,遇到不懂,求問於高僧大德,但是,並不因此照單全收,只是參考比對,消化成為自己的看法。
對於經文中任何部份都先質疑,後驗證於事實,並不因為我不是佛教徒,就表示「質疑」是一種不敬,因為佛陀在世時,就曾再三要求祂的弟子要懂得「質疑」,包括佛陀祂自己所說所教誨的,弟子們一樣要質疑和思索驗證,唯有這樣,才不會陷入一味的盲信,唯有這樣才能有自己的證悟,否則所有證悟都依然只是佛陀所有。為師者只能開示,卻不能替代弟子開悟,能否證悟全在個人。
佛經記載了佛陀及其弟子的證悟和開示,那是前人大智慧的光輝,可以讓後世之人學習祂們的經驗,找尋到比較快速而正確的證悟之道,就如同照著正確的「造船術」,可以比較快速正確的編造可靠的竹筏(法),安然的渡到彼岸,但是,如果只是捧著一大疊「正版造船術」,自己不真正動手造筏,再多的「造船書籍」也不能讓你渡到彼岸的。死讀經書只是「鑿壁借光」,如果自身不能思索、質疑、驗證,而得著自性的了悟,離開經書,自己依舊只是「千年暗室,不見五指」。
經書是前人偉大的「智慧」,卻是值得後人彌足珍貴的「知識」,然而死讀經書得來的「知識」並不是真正的「智慧」,是無法因此渡到彼岸的,能安然渡到彼岸的唯有個人自性的「智慧」。
若能渡到彼岸,筏(法)尚可棄,何況是經書?
tower 寫:
回醉公子大大:
您所說的「經書是前人偉大的『智慧』,卻是值得後人彌足珍貴的『知識』,然而死讀經書得來的「知識」並不是真正的『智慧』,是無法因此渡到彼岸的,能安然渡到彼岸的唯有個人自性的『智慧』」。
這段話敝人比較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渡到彼岸根器的人或眾生,有許許多多。
但『智慧』只是成就者們的必要條件,但被超拔到西方彌勒世界各品位的眾生卻不見得具足『智慧』。他們只要因緣功德具足,遇到具德的善知識,就可能被超拔到彼岸再修行。
個人以為,像我們這種凡夫,還是得像廣欽老和尚所說的一般:學佛唯一的道路,就是老老實實的去做。這句話含著許多修證體悟的禪機與深意。
一般人只要看懂了金剛經10分之1的經義,就可以初步瞭悟這個宇宙的實相與我們舉目所見所聞所觸的皆是幻相。這時會以為自己的智慧開了。
但事實卻不見得是如此,殊不知真正的智慧是由一步步踏實的修證,時時刻刻檢視自我的一言一行甚至念頭是否與佛菩薩慈悲無我利他的身口意相符。藉由這個不斷逆著我們慾望而『行』過程,漸漸將這個『我』給拋掉。所謂真正的智慧才會慢慢升起。證到那裡,智慧才會開到那裡。這是必然的道理,否則凡夫怎麼能真正體會證到佛菩薩果位的那些行者們所思所聞。
一部佛經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去作各種不同的解釋了。
37道品裡說明了一位真正想學佛修行的條件,一位真正想修行的人,是必須把那些以言語行動傷害汙衊冤枉我們的人,當作逆增上緣,甚至還要把他們當作菩薩頂禮來拜。今天他們讓我們修過了忍辱逆性這關,才是我們真正必須感謝的人。否則這就不是真修行。不是真修行,又何來真智慧?
這對敝人來說是太難了,充其量也只能當個崇拜佛法覺者們的一般信眾,連佛教徒都不配稱之,更別說自己是在學佛或是佛子。說了便是在打誑語。
醉公子,言語上有不周的地方請別見怪,學生只是直言。
醉公子 寫:
tower:好久沒見到你留言啦,最近在忙什麼?
我想,你嚴重誤會我的意思,也應該說是誤會了佛陀的教誨。
「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根本究竟的彼岸。所以更不是智慧的終極究竟啊。
你既然熟讀「金剛經」,理應體悟佛陀所言:「一切有為法---------」之句,萬法空性,在夢幻泡影中,「做」什麼呢?老實唸佛嗎?那只是廣老對一般入門信眾之言。
自性原本就是圓滿俱足的,就像全像攝影的碎片,仍然具備了「全象」,只是畫素不足,以致模模糊糊。所以往內觀照,修心補足畫素,自然可以體悟清晰的全貌。
你說:「時時刻刻檢視自我的一言一行甚至念頭是否與佛菩薩慈悲無我利他的身口意相符。藉由這個不斷逆著我們慾望而"行"過程,漸漸將這個"我"給拋掉.」
「慈悲無我利他」仍然只是處世基本的有為法,和「大智慧」幾乎毫不相干,自然真理的彼岸並無慈悲善惡----------
人間既屬「欲界」,欲望就是必然之道,如同水世界,水是必然之道,可載舟可覆舟,端看你的筏造的如何?但是,豈可因此捨水?所以又何須事事「不斷逆著我們慾望而"行"」,善御舟著,乘長風破萬里浪,不亦快哉?
「我」也切莫輕易拋掉,去除「我執」是高段大修行者最終極境界,豈是凡夫俗子、泛泛眾生所能冒然修習者?率爾操觚,「無我」者必是行屍走肉,精神病患而已。
「我」又豈需棄?證得「空無」之際,自然無「我」。自然無「我」可棄。
廣老之言,倒是好好參悟一下「沒有來去」的真義較為高階。
「佛在靈山莫遠求,道是虛無向內修。」
願與你共勉之。
tttttttttt 寫:
醉公子:
「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根本究竟的彼岸。所以更不是智慧的終極究竟啊。
那如果往生後,心的意念又該專注那裡呢?後學有聽過,往生後會因為自我的意念而來到意念認為的地方。到底"究竟"是在那裡?
....佛陀所言:「一切有為法---------」之句,萬法空性,在夢幻泡影中,「做」什麼呢?老實唸佛嗎?那只是廣老對一般入門信眾之言。
金剛經的四句偈言,到底是要如何闡述才算完滿呢?
廣老之言,倒是好好參悟一下「沒有來去」的真義較為高階。
沒有來去,是否也是指『當下』之意呢?
「佛在靈山莫遠求,道是虛無向內修。」
是指自性的修行嗎?是修心的之道嗎?
請醉公子為後學解惑,感謝。
tower 寫:
Dear醉公子:
對不起,我是有點誤會您的意思了。但個人以為,您說的那個應該是我們每個眾生都俱足的大智慧,真知佛性。但這也是必要經由漸漸開發勤撫拭的過程,六祖慧能在通曉金剛經,明心見性後10餘年才能為弟子信眾開示說法。更何況是智慧愚癡平凡如我等之人?
敝人也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究竟,但無數方佛土都是達到究竟所必經的過程。西方極樂世界只是跟我們地球人類緣份比較深的佛土。只要有一日無眾生,即是無佛存在之日。
至於慈悲無我利他這都是處世基本的有為法沒錯,但這都是修證所必經的大道。也是從有入無的筏子。
『我』也切莫輕易拋掉,去除『我執』是高段大修行者最終極境界,豈是凡夫俗子、泛泛眾生所能冒然修習者?率爾操觚,『無我』者必是行屍走肉,精神病患而已。
您說的這段學生也只能贊同部份上半段,個人以為.如果真要修行,『我』跟慾望都是要漸漸拋掉的,一般人只要找到『明』師小心指點加上自我的不斷努力修習,就算是凡夫或是曾在地獄道的眾生也是可達到的。就連尊貴如釋迦牟尼佛世尊有一世也被打到地獄道過,祂老人家不也作到了嗎?
佛法裡的『無我』的確很容易被曲解為消極,行屍走肉沒錯。但朝向這個方向走的真義事實上是非俱備大勇氣者所不能為。要非常積極的改,不僅是行為語言的改,連惡念惘念都要訓練自己逐漸降伏。在體認到空性的實相後,時時刻刻懷抱著慈悲心。把眾生敵人都當作父母子女般懇切地希望他們離苦得樂這種心情去處世面對這個大千世界,處在這種空性的慈悲狀態中這才能真算是禪定..禪定不是我們一般誤解所坐的枯木禪。
您說的那種行屍走肉階段我在10幾年前剛略懂一點金剛經時也曾經歷過,也曾有過自殺的念頭。然而真正的佛法是要祂的信徒弟子們不斷地檢視自己,『積極』的去惡揚善。如果我們的處世態度是真能作到37道品的標準,那時會發現周圍是完全沒有敵人。
有位老師曾說過,學佛是好事。如果家人老婆丈夫沒允許你來,那你就不准來。念經迴向給他們是沒用的,以這種心持經咒,是鬼道自私的心。所以當然與佛菩薩不相應。唸1百年也沒用。
這一定是你平常做的不夠好,處世態度有問題他們才會曲解佛法這種寶。這讓我深切地體會到,要改變別人唯為從自己作起。佛法對我們這些俗人來說,是用來改變我們舊有不好的氣習,而且是要真切運用在入世的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真的明瞭『空性』,並時常訓練以善,謙卑的言語行為處世,他的壞習氣會逐漸磨掉,生活態度一轉,心念漸漸轉善。最惡的險阻對他來說卻會變成成就的基石。不斷在播放善的種子和為善的種子澆水施肥,命運才會真改。
最近有本《當和尚遇到鑽石》,雖然悶了點,但裡面已經把如何在現實商業行為與生活中改運之道點得很明,也確實可行。裡面把牽涉到處理業力和因果的處方。以簡單易懂的方式給寫了出來。請您參考參考。
醉公子 寫:
tttttttttt:妳好!妳總是喜歡當潛水夫,看得見妳上線,卻極少留言哦。
萬法唯心所造,三界六道更是心的幻化之境,所以只是短暫的夢幻泡影,自己勾勒出來的虛擬實境,明明是虛擬,卻又如此真實堅固,妳欲往何境,才是究竟呢?
可說的究竟必非真究竟,自性猶如圓融的球體,球體何來終極的邊界呢---------------終極究竟若可勉強言說,必是絕對空無。
既是絕對,又是空無,當下即是究竟,其他一切有為法,自然只是瞬間起滅的泡影而已。
當下是究竟,煩惱即菩提,我們不從何處來,也不往何處去,故無有來去。心如莊嚴佛土,當下即是莊嚴佛土,心有無盡煩惱,不能轉化為清涼菩提,當下即是無間地獄。
拴心猿,策意馬,卸心而行,從心所欲能不踰矩,得著大智慧,得渡彼岸,乃棄筏、無智、無心,無我----------方證得無上之大自在,是為「究竟」。
眾生之苦,盡在有我,若知其實無我,苦又何在?空無莫向外求,「我」即是空無。說來容易,當下亦可立地成佛,說來亦可不易,歷萬千阿僧祇劫,依然執迷不悟--------但在輪迴中沈浮,生生死死,無有了期。
醉公子 寫:
tower:
易學、佛經,你也讀了這麼多,說通透也早該通透了。
偏偏高僧也「是」,大德也「是」,善惡也「是」,苦樂也「是」,菩薩也「是」,佛也「是」,統統都「是是是是是是是------」-------------既然有過自殺念頭,生死關難道也參不透嗎?
真理的終極即無真理,只是空無,既是空無;何來善惡?何有生死?何有輪迴?何有業報?何有智愚?何有覺者與眾生?
你當然質疑過,但,質疑的不夠徹底,世俗的宗教觀拘束了你的質疑,擔心褻瀆經典,冒犯神佛。如是我聞;你質疑過世尊之言嗎?你同意「殺業最重」嗎?你相信世尊所傳世之經句皆是絕對真理嗎?
你當然想過立地成佛,但,按步就班的「漸悟觀」拘束了你無上的潛力--------當下嘛,你只少了一記當頭棒喝。
去看看「西遊記」吧;許多人把「西遊記」當成神怪故事,其實千差萬錯,「西遊記」中暗藏諸多玄機,而且書中許多名詞和章回篇目中都暗藏修心成佛之道。
先提一問:孫悟空在何處修得神通變化?
書中說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好好參悟一下,這十個字何解?解得開,就能完全參透全書精髓。前五個字容易,後五個字,才是鑰匙。試試看吧?
從大學開始,迄今我已經讀了十三遍,最近開始讀第十四遍,好笑嗎?請好好讀至少三遍以後再笑。
tttttttttt 寫:
醉公子,您好:
後學才疏學淺,心中總是有許多問題,但缺點就是不會擬問題,所以才被動的閱讀多位先學的言論,果然大家都是狠角色的說..敬佩敬佩...
醉公子您提到說:
『可說的究竟必非真究竟,自性猶如圓融的球體,球體何來終極的邊界呢---------------終極究竟若可勉強言說,必是絕對空無。』
為何您會知道自性猶如球體呢?如何而知呢?有"體"表是是有空間的囉..
是沒錯,如是球體就與過去、現在、未來是相連的,找不到開始也沒有終點,只有當下,而當下也是在變幻中。每一個當下都是解脫也是究竟。
『"拴心猿,策意馬,卸心而行,從心所欲能不踰矩,得著大智慧,得渡彼岸,乃棄筏、無智、無心,無我----------方證得無上之大自在,是為「究竟」。"』
是阿...一切都是空無,那人又為何要在來地球這空間接受考驗,促使靈魂再成長,一切的學習、成長只是為了瞭解『空無』,如一切是空無,那又何必這麼迂迴呢?
為何佛陀以凡夫之身可以在毫無先備知識中能了悟呢?
在後學閱讀《靈魂的旅程》這本書中,說我們往生後會有指導靈來接引我們,因為靈魂剛到一個新地方會是無助的,那是不是也是要『相信』有人來接才會『出現』來指引的靈呢?
bytheway,原來醉公子也喜歡西遊記啊?後學那天還在跟朋友說,從國小那時,就很喜歡西遊記那本書,後學會去找不同出版社寫的,明明知到故事都大同小異,但就是看得津津有味...想起來還真的好好玩...
您提到「書中說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是否就猶如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後學查到:
在古代「靈台」和「方寸」都是指「心」,包括現在人們也說「方寸已亂」就是指這個人心亂了;「斜月三星」是個字謎,謎底也是「心」字,因為「心」字的三個「點」像三顆星星,「斜月」就是指「心」字下面的一筆。
總歸,一切的一切均指向『心』,這樣對嗎?
那心是一個好抽象卻又可以感受到的,那又該如何與做才是正確的呢?
心也可以是我們的想法、意念、感受...等等嗎?
希望醉公子能為後學解答,感謝^_^
peachclaire 寫:
西遊記我只讀了一遍
那時候才十六七歲吧
就發現跟小時後在電視上看到的連續劇演的差很多
含意很深而且形容一件事可以用一長串文字形容真厲害
那時覺得作者是個不簡單的人呢
如果現在再讀一次應該更有體悟囉
可是世上的書太多了還沒時間再讀一次呢
醉公子 寫:
tttttttttt:
真正是「後生可畏」,佩服佩服------------
從後面說起:
「斜月三星」是個字謎,謎底也是「心」字,因為「心」字的三個「點」像三顆星星,「斜月」就是指「心」字下面的一筆。
哇咧!原來是想用來考考tower的,想給他來記當頭棒喝的,沒想到妳卻率先打破啞謎了。
妳比那位知名的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大師」(就是提名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皇家學院的院士)還要厲害,他對中國文學鑽研極深,師承於漢學大師高本漢。
數月前專程來花蓮尋我暢談中國傳奇以及靈異事件,他曾翻譯十餘本中國古典名著介紹至西方世界,他最喜歡的一本書正是「西遊記」,但是,他也未參悟書中一些暗藏的玄機;包括「魔王本是心猿變------」、「二心鬧亂大乾坤」、「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類的----------
我們晚上在pub一面喝小酒,一面暢談「西遊記」,他聽到這些聞所未聞的玄機,大感吃驚,尤其是「斜月三星」一句,他才恍然大悟那是字謎,我因為以前讀書時代喜歡玩測字,所以看「西遊記」時,突然拆解出來的-------------
「馬悅然大師」聽了趕緊用筆記本抄寫下來,說回去還要好好研究,結果第二天在我家,借我的書房作一些重要翻譯,又暢談了一整天-----
天哪,妳何止比他厲害?不過,可否告訴我妳是自己參悟的,還是有所出處?
不過,妳既然參透了,那,「西遊記」可以再好好研讀一遍,一個字也別漏失,因為許多名詞和章回篇目中都暗藏修心成佛之道。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比一些世人稱頌的經典更值得玩味。
其次,圓融的球體只是一個比方,不必太執著,那也只是對於我個人一點點小小體悟,無以名說時,一個方便比方而已。
變與無常是自然之道,「不動真如」一旦動念,必然造化萬千幻境,「識」必然不由自主的在這些虛擬實境中不停地流轉--------------------空無若是寂然,還要體悟「真空妙有」,兩相印證,方為真究竟。
妳說:《靈魂的旅程》這本書中,說我們往生後會有指導靈來接引我們,因為靈魂剛到一個新地方會是無助的,那是不是也是要『相信』有人來接才會『出現』來指引的靈呢?
大致如此,但是,生前不信,依舊會隨業報瞬間轉生,或者只是單純自由靈自行前往靈界報到,不過,如果不知何去何從時,還是有熱心的亡親故友或靈界志工主動引領的。
但是,那些仍在三界六道之中-------------如果妳能當下證道成為覺者,那些也只是虛無的夢幻泡影而已。
心啊!最難馴服的不就是心猿意馬嗎,學習如何操控到從心所欲又不為幻境所迷,起心動念皆能自在無礙,就是大智慧啊。
我啊,還在知難行更難之際。
嗨!多多上來留言吧,妳的智慧已經可以啟發不少網友的思索啦。
tower 寫:
TO醉公子:
佩服二位的智慧,您說的一點都不錯。連千萬種地獄也都是由眾生幻化出來的道場。其目地也是要讓眾生修習懺悔改掉不好的習氣。求先能離苦得樂脫生死。再能得智慧進而求真空妙有。真究竟。
是啊!是心沒錯.....
我們凡夫的心就如孫悟空般的狂野,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都是為了自我的私慾在生活奔波。
所以覺者成就者們才要我們先以無我利他的方向『行』,如此才能證到真智慧。
要先求無我,就得先把我們自私的心逐漸馴服。佛法是用來檢視自己,觀照自己的。絕不是拿來跟人辯論的,我們沒修證到一定的程度,不能對佛法有真知正見時,是完全沒資格拿來辯論甚至批評的。
在沒真的明心見性瞭知空性時,是無法深刻體悟佛法的真義。
我們常用『我』的觀念『我』的生活經驗來看佛經佛典。這往往會看錯解錯悟錯。因為佛菩薩的心是『無我』的。
沒證到空性無我的狀態亂解佛經是很容易造業的,連佛陀世尊都要修行數十數百世才能證得涅盤正果。何況是如下下等根器之我等。
禪宗所言的頓悟這其實在各各派別都有類似的狀況,真的要修禪是相當不簡單的,行住坐臥間身語意都要時時刻刻保持在空性清淨慈悲無分別心的狀態,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容易的。
面對喜樂愁苦心皆不動,吃飯時有討厭吃的菜不用無意間就起了分別心。
人家罵我們一句嗔念馬上就起,這真是不容易的修法。您說的真的沒錯,心才最重要。如何把我們的心修練得與佛菩薩無二無別,這才是真難處。連智慧高如六祖慧能者,在通曉金剛經10餘年後才敢給人開示說法。何況如你我一般的凡夫?
連禪宗的直指人心修法身佛也沒有速成的,也是要一步步觀照修改自性,我們的心。看來我欠缺的不光僅僅是棒子,還欠人給我幾腳,幾頓老拳,真給我遇到了。那可是我的大福氣!!
有時候,看起來最笨最呆的法門,卻往往是最快的。台灣顯教近來證得果位的好像只讓我想到廣欽老和尚祂老人家,祂老人家和六祖慧能一般都不識字,修的法門是很多高級知識份子所不喜的淨土宗。但他老人家卻如實作到了。為什麼?他自己也說過,就是老老實實的去"作"...
佛法不是空談,是要去行的,行多少就能證多少,這才是最自然真切的。
我不是沒有質疑過佛經,但在瞭解世尊祂老人家為了將這種意識無法言語的真理思想化為語言文字,給各各不種根器的眾生如法修行。
的確煞費了不少苦心,在瞭解祂的用心良苦後,我的心是對祂投降的,但身口意仍然難以作到完全投降的標準,所以只能當個崇敬佛法的信眾。連當佛教徒的資格都沒有。我真是個大愚癡大罪人阿!
醉公子 寫:
tower:
「謙虛」是好事,但是,過度時就難免會變成妄自菲薄了。
思索、質疑是做學問,尋求真理的第一要務,其次才是實際驗證,如果沒有質疑,一切「是是是是是--------」的率爾行之,其結果依然還是「不知」。
世尊在菩提樹下證道時幾歲?
雖然年齡不是絕對,根器利鈍和修行深淺都有關係,但是,首先還是要立大志,眾生皆有佛性,佛何人也,爾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重新好好質疑一番,天地間沒有不能探索質疑的領域。
佛陀涅盤2600年來,再無一人成佛--------------------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渡到彼岸去,後浪死於文字障。
2600年來,修佛者盡是自歎根器不如世尊,洩氣在先,只敢捧著佛經死啃猛背,圖個小修小悟而已--------------難怪無人成佛。
我不修行,我不學佛,也不求成佛作祖。只願當個自在的凡人,但是,我但冷眼笑看歷來八萬四千修行法門,若要照此修行下去-----------只怕再過2600年,依然無人能成佛。
至於你崇敬的廣老嘛;呵呵呵呵------------------------呵呵
世尊在世時曾鄭重教誨:我從末傳授佛法,後世之人若謂我傳佛法,即是謗佛。又謂:我未渡一人,後世若有謂我渡人者,亦是謗佛。
修佛若謂有法,必是非法,時下此宗彼宗,各立山頭,互比高下,與天爭高,天何言哉?佛何言哉?
我個人就此打住吧,再不談非法的「佛法」,免得被扔雞蛋。
tttttttttt 寫:
醉公子,您好:
後學沒有那麼厲害啦!後學在前文中已用『查』字來表示,是後學透過搜尋而獲得的資訊,實在是太想知道其中之奧妙之處才會去查閱的。
出處文章如下:
閒話《西遊記》
作者﹕章天亮
後學應該算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喜歡的就是作早晚課,但也算是『叛逆』的佛教徒,總是有奇怪的想法出現,心想也非一定要如是做才能究竟吧...
很樂於傾聽醉公子的見解,不難發現在文字中是充滿智慧的力量。
tower 寫:
to醉公子:
2600年來,證得佛果的並不只是佛陀一人。蓮花生大士也被稱為第二佛,輪轉多次的維摩結居士,苦修即身成佛的密勒日巴大師也都證得了涅盤。在西藏附近一帶更有許多成就者證得虹光身,最近的一次不過距今約20年左右,並不太久。
其實您前篇的問題「殺業是不是最重」?這的確是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依個人的淺見,「殺業並不算最重」,最重的是阻礙人學習正法,尤其是阻礙到當世未來世即可成就的未來佛。因為阻礙了這類人學佛會使得更多眾生迷惘無助,陷入無邊的痛苦.這會害慘了無數的眾生,所以理當罪孽更重。大概我這種的跟狗差不多的體質關係,業力太重,所以更能認知這些吧?
您說的問題也的確了直指了現代台灣佛教的問題,無論顯密,問題都不少。不受名聞利養誘惑依教奉行的的確是少之又少。世尊也曾說過,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現在台灣.....唉,沒辦法,這也是末法時代眾生的心所勾勒出的緣,我們的心貪,慾望太多才會出這麼多附佛外道出來,沒辦法的事。
其實我也沒那麼大志向想成佛,只是景仰那些如法修行的成就者們悲憫眾生廣闊的心,以前學仙宗守竅時,越想過的關越是難過,心無旁鶩把過關的念頭拋開後反而自自然然過了,練氣時如此,學習真理也好似如此吧!若是光為了自己想成佛,那多半會成魔或是被魔所據。
前陣子不是有人說有位氣質像是『古佛』的..........這樣說真是在折她的福,有人傻傻的還在沾沾自喜。
peachclaire 寫:
對了
醉公子大
我想問你說
那你對於那些死時現出虹光身還有的出家人死後坐缸屍體製作成金身等等
的表象有什麼看法呢?
有的人會說這是成就的最好證明
你的看法勒?
可是如果你說了你的看法
不知道會不會惹麻煩
阿不方便的話就偷偷告訴我吧不然我怕你被雞蛋淹沒了
還有阿
為什麼測字會準呢?
引用章xx的文章-修大法後,看《西遊記》中的許多寫法一目瞭然,是因為大法所包涵的內涵遠遠超過《西遊記》中講述的道理。
後沒想到那個大法這麼強修練的人也都很有一套喔
那我該不會也要練一練大法吧
醉公子 寫:
出家人死後坐缸屍體製作成金身---------------------
那個在中國叫做「蔭屍」,在外國一些沙漠地區叫做乾屍。
在埃及叫做「木乃伊」
英國在埃及修築鐵路時,挖到的平民百姓的木乃伊多到無法處理,後來拿來做當時蒸氣火車的燃料,聽說不錯用。
大法------------嗯!我只知道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其他不知道有什麼大法。不過,我覺得還是「西遊記」比較有趣。看了13遍,還是忍不住一再想看,而且越看越有趣。我不喜歡看根本大法。
阿郭 寫:
嗯我喜歡醉公子大的觀點
沒有負擔自由自在
之前算紫微斗數
老師說我福德宮太弱小吉星不敵凶星
教我念經迴向冤親債主增加功德
我想了解靈界運作的真意然後迴向給那些冤親債主應該會更好
可以幫助他們不要執著
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心
我們才需要那些有為法
假設我們能達到覺悟的境界了
自然跳脫那些法而隨心所為
但是要怎樣才能覺悟呢我不知道
[size=150%]我有5個問題,醉公子在哪兒?
雲淡風輕:
1.醉公子在《伶姬五書》中的內容,曾提及袁枚的書叫《子不語》,那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因為在書店裡,找不到此書哩,那本書好看嗎?網路書店有兩
版本,一版叫《子不語》,一版叫《子不語,鄉間鬼神》,是哪一本呢?
2.醉公子在書中說到,小孩孝不孝順,聽不聽話是從小教育起,以醉公子的親身經驗,是如何教養小孩呢?提供一下嘛,讓我作個參考可嗎?
3.像半僧居士和小慶小姐(或是馮馮居士)那樣,是屬於本靈通嗎?也就是說本
靈通不須要受制於外靈,就可以自擁神通,是這個意思嗎?
4.醉公子的書中提到生命銀行==>那個品味存款要如何培養?心靈內涵存款跟
探索生命真諦存款好像很雷同,是不是靈修的意思?
5.L君是指玄川上人嗎?醉公子在飛越陰陽界的書裡有介紹到此人,他也是術德
兼備的嗎?(不過此人好像已經閉關去了,不再過問江湖中的事,我這樣問,是不是...有點給他無聊去了????)
醉公子 寫:
1.《子不語》介於文言和白話之間,很容易看懂的,幾乎多半是鬼狐故事,但是其中又比《聊齋誌異》更有發人深省的內涵,值得一看。市面上目前版本,我不了解,所以無法答覆,抱歉。
2.我對兒子是「放任」,讓他自由發展,我老婆唱黑臉,我從來不打小孩、學生,當然也不會打女人,我當過私立高職教導主任二年,從來沒有打過一個學生,但是學生對我是又敬又怕,因為我會先樹立一個基本合理的規範,只要不踰越這個規範,怎麼皮都ok。
我老婆教兒子也一樣,從小先樹立一個規範,只要不踰越,都可以疼,但是不會溺寵。我兒子從小到大,每天都快樂的像天使,沒有青春期的叛逆,跟我們互動很好,什麼大事小事都會告訴我們一起分享。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結婚能把工作靠家近些,希望跟我們一起住(因為我超喜歡逗娃娃,也超會帶小朋友玩耍和說故事)。詳情以後會寫在《經營生命銀行》一書中吧。
3.對,應該都屬於本靈通,通常必須有相當的智慧和開悟,其實人人都可以的,只是被紅塵遮住了原本清淨無為的本心。
4.不是靈修,是往內觀照。
5.不是他,不評比高下,L君是凡人,沒有通靈能力,也沒有皈依任何宗教,但是,認知和大智慧超越所有修行人和通靈人。
[size=150%]《伶姬五書大批判》讀後問題
迷人:
因緣際會下看了施寄青女士的看神聽鬼,也略讀了伶姬女士的《如來小百合》,看完後真如驚弓之鳥,動輒得咎;也因此一口氣買了張開基先生大作《伶姬五書的迷思》、《伶姬五書大批判》、《揭穿通靈人與神棍》、《破解江湖大騙術》等,經研讀有以下疑惑請解答,並期待有關「生命銀行」經營細節及竅門問世。
《伶姬五書大批判》P.299:
「人間的因果業報都是善意的輔助,都是為了幫助眾生「提昇靈性層級進入更高的境界」,萬一成績實在不理想,只好延畢重修……」,請問什麼樣的成績可不用重修?又是由誰來評分呢?
P.293:
「……自然不會對人與人間的善惡或者情仇作任何理會……」,靈又擁有自主權,那麼又因何墮三惡道?
P.319:
靈界志工、高靈導師是由何而來?他們無須改進重修了嗎?那麼是否即為佛教所稱佛、菩薩?
P.321:
既是自主意志選擇劇本,本身即為主角,何以又稱干擾因果律,被如電腦掃毒般掃除?
醉公子 寫:
迷人你好!
謝謝你的支持,你真的很用功哦。
問題逐一回覆如下:
1.如果到了佛家所謂的阿羅漢、菩薩、佛的果位,就不用重修,不用再輪迴,不是「慈悲」分數,而是「智慧」分數。由自己評分,沒有其他任何生命來評分。簡單說,就如同單獨一個人游泳過河,能不能游到對岸,全憑自己,不需要他人來判定你是否游到對岸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沒有辦法做假
2.因為「靈」擁有自主權,所以為善為惡,由各人「心」來架構善、惡的境界,今生的心念和行為正是在為來世善惡的去處架構自己的居所。然後物以類聚形成不同的世界。
3.靈界志工和導師都還未及於菩薩的果位,他們也還是遲早要來三界六道重修,只是在生命的某一個階段裡,他們選擇自願在靈界協助「新靈」適應,療傷止痛,輔導學習及協助來世劇本編寫------是他們也要經歷的一種課程,對他們也是提昇靈性層級的一種學習,然後視自身不足之處再編寫自己的劇本再來轉世。
4.通常是因為前世太「入戲」,信假為真,自己的戲份已經演完,卻執著在上一場戲中愛恨情仇,財富權位等等的糾葛迷戀,不接受靈界志工輔導又匆匆轉世,為復仇或報恩甚至找尋前世情人、子女、權位、財富而來。這樣就會嚴重干擾下一場戲或者其他正常轉世者在人生舞台上的演出,當然會被「趕下」舞台。譬如殺人犯會被碰碰那樣掃除啊。
迷人 寫:
感謝醉公子的解惑。期待有關「生命銀行」書籍的問世。另可否介紹一些易懂的書給像我這類涉獵未深又很有求知慾的學步迷人呢?感激不盡!
醉公子 寫:
嗨!迷人:
「經營生命銀行」正在構思中,只是還沒正式動筆,
相關的書籍:
方智出版社有一系列「新時代」及靈修類的書,內容不錯,但是,請選擇著閱讀並思索,記得,盡信書不如無書。
《與神對話》1、2、3冊不錯
如果你還有興趣探索「靈界」,拙作《生死輪迴》1、2、3冊有一些實證和靈界架構的資料可供參考。
如果有什麼心得,歡迎有空來此提供大家研討。
迷人 寫:
醉公子您好:
常聽周圍的人說她唸經時肩膀、手臂會痛(疑是有無形障礙),又不斷打嗝時,心裡會浮出一些聲音(認為是“她”的菩薩或其他無形靠近),我常一笑置之,雖然我相信佛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難道菩薩也管芝蔴綠豆大小事?
現在先生您又推薦《與神對話》讓我不禁又有些疑惑,如果沒有所謂的欠債還債事情,為什麼生活中常聽到有人說冤親債主要求化蓮花、元寶超渡?
我相信有靈界存在,可是如果在人的世界可以感覺得到無形的存在,那不是一件很怪異的事嗎?難道沒有所謂的分界嗎?就算是「太入戲」,不是也去轉世了嗎?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遊魂充斥人間(不去靈界報到也不去投胎轉世?)?
為什麼有些人當身體不適時化完蓮花,身體就好很多,也許您會說那是巧合,但是據當事人(朋友)講已不止一次,總不會每次都巧合吧?想聽聽您的意見。
醉公子 寫:
回覆迷人:
請先看右邊的選項「多媒體教室」,搜尋「孤魂野鬼戀世不去」上中下3篇文章,裡面已經有完整的解說,還有問題請再來提出。
[size=150%]人有辦法知道這一世的考題是什麼嗎?
alchang:
請教一下::roll:回想起來自己的考題可能有:自大,包容等問題,在感情上也是如此,那是否這些就是我這一事的考題呢?不知問這個問題是否會讓您覺得很蠢?只是活到現在這把年紀接觸到靈界的事不知檢討起來會否太晚?!:(
醉公子 寫:
也許有些人會說:不能!
但是,從佛家「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來看;
今生遭受到的一切逆境、打擊,傷痛、等等負面的際遇,以及捫心自問得出自己的缺點、弱點、內在外在的缺陷,還有內心負面的情緒,這些其實都應該算是「考題」,不過,自己內心裡的變化才是最大的考題。
alchang 寫: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大部分事情的原因其實都大同小異,只是面對不同的人事地物吧,您說的很對,這些不停在犯的問題應該就是我的考題,還想請問醉公子,您說自己內心裡的變化才是最大的考題,這句話要如何理解?如果是變好呢?這樣是否已經開始正面迎接考試了呢?過去惶惶不知所以然來的日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改變是否又比知情後的改變要自然或是有用呢?
醉公子 寫:
回覆alchang:
心的領域沒有邊界,心的作用,不可限量--------
可以是善,可以是惡----------
可以渾渾噩噩度過一生,一再的無明,不停的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已。
當下也可以大徹大悟的證道成佛。
不論是有意或無意的,只要你自己感覺是在朝向正面修正,就是有用的。
不過,如果能夠針對內在自己檢視出來的負面部份,以自主意志大力扭轉而且持之以恆,從現世人生的際遇到靈性的層級都會大幅提昇的。
alchang 寫:
感謝醉公子,
您的解答和我這幾個月苦思的結論一樣,當初活到四十歲回頭一看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與價值觀全然錯誤,那是一種很恐怖的感覺,但我也認為覺悟無論何時都不嫌晚,現在我除了常唸心經讓自己平靜之外,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小心注意自己是否有犯過去的錯,雖然剛開始很累,但總算是開始,你們的智慧都遠超過我,我也會虛心向你們學習的。
醉公子 寫:
cary你好!以及諸位朋友:
去年,我在花蓮一些公益團體常常有演講,其中有一個主題是「為自己的生命開礦」
其實大多數人對自己的了解都只是在淺層的「地表」部份,都不知道自身的地底下到底還有什麼?當然往昔連我對自己也不甚了了。
但是,如果能夠努力往下挖掘,將會發現事實上自己是蘊藏非常豐富的礦藏,而且往往是讓自己大感驚異的,因為,真的有許許多多的潛力是我們不知道的,有許許多多寶藏深藏在我們的內在而不自知的。
我將近30歲才學廚藝,後來當大廚並且自己開餐館。
40歲開始學「蠟雕」實作珠寶設計,為了驗證自己的創意和實力才去參加一些國內外的珠寶設計比賽,然後,才體悟到竟然會有超越自己意料之外的成績。
44歲跟著99共和國網站站長林老師學電腦3D動畫,之後又學一些繪圖程式,然後可以用來畫商用的建築透視圖,還有真人4格漫畫。
50歲學做樹脂擬真花。
可惜花蓮可以學新事物的機會太少,不然,我還是想再多學一些技能。
我自己的家全部自己動手設計,和老婆一起動手佈置,讓全家人都因此更會喜歡這樣的一個家。
我到現在還是拼命在為自己的生命開礦,我相信人人都能,都可以挖掘出你自己原本不相信的寶藏,而且挖越深,寶藏的種類越多,價值越高。
願和大家共享也共勉。
[size=150%]請問醉公子對伶姬女士書中『老天爺』的看法!
iamdarlong:
我有一個疑問,如果按照伶姬女士整套書所論述,她所謂的老天爺老是替眾生安排這安排那這麼忙為了讓我們服務學習還債報恩那麼複雜?
那老天爺為什麼不用自己下來服務學習還債報恩呢?好像所有人類是被創造出來任其安排玩弄!
美其名是因果法則在作用,但追其根時那個源頭是什麼呢?就像基督教講的上帝創造亞當夏娃,又創造蘋果樹和惡魔!然後就看著這一對男女造成了"原罪",因此打落凡間嗎?
只不過這會的老天爺還加入了因果輪迴的遊戲規則!
這不也是另一種一神論思想的宗教型態嗎?或者她指的老天爺泛指一種自行運作的電腦程式呢?但這種程式的原創又是誰?好像在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過照伶姬女士的說法,因因果果一直下去,即使上了天界又得下來學習或服務?那是否無止無終呢?
就佛家來講也不認為有一個主宰萬物的神!那佛陀也不需要宣說佛法涅盤之道,因為2500年前的印度就因果輪迴的思想已經很成熟完備了!佛陀只要順從印度教皈依印度教就好了!
而且在道家老莊思想裡也不認為有一個所謂主宰一切的上帝吧!我認為因果法則是有的,但它就像我們自己自願陷入其中的遊戲規則而無法認清宇宙實相而無法自拔!唯有真正體認諸法皆空涅盤實相才有可能了脫生死!只不過對你我一般人而言太難了!因為『我執』故,而『因果』存!您認為呢?謝謝!
kimi 寫:
iamdarlong:在醉公子的《伶姬五書大批判》中,醉公子已經大略回答過了。
在此我先回應一些基本的:
醉公子認為沒有伶姬書中所謂的『老天爺』,只有『自然』,而自然是崇高無上,沒善惡高下美醜優劣的差別。故人只有對自己生命負責,一切好壞,都是投胎前自己選定的人生功課,不是什麼善惡懲罰。選擇苦難的人生,可以藉此磨練靈性,最後頓悟智慧,脫離輪迴轉世之苦。所以不是什麼前世造孽所成的。即使功課很難,還是得去修、去面對。
醉公子 寫:
活得自然,就可以自由自在!
至高無上的存在—自然。
[size=150%]有關節目上一些無道德的"老師"
viv:
昨天半夜無法入睡,
看了個有名的電視節目"命運...玩"...結果更睡不著了
其中有一位來賓"連*月"於節目中講述了他幾段不佳的感情
提到"我現在這一段感情如果結束了,一定不要開始下一段"
後來有某位不知名的"老師"就接話了
"沒辦法的誰叫他在上一世裏等了你12年,所以這一世你要還他"..
(我的天這是什麼老師啊?~!!!!傻眼)
"而且我現在就可以跟你賭,你不但會開始下一段,還會有下下一段
......這是業障,你要還的"
語畢來賓一臉苦不堪言,話也不知接什麼...
我真是沒看過這樣的"老師"真想打電話去電視台"建議"
怎麼可以這樣斷言人家的未來,一點道德也沒有
真是看也看不下去了...現在電視台有好多這般的節目
這樣的自稱老師的人也有一堆
該是要正面的令人往前的不是嗎?
令人覺得傷心,要用小小的力量與電台抗議
希望能多些有修得的人能給大家正確又優的觀點才好
說到這真是要推薦一下這裏呢~~^^
我少看那有的沒的節目多來看看其他大大的發言比較實在
醉公子 寫:
viv:
你的看法是對的;
現在會出現在電視裡那些什麼大師、老師、法師、宗師,如果是牽扯到靈異或者前世因果的,許多是假的(多半要私下付錢給製作單位的),一點基本宗教和靈學常識都沒有,儘只是說一些胡扯的鬼話而已。
沒辦法,這種知識,學校不教,父母不懂,只好自己摸索吧,不相信最好,不用冤枉交學費,一旦相信請付出高額學費,如果是漂亮妹妹或者還要用身體付款。
輕輕 寫:
沒有去掛過電視名人的號耶
曾看過某類命理貼文 他們在尋求這些名人解惑時
有人傲慢 有人不耐 還有人直接推銷改運器具
我不看這類節目 無關偏見
只是想吐血之餘 不想砸爛了電視
不相信蔡伶姬不代表就是不相信因果
[size=150%]醉公子:
有些自命科學的人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實驗室中也百分之百相信「澱粉溶液中加碘,一定會變成藍色」這結論,但是卻不相信「因果」,這實在是見樹不見林的短視。
這世界上果真沒有因果嗎?因果真的只是一種落伍的迷信嗎?
其實這道理十分簡單,簡單到完全融人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之中,以致太多太多的人反而認不得了。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就可以找出因果存在的實證﹕
一、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因」,所以星球各自有一定的軌道(果)。因為星球各自有一定的軌道(因),所以星球與星球不會任意的撞在一起(果)。因為星球不會任意撞在一起(因),所以我們才能安心的活下去,根本不去擔憂(果)。如果宇宙中缺少了這種因果的必然性,那麼星球在太空中任意亂闖,隨時會發生大爆炸,地球也無法預測何時會因為與其他星球碰撞而造成世界未日,那麼人類逃命無處,又如何能發展出高等的文明?
二、公雞母雞交配(因)可生蛋,孵化後是小雞(果)。雄免與雌兔交配(因)會產下小兔(果)。男人與女人性交(因),會生出同屬人類的小貝比(果)。
如果物種之間缺少了這種因果的必然性,邢麼養雞人家沒有孵出小雞,而是孵出了一窩窩的眼鏡蛇。牧羊人家沒有產出小羊,反而生了一群大野狼,人類即使經過合法的婚姻與性交也不一定能孕育出同樣的下一代,反而不確定的生出猩猩、狒狒或者獅子、老虎與鯊魚,那麼豈不是天下大亂?只怕人類再也不敢嘗試傳宗接代了!
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稻米(因)生稻米(果),種小麥(因)生小麥(果)。如果農業上缺少了這種因果的必然性,那麼人類將永遠處在漁獵生活,而無法發展出農業文化。又譬如種小麥不一定得小麥,而是不確定的生出其他植物,那麼假設在一個鬧飢荒的地區,辛辛苦苦的播下小麥種子,結果卻長出了一大片美麗而不能充飢的玫瑰花,那麼飢荒豈不要永遠持續下去了?
由此可知,在我們生存的空間中,「因果」有其必然性,只是有些顯而易見,有些隱而不彰,或者互為因果,又或者因推斷錯誤而倒因為果……甚至很難找出其中關連的脈絡,但是,因果律是此一空間全面存在的一項定律,任何事物均會遵循著這項定律,絕不會有某些事物有因果,而某些事物沒有因果這種怪事。
人類是自然的產物,必然也受到因果律的涵蓋,這點從前述所說﹕男人與女人會產下人類的小貝比這點即可得到證明,所以也絕無可能跳出因果律之外。只不過在人事上的因果律錯綜複雜,平常不太容易找尋出明顯的脈絡,但,不容易找尋並不代表完全沒有。譬如「努力」(因)才會「成功」(果)。也許很多人會反駁說﹕「那也未必,很多人十分努力卻未必成功,甚至敗得很慘呢?」
是的,在這競爭的社會中,有很多人曾十分努力,但結果未必成功。
不過,那可能是誤解了這句老話的原意,因為它並沒有保證,努力絕對會成功。而是提供了一個建議,要成功必須努力。也就是說,努力未必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則一定不會成功。
譬如梨山以產水果著稱,每一位果農都知道種水梨或水蜜桃;究竟收成如何?
有時免不了要靠老天幫忙,努力的種植培育很可能因為碰上一場大颱風而前功盡棄。但是任何一位果農都知道,種蘋果不會長桃子,種水梨也不會長奇異果,但若是什麼都不種,就什麼果子也長不出來。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努力未必一定成功就放棄努力,正如農夫不會因為颱風或天旱不雨可能沒有收成就永遠放棄種植,否則人類早就全都餓死了,別忘了人類的食物迄今仍完全仰賴農業生產,沒有農業原料,再先進的科技文明也無法憑空在工廠中造出食物來。
現今由於生物科技及遺傳工程學方面的長足進步,許多經過基因改造的奇特動物、植物相繼出現,甚至許多「基因食物」也相繼問世,雖然引發了強烈的爭議,但是,撇開那些爭議性的話題不談,針對『因果』而言,所謂「基因」是『因』,改造基因而獲致的奇特動物、植物以及「基因食物」當然就是『果』,那麼,科學家不是正一直在進行各種因果的試驗,也因為「因果關係」而不停的因此想獲得他們預期的結果嗎?
所以,因果是否存在是根本無須爭論的,因為那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事實,即使在我們這一世投射在肉體生命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要受到「因果律」的制約的。
也正因為我們現世的肉體生命是生活在「因果律」的機制之中,所以往往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而,一般人是無法宏觀整個「因果律」的博大精妙的。
------------------------------
也許有些算命者甚至會口沫橫飛的說三世因果,坊間也可以輕易買到「三世演禽相法」之類的古本翻印命相書籍,但那只是跑江湖賴以糊口的等級,和八字輕重幾兩幾錢一樣的無稽。也許有些通靈人會談前世因果,但是,卻是「倒因為果」,可能是以耳報神、養小鬼的方式擁有「開啟此生部份舊檔」的能力而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對於前世或者三世、十世的因果卻是「順藤摸瓜」胡謅瞎掰的,譬如如果能知道一位婦女今生婚姻不幸,然後談及前世,可以掰出成百上千種劇本故事,反正怎麼說都說的通,何況又是死無對證的,只不過這種建立在「宿命」和要求當事人「認命」的論點和作法,對當事人卻是弊多於利,不是根本之道。
-------------------------------
(註:本文最早發表於一九九○年年六月一日出版之「神祕雜誌」第111頁,之後收錄於一九九五年四月出版之拙作「胡不歸靈異搜祕」一書中,估算一下最早撰寫發表的時間,據今已十五年,請注意本文後段「虛線內的文字」部份,這是筆者十五年前的認知和觀點,對於算命者和通靈人所說的「前世因果」既不相信;也認為對當事人是弊多於利。特別摘錄重點部份,目的只是讓讀者了解,)
最新補充:
雖然,「因果律」的實存固然是事實,但是,「前世因果」或者「累世因果」只是「因果律」其中非常狹隘的一小部份。
所以「因果律」≠「前世因果」≠「蔡伶姬說出來的前世因果」及「蔡式因果輪迴轉世模式」。
也所以:
1.大多數人相信「因果律」是確實存在的;
2.有一部份人相信「前世因果」(不論是佛教、波羅門教、或者「新時代式」的前世因果);
3.有一部份人相信「輪迴轉世法則」;
那麼,把根本不相信「因果律」的人,完全排除掉之後,在上述這3類人之中,不論其中多少是相信「蔡伶姬」的,也不論有多少是完全不相信「蔡伶姬」的。
試問;凡是不相信「蔡伶姬說出來的前世因果」及「蔡式因果輪迴轉世模式」的人,是不是就代表這些人也完全不相信其他宗教主張的「前世因果」和「輪迴轉世法則」?答案當然不是。
所以,也許是簡化名詞字句的疏忽,也許是別有用心的故意行為;一些死忠支持蔡伶姬的人,只要遇到反對、質疑或者批評「蔡伶姬說出來的前世因果」及「蔡式因果輪迴轉世模式」的人,就會搬出「因果」是實存的這個大帽子亂扣。認定不相信「因果」是很無知很可笑的。
問題關鍵是大家不是不相信「因果律」及「輪迴轉世法則」,也不是反對「因果律」及「輪迴轉世法則」,而只是不相信「蔡伶姬說出來的前世因果」及「蔡式因果輪迴轉世模式」,因為她的說法非常粗略淺薄,漏洞百出又自相矛盾,並且滲入過多個人主觀好惡的錯誤認知,甚至已經變成了驚駭人心的邪說謬論。
結論是:
1.「因果」是客觀實存的,不是蔡伶姬可以任意用個人「主觀好惡」胡亂編造的。
2.不相信「蔡伶姬說出來的前世因果」及「蔡式因果輪迴轉世模式」的人,不代表就是不相信「因果」。那些蔡伶姬的死忠支持者,不要再以偏概全,亂扣帽子。
就算深信「因果」的人,也有百分之百不相信蔡伶姬那些邪說謬論的當然權利。
==========================================================
1.「靈異密碼」系列是醉公子與質優網友們所互動的結晶,醉公子頗為珍惜這些互動激盪智慧火花,特為擷錄留存。若文章內容涉及網友隱私或姓名資料,將省略隱去。
2.醉公子曾一一詢問網友們的意願,得到同意者才編入「靈異密碼」系列,編纂成輯者擁有著作權。
3.為回饋大家相聚一堂的支持,免費開放「靈異密碼」系列文章張貼於「天地自然人」網站,以嚮同好。
4.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