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張開基

提昇「心智能量」原理淺淡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1-14 06: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要無懼,就要吸收天地自然人的觀念。
要專注,真正的中國武術裡尋。

發表於 2013-1-11 20:33:55 | 顯示全部樓層
複習一下。


發表於 2013-1-11 21:32:37 | 顯示全部樓層
賀蘭飛雪 發表於 2013-1-11 20:33
複習一下。

啥東東~~~~~複習啥

發表於 2013-1-12 08:50:28 | 顯示全部樓層
jameswu 發表於 2013-1-11 21:32
啥東東~~~~~複習啥

這與廣義靈魂學都有相關啊

發表於 2013-1-12 09: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賀蘭飛雪 發表於 2013-1-12 08:50
這與廣義靈魂學都有相關啊

版主都這麼努力,帶頭示範,我們能不跟進嗎?

不然,等拿到書,處處是疑問,如何是好!?

發表於 2013-1-30 19:43:48 | 顯示全部樓層
推薦書~~~~~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

節錄自網路書店介紹:
人,何以為人?
從比較認知科學的角度,
觀察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
探索人類認知過程的起源。

  原來,人與黑猩猩最大的不同,
  在於人類擁有想像的力量--
  即使當下感到絕望,但是對未來懷抱著希望,
  也因此,世界可以持續進步與發展。

  人,何以為人?

  人類的心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如同人類的身體是演化的產物,人類的心智,一樣也是演化的產物。

  本書作者松澤哲郎是靈長學權威,他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所謂「心智的化石」,可以提供我們研究人類認知演化的起源。然而,藉由瞭解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可以帶領我們一窺人類認知演化的奧祕。

  人類與黑猩猩的DNA排列方式僅有1.2%的不同,但兩者之間究竟有何差異?本書透過研究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的心智、語言、情感,藉由比較兩者相異之處,可以知道人類心智的哪個部分最為獨特,也得以窺見教育方式、親子關係或社會演化的起源。

  作者發現,黑猩猩雖然沒有類似人類的語言,但是,從某種角度而言,黑猩猩之間情感牽絆的深厚程度,甚至遠超過人類。

  本書從心智的歷史學開始,探討人類會共同養育後代、用微笑凝視培養親子關係、懂得分工合作、善用各種工具,以及會教導和學習、有語言也有記憶,導出人類成長與演化的動能,在於想像的力量--即使我們很容易感到絕望,然而,在絕望之餘,我們擁有想像的力量,能夠寄望於未來。也因此,這個世界能夠繼續進步與發展。

作者簡介

松澤哲郎(Tetsuro MATSUZAWA)

  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思考語言課程教授。1950年出生,1974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哲學系,理學博士。1978年起,他開始進行名為「小愛計畫」的黑猩猩心智研究。從1986年開始,每年都前往非洲對野生黑猩猩進行野地生態調查。2000年,以包括小愛和小步在內的三對黑猩猩母子為對象,開始進行黑猩猩的知識和技術如何傳承給下一代的研究,探索人類心智與行為演化的起源,開啟「比較認知科學」的研究領域。他也是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曾獲頒日本紫帶勳章(對學術、藝術、運動領域有卓越貢獻者)。

  著有《演化的近親--人類與黑猩猩》《黑猩猩的心智》《黑猩猩是猩猩人--小愛與非洲的夥伴們》(以上由岩波書店出版);《黑猩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森林傳奇.黑猩猩》(繁體中文版由知識風出版);《小愛與小步》(講談社出版)。

  編有《人,何以為人?》《心智的進化》(以上由岩波書店出版);《黑猩猩的認知與行為之發展》(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等。


各界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想像的力量》是松澤教授三十年的研究成果摘要,以「人之所以為人」為貫串各章的問題意識,讀來引人入勝、興味盎然。──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為什麼唯獨人類女性要隱藏自己的排卵期?
  為什麼黑猩猩的記憶能力比人類還要優秀?
  閱讀本書的樂趣,絕非僅只搜尋這些問題的解答而已。
  能以自由的雙手拿取物品的,就是人類嗎?
  能以語言相互交流的,就是人類嗎?
  人類究竟是什麼?從黑猩猩身上,人類獲得什麼啟示?
  「能夠發揮想像的力量,對未來擁有希望的生物,只有人類!」
  此項演化觀點,絕不是分子生物學和化石研究所能窺見的。
  誠摯推薦本書,給熱愛生命、對未來懷抱熱情與希望的你,人類!——呂念宗(呂亞立)(國立新化高中生物科老師)

  ◎我很高興這本書出了中文版,讓知識得以傳播,讓愛得以延續。這是奮鬥的故事,也是個感人的故事,在堅持理想與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希望也有你我的腳步。──呂佳蓉(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已經好久,沒有讀過這麼迷人的書了。作者松澤哲郎用文學的筆,生動地描述他和黑猩猩從相識到相知的故事。雖然是一本科普書,但讀起來卻像在看一本小說那樣深刻感人。——李季湜(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主任)

  ◎松澤哲郎教授透過力求科學客觀卻又不時流露感情的筆觸,寫下超過二十五年細膩觀察研究的成果,讓我們瞭解黑猩猩與人類在行為、智能發展、學習及記憶的異同之處。——李玲玲(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雖然人類的科技文明已經可以探究宇宙的起源,但是,卻不明白我們自身為什麼會這麼想、會這麼做;對於「我們的心智究竟是如何發展的?」至今仍然毫無頭緒。當然,這是因為基於人道立場,我們不可能用人類來做實驗;可是,黑猩猩是人類近親,藉由觀察他們,或許我們可以了解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關鍵。《想像的力量》這本書,提供了我們省思的機會。——李偉文(作家)

  ◎人類一直想了解自己,並藉此開發人類的潛能,擴大自己的視野。本書以心智、語言,以及情感三大面向來闡述想像的力量。全書以黑猩猩為對照組,和人類比較,藉由異於黑猩猩之處來了解人類成長及演進的動能。而此動能是想像力。經由想像,人類對未來有所憧憬,懷抱著希望,因此能向前發展。這是黑猩猩未曾擁有的天賦。讀完此書會覺得,我們擁有想像的天賦,如果不好好運用,豈不愧對自己?——林一平(國立交通大學副校長)

  ◎松澤哲郎教授與黑猩猩相處三十年,實驗與觀察交錯進行,棲息地與實驗室兩相對照。全書像在講故事,娓娓道來,觀察中充滿愛和熱情,實驗中充滿科學的睿智。聽完故事,輕鬆掌握人類認知發展起源。真是一本好書!——林文瑛(中原大學心理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至今仍無法瞭解人類的心靈與意識是什麼?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怎麼可能出現心靈?松澤哲郎深信瞭解黑猩猩的心可以開啟一窺人類心靈意識之窗。藉著比較人類與黑猩猩的心智能力,作者以優美文筆帶領讀者探索人類自己心靈深處。──洪裕宏(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人何以為人,一直是個深遠而有意義的課題。作者以比較認知科學的觀點,從黑猩猩的認知、學習和行為,來瞭解我們人類許多複雜的認知過程的起源。瞭解黑猩猩的心智,就好像打開了一個視窗,可以窺視到人的意識究竟。最後作者引用了使徒保羅的話語,引申出關於瀕臨絕滅危機物種的保育與福利,發人深省與令人動容。——徐百川(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這是一本科普書,但其價值絕不限於普及科學知識。不論你來自哪個專業領域或工作場域,不論你目前關切的問題為何,不論你原本對黑猩猩了解多少,不論你對黑猩猩有沒有興趣,這本書,以及松澤哲郎教授的黑猩猩,都一定可以帶給你一些終身受用的知識與觀點。——蔡志浩(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

  ◎距今六百萬年前,黑猩猩與人類的祖先開始分道揚鑣。
  在這不算長的演化歷程中,人類有保留、有遺失、也有新突破。
  然而林林總總的改變,帶給地球上所有的生靈是希望?還是絕望?
  透過行為差異的研究,身為人類的我們當仔細思索:什麼是「做人」的大道理。——蔡欣蓉(臺北市立松山高中生物科老師)

  ◎作者松澤哲郎教授窮其一生於黑猩猩的保育工作,除對黑猩猩的生態及心智研究有重要的突破外,最大的發現是人與黑猩猩的不同──想像力。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重要;因為邏輯只能帶著你從甲到乙 ,想像力可以帶著你到處去。心智、語言與情感都因想像力而增生與成長,這是書中黑猩猩教會我們的事。——蔡惠卿(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秘書長)

  ◎真的沒想到,人類那肥嘟嘟且可愛得過分的小嬰孩,他們的毫無防衛能力、天生帶笑、能安穩仰躺並總是伸出雙手抓握的姿態,竟然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最重要關鍵!作者松澤哲郎將他對黑猩猩長達二十五年,極為細膩的「參與觀察」與人類之比較,寫在這本他視為遺作的書中,我相信是包括我在內,所有新手父母看了都會非常非常感動的一本特別的科普書。——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網站總編輯)

  ◎世界知名的京都大學松澤哲郎教授以豐沛但內斂的情感,以及嚴謹卻深刻的學理,帶領我們走進他畢生研究與為伍的大猩猩之心智與情感世界。藉由比較認知科學的方法論,對揭露「人究竟是什麼」的亙古哲學問題,給出令人深思的回答。——鄭凱元(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發表於 2013-1-30 22:01:14 | 顯示全部樓層
         張老師於廣義靈魂學書中說:重度智障的人不易形成靈魂。
        個人的解釋不知對不對:
         重度智障的心理智商年齡大概只有三歲至六歲。根據心裡認知發展,此階段的思考運作前操作期。而能運用形式操作,進行推理思考明辨的抽象思考,大約在國中時期開始蒙發。此時也開始個體有了較完整的靈魂。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22:03:36 | 顯示全部樓層
miker 發表於 2013-1-30 22:01
張老師於廣義靈魂學書中說:重度智障的人不易形成靈魂。
        個人的解釋不知對不對:
        ...

對!

有些更嚴重的,生活一切都不能自理,也沒有「我」這個基本的自主意識。

發表於 2013-4-22 06:11:21 | 顯示全部樓層






家有小米 當姊姊初體驗
2013年04月21日

小學高年級生的侯達瑾,早已習慣當老么的滋味,媽媽卻突然告知她要當姊姊了,讓她又驚又喜。
可愛的妹妹小米誕生後,不僅讓她真正體驗小嬰兒吃、哭、睡的生活內容,也學會當個好姊姊。
今天她將小米報到後的生活,化為生動的文句,記錄一家人的喜樂。

小米的笑,牽動家人的心。
我們家3個孩子,年齡差距各是10歲以上,我跟哥哥差了12歲,一直以來,我都是家裡唯一的女孩,誰知道我都快要上小六了,媽媽卻告訴我:「你要當姊姊了,我們家就快要有小妹妹了。」我的么女生涯,就這樣因為妹妹小米的到來,變成「大姊姊生涯」。

自從小米誕生的第1天起,就有外婆和保母的細心照顧,那時的小米很少在哭,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簡直就像個洋娃娃般,一點也不讓人操心。

哪知道媽媽坐完月子後,沒有保母和外婆了,小米就開始了日夜顛倒的作息、一直哭,萬里長城都快要給她哭倒了,尤其是爸爸接手的話,哭聲更會把屋頂都震破了,讓爸爸很沒有成就感,但是接手的媽媽也很無奈,因為這表示媽媽根本沒得休息了。我跟媽媽都懷疑,是不是爸爸趁人不注意,偷捏小米,這樣他就可以有藉口不抱了。

幸福小娃娃 愛喝母奶
小米是個幸福的小娃娃,吃的是母奶,我媽媽天天都努力擠奶給她喝,不過小米她也不笨,拒絕塑膠奶嘴,一定要直接吃媽媽的奶才可以,更誇張的是,吸完奶,吃飽飽的她會傻笑,還會堅持繼續含著乳頭,媽媽若是偷偷不讓她吸的話,她馬上又哭叫起來了。而小米的身上有很濃重的奶味,如果是別的小嬰兒有奶味,我會捏著鼻子不敢領教,但小米是我的親妹妹,我就一點也不排斥了,反而更愛抱著她,聞著她的味道,還會跟她說話,小米聽著聽著,也會咕咕呱呱的跟著說,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超級可愛。
全家人的生活重心
有了小米,家裡變得很不一樣,不管她哭、她笑,她都是我們全家人的生活重心,是愛到不行的小寶貝。至於為什麼要叫她小米呢?因為她在母奶的灌溉下,身上一圈又一圈的肉團,就跟米其林輪胎一樣呢!

文╱侯達瑾 攝影╱李友欽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30421/34966272/%E5%AE%B6%E6%9C%89%E5%B0%8F%E7%B1%B3%E7%95%B6%E5%A7%8A%E5%A7%8A%E5%88%9D%E9%AB%94%E9%A9%97

發表於 2013-4-22 06: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daonature 發表於 2013-4-22 06:11
家有小米 當姊姊初體驗
2013年04月21日


家有小米呼應張老師以下的前述;



跟小娃娃「聊天」是很有幫助的;

很多人人為還不會說話的小娃娃,應該什麼都不懂。

錯了!小娃娃是因為聲帶等發聲器官還未長好,無法正確表達,但是,不代表他們什麼都不懂。

如果是娃娃還在媽媽肚子裡,就可以講話給他聽,尤其當老爸的,大約胎兒六、七個月時,可以貼著肚皮跟胎兒說話,表達你的愛意和期盼小生命的降臨----------

在娃娃出生後,就溫柔的跟他說話,不要管他是否聽得懂,從娃娃開始能發出聲音時,先有耐心的學著他發出的聲音跟他聊天,娃娃就會特別高興,因為他雖然不會說出有意義的話語,但是,他會表現出喜歡你跟他聊天的快樂。也許你不相信,有些娃娃會樂此不疲的跟你聊上一兩個鐘頭還興味盎然。

然後,慢慢教他一些單字,娃娃最先會的一定是「唇音」,所以「Ba」和「Ma」是全世界娃娃共通的語言。

如果你有耐心,小娃娃最早在六、七個月就會講單字,越早開始,會講話的時間也越早,越早會講話,也能刺激腦部的活動和發育。 



========================================================================




如果問我這個世界上,我最喜歡什麼?只有一個選項的話;

我毫不猶豫的會說:娃娃!

我最喜歡跟娃娃「聊天」,尤其是只會發出「噫噫哦哦」聲音,完全不會說話的娃娃,如果有空,我會跟他們「聊」上一、兩個小時,而且都是聊得非常愉快,下次再見到,娃娃馬上就會用無邪的笑靨招呼我,然後又開始聊天,我覺得娃娃會認為我聽得懂他們的「語言」,所以就會「說」個不停。

我喜歡教他們伸出指頭來玩「點蟲蟲」,很快的,他們就會主動伸出食指玩互動遊戲,而且非常開心,有些會笑出聲音來。

我外表不好看,但是,從來沒有嚇到娃娃過,有時,用手指頭在唇邊做出「噗囉噗囉」的動作,就能逗笑初次遇見的娃娃,然後他就會目不轉睛的注視我的動作,笑的好可愛。

我自己還沒結婚前,就會抱娃娃,也會幫娃娃洗澡,很多親朋好友的新生兒,第一次在家裡洗澡都是找我幫忙(通常是從醫院抱回家一星期左右)我的手大,一隻手就可以讓娃娃躺著,手掌足以輕輕的握住娃娃頭部,拇指和無名指輕輕把雙耳蓋住,免得進水,整個軟軟的小身體剛好可以舒服的躺在我的小臂內側。新生兒第一次洗澡,沒有不哭的,但是,只要方法對,水溫正確,動作熟練又輕柔,還要讓娃娃不要緊張害怕,(下水前一定要留最後一件小內衣在身上,這樣比較不會著涼,娃娃也比較有安全感,先用手勺一點水拍拍娃娃胸口,讓他適應水溫,反覆用水多拍幾次再慢慢讓娃娃身體進入水中,他就不會過度緊張害怕,先用濕的軟布幫娃娃洗頭洗臉,再輕輕慢慢的幫他脫掉那件小內衣,一面洗還要一面輕輕拍拍他,微笑著輕聲的跟他說話,娃娃會懂得的)-----很快就會停止哭鬧,通常第二次下水就會喜歡,第三次以後就會玩得不亦樂乎,然後變成洗完要離水,娃娃反而不肯離開澡盆而哭。(全身洗乾淨的娃娃,他會很舒服的,所以幾次以後,洗澡就變成快樂的玩水遊戲,娃娃會很開心的)。

壞處是,許多娃娃讓我抱過,或者被我哄睡著以後,換媽媽或爸爸抱就不喜歡了。

娃娃也有肢體語言,必須知道他的動作是什麼意思,然後輕柔的調整雙手抱姿,即使只是抱的鬆緊之間,也很重要。娃娃覺得舒服安全就不會哭鬧,有些甚至就會舒服得開始打哈欠而安穩的睡著。

不過有時,娃娃不想睡覺,他只是想四處看看,這時娃娃會試圖用肢體語言掙扎想立起來,所以要懂得他的意圖,然後直著抱,讓他趴在胸部,頭部高過我的肩膀,下巴靠在肩膀上,因為嬰兒的脖子還很軟弱,需要有地方支撐住;這樣他就能好奇的看著四周,然後就會很舒服又開心的發出聲音,其實他只是不會用語言表達而已,但是,他會用聲音表示他看到了「什麼」,這時要真心的回應他-------

天下沒有比娃娃更可愛,更真誠,更純潔的事物了。

如果想知道天堂是什麼模樣;看看嬰兒的笑靨吧!(這句名言不是我說的,特別聲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