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張開基

提昇「心智能量」原理淺淡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11-7 08:42:09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外飛星 發表於 2012-11-6 21:07
張大哥,有時我讀書讀得很深入的時候,精神全集中在書本的內容上,外面下雨打雷也聽不到,請問這是否是“心 ...

是「專注」,是訓練「集束」的開始,

「專注閱讀」而忽略周遭動靜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集束」是必須在自我運用自如的掌控下,否則是無法使用的。

發表於 2012-11-7 10:54:52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開基 發表於 2012-11-7 08:42
是「專注」,是訓練「集束」的開始,

「專注閱讀」而忽略周遭動靜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集束」是必須 ...

謝謝大哥的指點!

發表於 2012-11-7 13:49:06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開基 發表於 2012-11-7 08:42
是「專注」,是訓練「集束」的開始,

「專注閱讀」而忽略周遭動靜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集束」是必須 ...


真讓我苦惱了一陣子...啥是集束啊!

終於弄懂老師說的集束是什麼了...

發表於 2012-11-7 17:35:02 | 顯示全部樓層
jameswu 發表於 2012-11-7 01:33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快思慢想,
和之前看的另一本:小心,別讓思考抄捷徑!有異曲同工之妙!
且與主題相近, ...

大陆网易书库有半本可以供大家预览: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190001/000BODGQ.html
可以用转换软件把简体转为繁体再阅读:
http://www.crsky.com/soft/9283.html

發表於 2012-11-7 19:24:25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外飛星 發表於 2012-11-7 17:35
大陆网易书库有半本可以供大家预览: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190001/000BODGQ.html
...

你也能看到,那太好了!
有好書記得推薦!

發表於 2012-11-7 21: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jameswu 發表於 2012-11-7 19:24
你也能看到,那太好了!
有好書記得推薦!

呵呵!好书当然有,既然你喜欢这本《快思慢想》,你可能會喜歡美国“罗伯特·西奥迪尼”著的《影響力》。
百度百科有介紹:http://baike.baidu.com/view/466263.htm#sub5112083
看詞條的第三點。

還有就是馬來西亞李民傑與江建勇合著的《奸的好人》系列,建議看此書要達到思想成熟的級別,最好30歲以上,兩位作者很會迷惑人,不過其內容卻是很有啓發,對瞭解人性很有幫助。這套書好像在香港已經被禁了。

發表於 2012-11-7 21: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外飛星 發表於 2012-11-7 21:00
呵呵!好书当然有,既然你喜欢这本《快思慢想》,你可能會喜歡美国“罗伯特·西奥迪尼”著的《影響力》。 ...

奸的好人這系列~~~看過,頗有趣~~~

發表於 2012-11-8 01:0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先節錄一段科學人雜誌的文章
人類心智的四大特質

如果科學家想了解人類心智是如何發展成形的,首先必須找出是什麼讓人類心智有別於其他生物。雖然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絕大部份是一樣的,但研究指出,在人類譜系和黑猩猩分開後,一些微小的遺傳漂變(genetic shift)讓兩者的計算能力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共有的遺傳組成在重排、刪除和複製之後,創造出具有四項特質的腦,而這些最近由我們和其他實驗室所發現的特質,構成了我所謂的「人類獨特性」。

人類心智的第一項特質是衍生計算能力(generative computation),它可創造出變化萬千的表達方式,它們可能是字的排列、音符的序列、動作的組合或一串數學符號。衍生計算包含了兩種運算:遞迴和組合。遞迴是重複使用一個規則來創造出新的表現,就像我們會把一個詞重複地嵌放在另一個詞中,形成含意更深的較長語句來表達想法。舉例來說,美國作家史坦(Gertrude Stein)寫過一句簡單卻充滿詩意的話:「玫瑰是玫瑰還是玫瑰」(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組合運算則是混合不同的元素來產生新概念,像是新名詞「隨身聽」(walkman)或新的音樂類型。

人類心智的第二項特質是隨意組合概念的能力。我們經常串連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我們對藝術、性愛、空間、因果關係和友誼的認識,產生新的律法、社會關係和科技。例如我們可以判定社會不容許(道德)我們為了搭救(道德)五個人(數字)的生命而蓄意(大眾心理學)把另一個人推(動作)到火車(物體)前。

人類獨有的第三項特質是使用心智符號。人類會自動將所有真實或想像的感覺經驗,轉化為個人內在的符號,或經由語言、藝術、音樂或電腦編碼表達出來。

第四,只有人類能進行抽象思考。動物的想法主要環繞著感覺和認知經驗,而人類有許多想法則沒有這樣的關聯。只有人類想得出獨角獸和外星人、名詞和動詞、無窮和上帝。

雖然人類學家對於現代人類的心智何時成形,並沒有共識,考古記錄卻明確顯示,大約在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它有了很快的轉變,在5萬~4萬5000年前改變加速,而在演化史上這只是一眨眼的時間。我們第一次見到多零件組合成的工具、在動物骨頭上打洞製成的樂器、顯示出美學和來世信仰的陪葬飾品、生動描繪事件和感知未來的洞穴壁畫,還有學會用火,這項技術結合了日常物理和心理學,讓人類祖先能烹調食物並取暖,從而能克服全新的環境。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92期10月號】

想請教醉公子,各個不同靈界、不同生命型式,
是否有因著不同感官覺知能力,產生不同心智型態?
又假設以人類現有知識系統為例,不同靈界不同生命型式的學習進化,
是否也像人類一樣,區分成許多領域?

又我想到醉大生命銀行概念,我猜不論生命型式為何,最好能多方並進,
否則“心智銀行”也是片面、殘缺,甚至自我設限,終究因著某領域的缺乏,
永遠停滯?!

 樓主| 發表於 2012-11-8 10:33:07 | 顯示全部樓層
jameswu 發表於 2012-11-8 01:08
先節錄一段科學人雜誌的文章
人類心智的四大特質

想請教醉公子,各個不同靈界、不同生命型式,
是否有因著不同感官覺知能力,產生不同心智型態?

※我曾經談到過:人類至少發展出「認知、感知、覺知」三種知覺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使用「肉體感官」來認知一切,小部份會用到「感知系統」,但是,在比較清明的夢境,深度冥想,或任何方式進入「靈界」時,使用的是「感知系統」,這個系統也是「靈識」主要功能,因為「肉體感官認知」能力在肉體死亡之後就隨之停止運作,不再發揮作用。「覺知」是更高階,這個部份我知道的極有限,不敢談論。所以,在「靈界」幾乎只使用「感知」,不同的心智型態只是「感知」能力的智愚強弱而已。

又假設以人類現有知識系統為例,不同靈界不同生命型式的學習進化,
是否也像人類一樣,區分成許多領域?

※        這是必然的,「靈界」不是一個完全不動的狀態,仍然有著各種活動,一樣需要不停進化,還是為了「更加適存」,這是生物和人類生命的必然和必須,否則必然被淘汰。

又我想到醉大生命銀行概念,我猜不論生命型式為何,最好能多方並進,
否則“心智銀行”也是片面、殘缺,甚至自我設限,終究因著某領域的缺乏,
永遠停滯?!

※        生命與自然的互動是全方位的,目前的社會型態需要至少一樣謀生的專長,但是,不可因此偏廢其他才能,看看最近一些金融風暴,越是只專精一樣的,社會需求一改變,可能因為裁員而失業,可能馬上淪為遊民。

給你先看新書中一段文字,或許有點進一步認知的幫助:

不過,這邊的「靈民」不會也不能和人間溝通。不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從來沒有這個必要,而且很多居民已經逐漸淡忘了他們曾經經歷過的人間生活型態,畢竟那只是一段很短暫的生命歷程而已。(註:我們不能用人間的觀念去看待相類的生命境界,譬如說如果某位「靈民」已經在此處居住了五、六百年,那麼在人間經歷的時光不過是十分之一,而且此處肯定是比人間更美好更適居的,那麼又怎麼可能會在意久遠前在人間的種種事務呢?)

發表於 2012-11-13 13:2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jameswu 於 2012-11-13 13:39 編輯

記得一直流傳一段話,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小學時,讀愛因斯坦和愛迪生傳記,他們兩位對學問、知識的看法截然不同,
恰好站在對立面!
愛因斯坦是用很理想、詩意的說法,但這句話常被人過度簡化解讀,
必須了解,小時候的愛因斯坦對數理很有興趣,數理程度也很不錯,
自然他要講的重點會著重於想像力。
即便如此,即使他很有想像力,靈光一閃,他所建構的論述,
還是必須能通過嚴謹的數理驗證、邏輯考驗,且能在現實世界觀測實驗成功,
否則相對論也只是存在腦中的空想!
古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基本功紮實,是最重要的,沒有基本功,一切都是虛幻。

試想:一個高中生,很有想像力,很會畫設計圖,然後因此推甄上大學建築系,
           結果,基本的工程力學、結構學、工程管理規劃、建築材料~~~~~~一蹋糊塗,
           能成為建築師?就算勉強建出房子,大概也沒人敢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