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夢」之二
地水火風中的誕生
這是一個「清明可掌控的夢境」;
背景是花蓮的「北濱公園」,有後現代的建築物,有很多很大的繭,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夢,但是先讓夢境自己自由發展,但是,繭中有一些人形,都是女體,一直沒有太大動靜,我也不期待破繭而出;
然後,我自己開始用「心智」去改造夢境;
火山熔岩從拼花地磚上的一個大浴缸中噴發出來,水龍頭流出的也是熔岩,然後慢慢凝固成為肉色的黏土塑型;
改變材質為金屬,還有各色寶石……明明是硬的,卻被風吹出縐摺波動,風是看不到的,只能從縐摺波動感覺出來;
還有一些人體器官的解構……
我最喜歡的蜂鳥被洗臉台中的甜美果汁吸引而來……
然後這些原本的無生物開始有了生命,紛紛扭動或者探頭探腦的在打量這個世界;
然後我有點累,就躺下來,沉沒在地磚中休息,並且看著這些奇異生命的誕生。
也許是習慣成自然!
因為在我從最小的記憶開始,我的所有夢境就是「彩色」的;
所以,我一直以為所有人的夢境也都是彩色的。
後來,偶而談起夢境,才知道很多人的夢境是「黑白」的,或者不確定是不是「彩色」的?甚至不少人是不常作夢的。
可是,我真的非常喜歡「作夢」,因為,美夢,惡夢,我統統喜歡;只要是光怪陸離的,我非常喜歡;更重要的是,我有很多難題會在夢中解決,我可以藉由夢境「自我訓練」,包括「心智能力」的控制。
「清明夢」之三
塔裡塔外的清明夢境
這是一個「半推半就」的清明夢境;就是一半順著夢境自由發展,一半自行掌控;
先看到一個「燈塔」,孤零零的聳立在偏遠的外島;有海嘯來襲;
瞬間的「調焦」;以「全知的觀點」,從各種角度觀察這個燈塔;雖然清楚知道是夢境,但是,先順著夢境自由發展;
我看過不少燈塔,卻從來沒有進到內部觀察,所以一點點「自主意識」只是想進去瞧瞧,但是,不干涉夢境。
看到內部,非常清晰和精密,包括燈具的結構,那些一片一片組合起來的「三角弧狀玻璃組合式凸透鏡」,材質非常清澈,打磨得非常細緻光滑。
「燈塔守」一家四口,都很清瘦,非常盡忠職守又一絲不苟的男主人,和非常典型的傳統婦女的太太,大約國中年紀的女兒,小學年紀的男孩。
正在吃飯,菜餚很簡單而寒酸,生活不太好過;每個月只補給一次。
我受邀跟他們一起吃飯,過程感覺只是幾秒就交代了這個感覺。
我看著燈塔中間的厚玻璃窗;燈塔守似乎知道我的想法;就說:放心!這玻璃有十幾公分厚,不會破的!
我搖頭:我覺得這麼大的浪,恐怕承受不住,會破!
然後果然被衝破,整座燈塔像遭到大鎚狠狠地重擊……連燈具的玻璃也碎裂,紛紛掉落,好可惜!
我隨手拿起一塊空白的油畫布框,幫忙擋住瘋狂灌入的海水,連嘴裡都是鹹鹹的海水味,非常真實。
但是,這時,開始想要操控了;我決定好好記得這個景象畫面,包括所有細節,然後等我睡醒起床之後,我會畫張草圖,然後再畫成油畫;
然後,油畫的完成圖就這樣呈現在夢境中的空白畫布上。
而我還在拼命記憶細節,包括燈塔內部牆面,玻璃的折光效果,還有我自己左手上海水濕淋淋的那種感覺----
比較特別的是;我在夢境中,夢境的畫面卻已經在我決定「醒後」找時間畫成油畫時,已經完成的呈現在夢境的畫布上,正是你現在看到的這樣,一模一樣,連浪花都是一模一樣的。
「夢境」真的太奇妙了。
能夠操控夢境更加有趣。
「夢」自古就是人類的一個大謎!
有些動物也會「作夢」,狗甚至會在睡眠時因為作夢而出現「四腳奔跑」的動作,或者突然閉眼狂吠。
但是,唯有人類會作「清明夢」或者「夢中夢」。
人類也可以在夢中作高階思考,跟自己對話,或者「編劇」。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操控夢境」
(不是每次,而是偶而或者經常性的)?
「佛洛伊德」是第一個寫「夢的解析」的,但是,他把夢幾乎全歸納為「性」的心理作用,實在太以偏概全了。
「清明夢」之四
「有虎的飛行夢境」
我喜歡操控自己的飛行姿勢,不是像超人那樣面向下的俯視姿勢;而是面朝上,腳朝前的方式往前飛行;
為什麼不是「頭朝前」,大概是游泳用仰式的,不能看到前面,怕頭撞到東西;
這張圖裡的草很整齊柔順,我是直接從床上飄浮起來的,棉被和枕頭還有實際感覺,一半卻飛進夢境中;
房間牆壁自然消失,好像隔壁就是戶外了,老虎對我不友善,張牙舞爪的,但是,我不但不害怕,反而覺得真是隻漂亮的大貓。
有些廢棄的廠房在腳下飄過……
「時間」不再是習慣的滴達、滴達流逝,而是自由的,像鳥像蝴蝶一樣隨意飛翔,也跟我一樣;
很舒暢的感覺,可惜夢境是動態的,而我的畫作只能用濃縮在靜止的一個畫面來呈現。
有人說,死後的世界像夢的世界一樣,能控制夢的世界,就能控制死後的世界,不知是否為真相還是另一個謊言?
我不能這麼確定的說「控制」死後世界;
「夢境」是人類迄今還未了解於萬一的境域;
但是,藉由訓練操控「夢境」來訓練自己的「心智能力」有非常非常大的助益,我個人的經驗;因為在夢境中偶而會「路過」靈界,我能夠分辨,我也能操控「自己的心智主張和想法」;所以,我認為這兩者之間確實有很重要的關係,但是,不是那麼全面性的「控制」。
所以不能說的這麼「絕對」和「斬釘截鐵」!
雖然,我能夠操控一些夢境,但是,不是經常在使用,因為,我都是順其自然,因為我也喜歡「夢境」的各種好好壞壞的劇本安排,所以有些人描述到會被惡夢強烈吸引的情形,我也偶而會碰上,就是會被「夢境」拉進去;
或者明明已經醒了,但是,可以很「清醒」的感覺「夢境」似乎意猶未盡,如果我不抗拒,大概不用一、二秒就會被「拉進」或說「吸入」而進入「夢鄉」;不過這時,多半我會順其自然去發展。
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不論美夢、惡夢,只要不害怕,照單全收,就會很適然的。
「清明夢」之五
夢的劇本
這是一個我自己「夢境」的入口,像一片落葉般幾乎沒有重量的飄浮在緩緩的清淺河流上,四周的景像開始慢慢的在扭曲變形……
我知道只要飄過那個門之後就是夢境;
為了訓練「掌控夢境」
(掌控心智)的能力,我都會在通過門前,努力把自己喚醒;然後一再重複的去做;
這樣就能慢慢掌控夢境和現實間的差異,然後在進入夢境時,靈台清明,心智不會隨境變幻流轉,慢慢就能自行決定動向,創作夢境,也或者有時一半交給夢境去編導,一半自己增減。
其實也不用想得太玄,這只是在自我訓練自己腦部不同部位的分工和合作機能而已。就如同一個吉他手、鋼琴師、雕刻師、畫家訓練自己雙手的靈巧度一樣。
「清明夢」之六
連續兩晚「清明夢」的連續劇
不久前有一陣子因為在寫書,考證各種相關資料很耗費體力和心神;所以根本無暇去關心或玩弄夢境;
第一晚,夢見和吾妻從一個中學的校門口推著一輛腳踏車出來,要走上一個很陡的上坡,而且腳踏車上載著一條厚重的棉被,摺成長條型,從把手跨越到後座,所以無法騎,只能兩人一起推著上坡;然後上坡之後,來到一個大約5-6公尺高的草皮「斷層」;下方也是草皮,無路可行時,我把棉被先扔下去;然後兩人先後往下跳,平安的落在軟軟的棉被上,毫髮無傷;
這時才想到「腳踏車怎麼辦?」
正在想,畫面突然又像倒帶一樣回到兩人推著腳踏車載棉被從校門口出來的同樣的過程畫面……
我突然驚覺的跟妻說:靠!這是夢境才會發生的。
對的,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夢,因為反正後面的情節應該是重複的,就不打算再經歷,搖搖頭,就真的清醒了。
原本,想寫出來的,後來一忙也就打住了。
結果第二晚竟然夢見跳落「草皮斷層」後的續集;吾妻坐在草皮上,樣子很悠閒,我則拿著相機在觀察搜尋有沒有好看的植物可以拍照;看到一些植物的葉片很漂亮,但是有點細刺,還用手背去試試會不會受傷,結果刺很軟,沒問題的,就坐了下去,就是在這一瞬間;回頭望向那個泥土的斷層;
哇!這不是昨晚的夢境嗎?哈!我連忙告訴吾妻:這是夢境!竟然還有連續劇呢!兩人都大笑;有點高興能拆穿夢境把戲的得意。
我在「夢境」中說夢;然後,有點開心,就放心的享受夢境,我也在第二晚的夢境之中告訴自己,千萬要完全記得,醒來之後,我應該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所以,隔天醒來後沒有立刻起床前,又回想整理一下兩個晚上的夢境,就是這樣,沒有遺漏什麼。
關於「靈台清明」的定義:簡單說:「神智非常清楚」,就是能夠掌控自己的心智,不論是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事務中,或者是在夢境、冥想「神遊太虛」之時。
想要操控夢境;一些關鍵:
1.無懼:夢境只是夢境,不會有實質傷害,所以必須開放心胸和觀念來接受所有夢境,美夢惡夢統統概括承受。不要因為是惡夢就逃避。
2.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的專注能力。
3.天馬行空的想法,有閒時,讓思維飄遠,不用過度鉗制。
4.有閒時才自我訓練,在即將入睡或感到即將入夢時,努力喚醒自己
(一晚上可能要做好幾次,直到真正疲倦入睡才停止),去捕捉那種「感覺」,久而久之,就能抓住那種屬於個人模式的「將要入夢」的「感覺」,這樣就比較能夠在夢境中還有一些自主的清醒,慢慢「清明夢」的機會就會增加。
5.最好選擇第二天是假日來做,這樣萬一沒睡好,也不會影響工作。
6.在「清明夢」中,學習自主的來控制夢境,譬如走到叉路,將會發現有比較吸引你的路徑,這時故意往相反比較陌生的路徑走,多次改變以後,就會發現夢境會改變,會有不同的經歷,經常練習,然後就會發現夢境不能主導你,而是由你在主導夢境走向。
7.訓練長久,就可以在夢境中決定想要「看」什麼,甚至有機會一瞥靈界,一開始也許不能確定,等到熟門熟路,那些景緻甚至房屋、商店是固定的,只要有機會進入,看到的都會相同,那個就不是漫無章法的尋常「夢境」而已。
8.不論美夢,惡夢,都要在醒來時作筆記,甚至畫草圖,並加上文字註記。
9.如果沒有這樣自我訓練以前,夢境都是雜亂無章的,斷斷續續,胡亂拼湊的。你有必要訓練自己的思維了,因為你的心思太紊亂了,一定要自我訓練「專注」,工作時全心全意,休閒時才讓思緒天馬行空。不要在工作時分心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