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由生物學角度切入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的書
Edward O. Wilson "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作者從生物在地球上演化的歷史來看,人類在地球上是“偶然”出現,也並不怎麼特別的物種
在世界上,和人類一樣有真社會性發展的生物有螞蟻,白蟻,海中的甲殼綱,地底的齧齒類等,其中也包含人類在內共二十種。
和我們基因相近的靈長類動物,人類只差在腦容量比較大,
額葉這塊大腦運動區比較發達,能做更多深入的思考(但腦血管壁也因為腦體積的擴充而變薄,所以腦血管破裂的風險也跟著增加)
在茹毛飲血時期的人類,曾幾何時出現對死去的同伴做出埋葬的行為
一般認為這是人類有生死觀念的起始
直到演化成社會結構高度分工之後,很多知識開始出現
人也對自己的存在與去向感到好奇與困惑
在時代與社會的變遷之下
各種各樣的“意義”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任何事情只要冠上意義,人就會像一隻在滾輪上不斷奔跑的白鼠
向著它,思考自己在宇宙間的存在位置
書還沒看完,心裏卻有點小小失落
人類在生物裡面真的並不特別
只要去了解地球生物演化史的話.....
以前還在東部工作的時候,有時自己一個人會騎著機車在一座又一座山間峰迴路轉,
繞出去後就是一整片大海
接著找個地方靜靜地休息
望著眼前的海洋,我的人生多渺小
一直認為,死亡就是生命轉換的過程,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像天地自然一般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就是心目中最理想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