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不知道「閻摩」的典故
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中說道:
佛教相信閻王嗎?
從大體上說,佛教是相信有閻王的,因為,在許多的佛經中,都可見到閻王的記載(例如中阿含經卷一二天使經)。
但是,閻王並不是佛教首先發現的,佛教只是接受了印度古宗教的觀念而加以佛教化的。
在印度的古吠陀中,將宇宙分為天、空、地的三界,天界有天神,空界有空神,地界有地神,佛教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可能也是受了這一暗示而觀察分列的。至於閻王,在吠陀經中,稱為耶摩(yama),他本是天神,後來轉為人類的第一祖先──第一死者,但是他在天上,所以梨俱吠陀相傳,說人死之後,至天上第一面謁的,就是耶摩及司法神婆樓那,到了後出的阿闥婆吠陀中,則說耶摩執掌死亡,同時更有對人死後的裁判權,這個在天上的耶摩,倒有點像耶教的上帝了。到了佛教,才將天上的耶摩天(欲界第三天)王與地獄的閻羅王分了開來。
**********************************
錯!
將「耶摩」(閻魔)一分為二的是「婆羅門教」,不是「佛教」,看來,號稱台灣佛教界學問第一的聖嚴法師,顯然對「印度史」和「印度教史」也沒讀通,頂多只是一知半解,不解強解。
參考資料:
******************************
古印度人婆羅門在印度西北發展出現代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吠陀經是婆羅門教的經典,因此閻摩的信仰在婆羅門教中被繼承了下來,並有所變化。婆羅門教相信輪迴,認為閻摩是傳說中第一個死去的人。後來,閻摩神從天界轉入地界,被認為是專門監督死者生前的行為,並給與賞罰的神祇;遠古的白印度人眼中,閻摩是個親切的死神,並不是一個可怕的神祇。閻摩會親率亡者穿越往地府的障礙,到達地府之後,閻摩還會與眾亡靈享用筵席。
但隨著古印度人婆羅門完全支配印度次大陸,生活在整個社會中最高層次的婆羅門為了鞏固種姓制度與統治地位,警惕人們不要犯罪,就把閻摩從一個和善的亡者之主描繪成死者與所有死神的君王,亦即地獄的主宰者,擁有眾多的下屬。閻摩也成為一個會用各種酷刑折磨不肖死者的恐怖神祇。這個做法令人們對閻摩這個神祇產生恐懼,並且隨著佛教和古婆羅門教文化的東來,傳到中國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