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78|回復: 2

格物致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3-30 09:25: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Michaella花在冥想的時間事實上沒有很多,最近由於將時間改為練字的關係,冥想的時間更減少到一周只有一次。但這並不妨礙我對自然之道的理解。

有人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實際地去驗證理論,那他就不能說是了解這個理論,而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Michaella認為所謂的事理是合一的。如果你對一個理論了解得夠透徹,那麼你在事相上應該能不用走歧路,而能快速達成才對。因為道理是單純的,如果你理解得很透徹,那你應該能輕易地直指它,也就是能很輕易地達到驗證。而如果你在印證的路途上遇到重重困難,那只說明了你對道還不夠理解。這時應該離座不要再冥想,而應該轉入查閱書籍、深入思考的方法上。

思考夠深入專注其實也是一種定力,所以不要迷信冥想,但也不是說不要冥想。雖然對很多人而言,打坐或冥想所遇到的景象很迷人,甚至能進入靈界遊覽很有趣。但仔細一想,這對目前坐在這裡的你而言或許也只是腦部運動而已。我會思考看到的景象代表什麼,但我也知道這對我的生活而言就類似看電視或電影一般,我沒有全身心真正的在那裏面生活著。我把這境界跟現實生活分得很清楚。

如果真正了解基本的自然法則,那麼舉目所見應該都是自然法則的印證才是。所以沒有一定要靠所謂的打坐修行冥想才能了解或證明自然的道理。如果你能對所見之事根據邏輯深入思考,然後細細審查事物求取證據,那麼你所得到的跟所謂的修行者所得到的其實並無二致。所謂格物致知就是這個道理。


發表於 2016-3-30 11: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是啊!

很多宮廟、靈修、通靈人也是用:你又沒看到、經歷過,你怎知?!

實際上是本身著相而無警覺,濫用經驗法則,犯了休謨一再告誡的錯誤!

發表於 2016-3-30 12:44:49 | 顯示全部樓層
以學習階段比喻。

往往,父母在小孩的小學五六年級,會開始諄諄教誨說:你要開始重視功課了哦,馬上要進入國中,若不認真讀就不會考上好高中,不能上好高中,就比較沒機會進台大…。耳提面命的「常識」是「連貫」的,不是「切割」的?因為國中肯定影響高中,高中當然影響大學…

既然,肉體生活必影響靈界生活,人為什麼要刻意將此兩階段切割?而不是做好連貫?一個自由公開競爭的市場,只會讓(資訊)成本合理,最終消費者受益,道理很簡單!只有使靈界與現世「介面知識」成為非常普通,哪裡還有什麼神棍?

無論陽間或靈界,生活都是通過腦部而成為一切實際的行動,反過來講,只有、只剩下腦部運動,只沉迷於腦部運動的人,無論他或她在陽間或靈界,都一定活着不切實際。現世或靈界「環境」,根本沒必要刻意「區別」,好比「內我」不必向「外我」介紹,靈界何必向現世介紹?問題就是出於個人自身而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