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30|回復: 8

人為何會有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29 18:2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靈魂在未出世前,可以計畫自己大約的人生課程,那為什麼靈魂會選擇有這種精神疾病呢,或者是一些罕見疾病,
為什麼靈魂會安排這種課程,或者只是純機率

發表於 2016-1-29 19:44:3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靈魂」分為「新靈」和「再世靈」(重新輪迴的老靈魂)。

第二,所謂「思覺失調症」,以前稱為「精神病」,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腦部器官組織病變源自家族遺傳或母體垂直感染,如果是「新靈」,這是機率;後天因為某種過度激烈刺激也會產生「精神病」(包括精神官能症),這些,都不是「新靈」或「再世靈」可以事先預知的。

第三,即使「再世靈」也無法「預知」某些遺傳精神病可能在成年或青春期才會發病(胎兒時期是正常的),所以,同樣也屬於機率問題。

第四,如果是「再世靈」在輪迴轉世前經過編寫劇本大綱的,也許因為某些前世的執著因素,選擇較坎坷的經歷或眷戀某些人事物而受到羈絆,但是,今生劇本肯定不會選擇「思覺失調症」患者,因為,那樣就違背重新轉世冀望補償或有某些作為的動機了。

 樓主| 發表於 2016-1-29 22:27: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因為某些因素,所以我有特別去研究思覺失調症,當然不是我得到,我去查看網站一大堆的資料,很奇怪的就是,父母就算都是正常人,但生下來的小孩有百分之一會得到這種病症,真的算蠻高的,如果父母有一方是有這種疾病,那生下來的小孩有十分之一的機率會得到,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那就會提高到四分之一的機率,而這種麻煩的是在懷孕階段醫學是無法驗出的,一直要等到十六到二十多歲才會發病,不管是工作,愛情,學校,家庭,只要有受到壓力就會導致發病,開始出現幻聽幻覺等情形,現在雖然醫藥發達,但就是得終生吃藥,不吃就又會發病。而且最好不要再有壓力,結婚生小孩,找正常工作等,這些對正常人能作的很好的,對他們來講都是壓力
我因為這種疾病,而導致一些痛苦,當然不是我得到,因為自己會去讀有關靈魂靈學的書,因此我開始在想,如果人的靈魂可以編排人生的課程,為何要安排這種折磨,這種折磨也是靈魂自己安排的課程嗎,因為這種疾病真的會造成很多人世的遺憾,難道這種也是課程嗎

發表於 2016-1-29 22:33:49 | 顯示全部樓層
stonelion1 發表於 2016-1-29 22:27
因為某些因素,所以我有特別去研究思覺失調症,當然不是我得到,我去查看網站一大堆的資料,很奇怪的就是, ...

「基因突變」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再世靈」。

如果是「再世靈」不會有人自願選擇這樣的「肉身」的,因為,如果是中度或重度的「思覺失調症」,生命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也無法有所作為。

除非是執著來報復前世宿仇的,但是,這太罕見了,拼個魚死網破,對誰都沒好處。

 樓主| 發表於 2016-1-29 23:49:05 | 顯示全部樓層
以百分之一的機率來講,台灣有二十三萬人有這種疾病,我去查找這種疾病到老年會成為怎樣的情形,竟然都查不到資料,沒人回答,或許是家裡有這種疾病的人都不太願意讓人知道吧
我因為這種疾病導致不得已分手,但對方是一開始就隱瞞有這種疾病,隱瞞了一年,到第二年恨下心不見面後才告訴我真實病名,分手後讓我這幾年非常的鬱卒,開始再想為何會遇到這種情形,這種情形是我生命中安排的考驗課程嗎,那對方呢,對方為什麼會有這種疾病呢,開始在思考這些難道是靈魂安排的考驗課程嗎
如果得到這種疾病的機率是百分之一,那未免也太高了

發表於 2016-1-30 10: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6-1-30 10:21 編輯

如果認定是生命安排的考驗;
相信,接受。
相信,不接受。
不相信,接受。
不相信,不接受。
然後呢?
我是覺得,不需要把事情歸類到輪迴前所安排的考驗,
不論是不是,都無法驗證,也都需要繼續過生活。
如果需要一個理由讓自己接受,好過,
那還不如去想,有個新生活可以挑戰,
為自己活,活的開心,過的知足,
別讓自己走進胡同裡還不肯出來,
那就只能苦苦待在裡面了,
念一轉,總有其他路可尋。
就好像有個病人問醫生:為什麼我會得到這種病?
醫生說:每個人體質不同,為什麼別人就不會得到?
病人該問自己:是生命中安排的考驗?
還是該好好調整生活改變心情呢?

發表於 2016-2-3 14:26:23 | 顯示全部樓層
stonelion1 發表於 2016-1-29 23:49
以百分之一的機率來講,台灣有二十三萬人有這種疾病,我去查找這種疾病到老年會成為怎樣的情形,竟然都查不 ...


這個問題要探討的話,可以說是談論不完的。

因為牽涉到個人價值觀(自我認知)、父母觀念(原生家庭)、以及社會文化等不同的議題。

精神方面的疾病,西方醫學在以前都用「精神官能症」來做統一的命名,後來世界衛生組織發現此一命名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精神方面的症狀,所以已經將「精神官能症」拿掉了。

現在則傾向用「自律神經失調」來取代現今的精神疾病名稱,嗯……在台灣是這樣沒錯,但國外的部份我就不知道了。

而「自律神經失調」則是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出現錯亂、失衡,干擾我們的生理或心理狀態,最嚴重則會影響精神方面的層次,而此問題之因是來自我們的大腦神經出現了問題。但也有另外一種聲音提到,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與「心因性的精神疾病」仍是不同的,心因性的精神疾病主要是創傷後所留在意識裡的一種問題,會造成當事人反覆出現當時情境,影響當事人的行為與思想。

大腦的神經有了問題,可能來自於我們雙親身上。

研究人類學方面頗有心得的「艾絲特.高克蕾」女士在她的著作裡提到,人類社會隨著產業的發展,人體脊椎(身體體態)也會隨之改變,而家庭教育裡的主要角色則會影響著下一代的身體認知,所以體態的正常也會影響到身體脊椎的發育,這點有可能會造成脊神經的壓迫,長久下來將會形成隱性的問題。

樓主,您要知道一件事,得到這種症狀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社會或家人的「歧視」或「特殊待遇」,最主要是台灣目前對於這方面的認知與醫療水準有極端的落差,您的另外一伴當初會給您提分手,我想也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而做出這種決定。

 樓主| 發表於 2016-2-4 23:3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自律神經失調跟思覺失調症是不一樣的喔,思覺失調症就是以前所謂的精神分裂,直到去年才改名,主要是為了避免污名化,思覺失調症是基因上的問題,主要是腦內的多巴安分秘過多,第一代治療這種症狀的藥有較大的副作用,後來第二代的藥副作用才變小許多,因為這種藥的目的就是要改變腦部的內分泌,因此不能一陣吃一陣不吃,不然症狀會變得更嚴重,這因為是基因的因素,因此變成要長期吃藥,並不能靠後天的因素讓這種症狀消失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說是後天因素的,可以靠各種休養將這種病症變好,所以這兩種是不相同的喔

當初不是她提分手,是我知道不能繼續這樣子,會誤到我也會誤到她,而且可能會害到下一代,生下這種症狀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大很多,因此是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而且當初一開始認識時,她就隱瞞了她有這種症狀,目的也可能是久一點後有感情了,看會不會因此離不開,但現在卻也造成彼此感情的傷害

發表於 2016-2-5 09:47: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玄逸宗 於 2016-2-5 10:02 編輯
stonelion1 發表於 2016-2-4 23:38
自律神經失調跟思覺失調症是不一樣的喔,思覺失調症就是以前所謂的精神分裂,直到去年才改名,主要是為了避 ...

嗯……剛有稍微快速瀏覽了一下。

「自律神經失調」與「思覺失調症」的確不同,但兩者卻擁有極高的「相似性」,這裡相似的地方是在於「多巴胺」與「症狀」。

自律神經系統分屬三組不同的神經叢, 而主交感神經則是控制「多巴胺」分泌的關鍵之一,我知道這項神經傳導物質會影響人的生理與心理,但實際上也不知道它能影響多深,畢竟有些基因會對「多巴胺」有強烈的敏銳,哪怕有一點丁的分泌都能造成全身緊繃與情緒上過度緊張,在這裡情況下會讓當事人陷入極大的焦慮而產生幻想或幻聽。

看了「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我覺得跟我先前的症狀有點相同又卻不盡相同,畢竟「幻聽、幻覺、幻想」在我小時候就有了,我也不覺得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其實換另外一種角度來想,那是一種「自我對話」的範疇。

樓主,看來這遺憾對你來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你很累,對吧?

過去的陪伴是一種壓力,在得不到最佳的解決辦法時,就是一種無解的折磨。

磨去了自已與對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