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新第四道 --- 黑白講系列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6-10-6 14:30:18 | 顯示全部樓層
*
許多哲學上的思考,最後成為科學的前沿,也有許多案例。
叔本華在論教育就提出過,由灌輸而來但是現實相違背的概念,傾向於否認事實而保衛其先入為主的偏見。一百多年後,心理學家費茲廷格,認知失調理論驗證了叔本華的這種說法。

 樓主| 發表於 2018-5-20 13:23: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

上次說了康德,很生硬的題目。

我在這題目上講述與推演的內容,大家如果不能消化,也不需要太在意,一定是我表達能力不好。記住一點即可:理性!

時時保有並堅持自己理性的能力,這是身為人在不自由的桎梏中可能有的反思的武器,對治自己從基因、生理、情緒、環境、教育、習性等種種因素而來的不自由。

倒是有個訊息值得一提,剛剛過世的物理學家霍金,在他的第三本書*《大設計》中提及有關他的哲學觀,內涵與康德有異曲同工的洞見。

首先,霍金認為哲學中的「客觀實在論」已經過時。早在量子力學的發展初期,客觀實在論就已經開始受到挑戰。在量子理論中,不支持客觀實在論,因為觀察者會對觀測物造成影響。而根據不確定性原理,我們也永遠無法同時得知一個粒子的位置與速度。霍金同時也指出,人類大腦觀察事物也是被大腦加工過的。大腦就像一面透鏡,人們只能認識自己可以認識的事物,而那並不是客觀的真實存在,故而腦科學也不支持實在論。

於是霍金提出「依賴模型實在論」來替代「客觀實在論」。如同我們觀察自然,影像傳遞至眼睛、視網膜、視覺神經,進入大腦,人最終獲得的主觀「感質」實際上是大腦為之「建模」而得的。

這些說法,與康德所說「人為自然立法」,如出一轍。不過,霍金是從科學上來說明這件事,說服力更強。

物理上的各種理論,事實上都是依賴模型實在論的例子。我們不必去問一個模型是否真實,只要它能幫我們理解世界即可。

比如說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也是波,那是在不同模型中表現出的性質不同,在不一樣的情境下能夠很好解釋現象,這就夠了。至於光究竟是光子還是光波什麼的,我們無法也不必知道。

當然,最後霍金指出,終極模型就是能大一統的萬物理論,而目前可能的候選者是由弦理論發展出來的11維度的M理論。當然,M理論是純數學的模型,實際上“弦”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我們能涉及的。(就好像夸克也是數學理論推導出來的產物,但理論很好用,能解釋各種現象,就權當有夸克囉。)

以上,我們不做深入思辨,這科學與哲學、唯心與唯物之爭了。有本書名叫《物理與哲學相遇在普朗克標度》,我是看到書名就無懸念的下單購買了,但內容太專業,一直沒啃。

我們回到我們要探討的理性。

===
*前兩本是《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


 樓主| 發表於 2018-5-21 11:59: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一,

有一個名詞叫「迷因」(meme,或說為模因),這是道金斯的發明的詞彙。迷因可能是某些社會的共識、行為的認同、文化次文化,這些都時刻影響著我們,也是參與到演化過程的一項重要因素。迷因這詞是對照於基因而出,可以先簡單的把迷因想成是一種「觀念」、一項「流行」,也如同基因會自我延續傳遞,這比較好理解。當然迷因的載體就是整個生物群體,特指人類。根據定義,我們可以說《論語》是中國文化裡的基因之一,也就是迷因(or模因)。實際上我認為《論語》之於中國還是個超級文化基因。

人類不自由首先來自生理,基因佔主導成分。雖說每個人在世環境遭遇複雜,交織於中,發展各不相同,但底層基因與生俱來,與命與運都是密切有關。我之前也說過,對異地扶養同卵雙胞胎的研究,顯示出來的就是基因本身有重大的影響。

然而,除了生天疾病,基因並不能根本性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你想,基因千奇百怪,影響是方方面面,比如智力,並不是只由某一組基因決定,科學家目前也無法定義出來有多少基因參與影響。如果不講基因各位也能理解,智力本身也與許多個人特質相關,比如理解力、堅毅力、好奇心、聯想力、記憶力、專注力、…有關,有太多的面相。

而基因在與環境的對應之間,又形成複雜系統。比如說某一種哮喘與某些基因組有關,但那卻需要環境中的某些元素一起交互,才能引發哮喘。帶有這種基因的人類,不一定會發生哮喘,也許一輩子也沒影響。簡單說就是因緣果,有因無緣也不會有結果。

問題是:好的基因才傳遞嗎?並不是!你如何決定什麼是好的?易於生存的?那也要看剛好遇到什麼環境。“鐮形細胞貧血症”在非洲發病率高,這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疾病,看來很不好。但有這一突變基因的人,對瘧疾得抵抗力卻也很強,於是他們活下來了。還有像糖尿病、血色病等,都是人類與環境抗爭,妥協後的歷史產物。

再問:什麼基因有助於遺傳?如果我們把基因想像成訊息,那甚麼訊息容易傳播?答案是有利延續的。

對於同性戀基因為什麼沒有在演化過程中被淘汰,有一種說法是:帶這種基因的,容易性早熟,對於女性,便能生更多孩子,自然就容易留傳下來。我印象中也曾聽過,有好色基因的也容易得關節炎?如果確有關連,那比較好色的,自然容易留下後代,相應與好色基因有關連的基因當然也容易被遺傳下去。

千古流傳的故事,可能是名垂千古的佳話,也可能是遺臭萬年的糟粕。如果把利於傳播的基因思維進一步擴展到迷因,就又是形而上在群體層級上的現象。

科學家就曾經做過實驗,同樣是傳遞信息,如果加上某些設計使信息自帶傳播屬性,則信息將很快的被傳播出去。內容我忘掉了,也沒再去找,但我都不需要去找,我相信各位都收到過“不傳不是中國人”等仇敵信息、“傳播正能量”的雞湯文、“傳十個人會有財運”之傳銷詛咒、“南無阿彌陀佛”式的勸世文,還有以訛傳訛不知真假的網路謠言、養生保健等資訊,幾近病毒式的在FB、微信、LINE上,被廣泛的傳播。

有些迷因容易留存,因為能維持且穩固社會中堅,比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如果你用理性去思維,很容易就能反駁 ─ 社會上有些人就不適合婚姻,就是結婚了,有些人就不合適為人父母,不是嗎?

還有,「有錢才能幸福」,對嗎?這些不僅是迷因,還是文化吸引子。年輕的時候你不以為然,年長時你被同化,然後說與父輩一樣的話語。這不就傳播開了?



 樓主| 發表於 2018-5-22 13:56: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二,

有幾本書─《基因組》、《迷因效應》、《社會動物》等,給有興趣了解更多的同學們參考,分別著重在基因、迷因、潛意識等時刻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與決定,有機會我們可以再展開來說。

我只說破解之道唯有理性,才是我們突破基因、迷因、潛意識限制的武器。

次文化影響著下一代年輕人。然後,多數的人生活被帶著走。最明顯的就是現在互聯網的普及。在電玩時代,就已經有大把的年輕人玩電動到上癮,電腦上網時代,就已經有人成天泡在網吧,有條件的就呆在家裡成為宅人。現在,移動上網普及,大家基本就是拿著手機天天時刻的刷。次文化已經以科技的力量變成主流文化。

你是否常常刷手機不停?你是否知道幾乎所有的手機應用或多或少都已經運用上腦科學、心理學、大數據等,在時刻勾引你上癮?

而早在手機之前,商業運用這些腦科學、心理學實驗的成果,早就不計其數了。

商店貨架上怎麼擺?網站上的背景圖該如何布置?賣場的應播放什麼音樂?動線怎麼安排?廣告如何在你不經意的狀況下植入潛意識?設計各種細節讓你上癮,不停刷手機、不停看看看、玩玩玩、買買買?

《上癮》這書也推薦給想要深入了解的同學,書中指出透過觸發、行動、獎賞、投入讓客戶養成習慣,不能自拔。*

網上充斥著各種免費的應用服務遊戲影片娛樂,但免費的最貴,浪費生命者居多。別以為自己是顧客,你就是羊,被作為免費服務提供者的生財工具。你的個人資料、行為模式都是有價值的。你是優質的研究對象、大數據收集的樣本、廣告推送的目標、可以被左右的群體。

《機器人叛亂》一書,也說人就是機器人,我們要運用廣義理性,依靠自己聰明的大腦和縝密的思維,以擺脫基因模因潛意識對我們的控制。你看,這書的理念跟我們完全一樣。

機器人會認為自己是機器人嗎?這就好像人會不會問自己是否有自由意志?這問題是一個契機、一個開始,但很多人從來不想。

有了理性,對視覺錯覺圖,你便不會只運用感覺說上長下短,雖然你心理還是如此覺得,但你會用尺量一下,從而知道其實一樣長。

有了理性,你便不會在心理學實驗中從眾。大家都在誤導,如心智力不夠的人,就跟著進去了。迷因也具有這類效果,迷信宗教、傳銷也是。聰明的你,可以選擇隨大流不與人衝突,但你意識清楚,在內心自有評斷。保持理性,能從某些錯誤的禁錮中出來,而另一個極端卻是被洗腦了,甚至在被戳穿後,認知失調,堅持維護著虛假。

再給各位充灌底氣 ─ 西方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是崇尚理性主義的哲人**。

蘇格拉底說: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 所以我們可以用理性來打破模因。
柏拉圖說: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 ─ 思想便是靈魂在對自己說話。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理性的動物 ─ 理性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


===
* 《遊戲改變世界》這書則是反過來利用人類無意識模式來為我們建立好的習慣、比如學習、健身。至於成效,也一樣看個人。

**另有斯多亞學派,也視理性為人獨具有的本性,人生應該倡揚本性發展理性。


 樓主| 發表於 2018-5-23 14:59:56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三,

時時的運用理性,自我反思,理性的思考、論事、行動,不感情用事,不經常是自動化模式。我們前幾堂課曾經做過練習的,回憶一下。

因為理性,你會不斷的自省檢討;因為理性,你會知道你本該理解的;因為理性,你不會被動從眾;因為理性,你也會知道其實自己有很多的不知道,因而能謙卑;因為理性,你會不斷的自我更新,因而能自我超越;因為理性,你能避免許多本不應該困擾你的一時的感情衝動;因為理性,你能分辨什麼是理性的正確開啟方式。

我們的理性大量的用在學習與獲取知識上,卻很少正確的運用在我們自己身上。倒是我們常利用理性來為我們自己找理由與藉口,但那並非真正的理性,而是被情感綁架與誤用。只要對自己誠實,你能區分這其中的不同。

思言行這順序並不是我們慣有的頭腦運作方式。被無意識、情感先帶動了行,甚至因此而言說,最後才思想意識到。如果理性就在為這種隱性的原由(甚至是你沒意識到的潛意識)服務,做事後的辯解,這就不是客觀理性的運用了。

隨便一個例,某學生上公車不讓位,被指責後,指稱不是坐博愛座;我們去看新聞、網站、行車記錄器的視頻,比如佔位有理,大媽罵街、拉扯打架。擁有立場、維護尊嚴,後面有的是自私自利的動機、自我矇蔽、辯解,甚至於有荒腔走板的行為,完全就是不自由的表現。

但就我所知,其實許多學生不是不願意讓位,而是”不好意思”讓座,是”不敢”而非”不願”。有一次我上公車人擠也無座位,上來一老太太,我見旁人無讓座,便喊了一聲,立即就有一兩位學生起身動作了。

整個社會的氛圍有不想出頭、不好意思、害怕出醜、有趴著躲著的心態。乃至有人為避免尷尬,即便有座位也不去坐,也就沒了有需要讓坐的狀況發生。倒是如果處於一個群體當中,有了從眾歸屬安全感,共犯結構下,一群人反而敢於做任何事*。往好的方向說,同學一起讓座,也就較不尷尬。

人心彎彎繞,而且常常隱念不堪。我們的潛意識很扭曲,而在不知原委情況下想要真的扭轉,有時也不容易,這屬於心理學的範疇。情況嚴重的,甚至需要找心理諮詢治療師。

但這裡我告訴大家一個招術:用第三人稱的說法,把自己剝離出來。原本我們思考對話就是用第一人稱:我─我是如何如何,我想怎樣怎樣。試著用第三人稱─他是如何如何,她想怎樣怎樣;或者直接使用姓名─張三想如何如何,李四想怎樣怎樣。

我發現二歲嬰兒,也常使用第三人稱,可能自我意識尚不強烈。比如她會說:安安肚子餓了,而不是說我肚子餓了。

有心理學的研究顯示**,使用第三人稱自我對話也有減壓與激勵的加強。當人們使用「我」作為主詞時,容易牽引到個人生理的感受、心理的情緒上。而如果使用第三人稱,則有助於將焦點指到理智。當然跳出自我,也能更宏觀更客觀的觀照自己,反而更有助於了解自我。


===
*大眾心理研究的書籍也很多:《烏合之眾》《群體的思維》《幻影公眾》…
《烏合之眾》書中說,人們一旦形成群體後會表顯出智力下降、易於衝動、自信爆棚的心理特徵。總之,一群人不動腦受蠱惑又處人群中不怕死。一旦把人從群體中拉出來,就立即龜縮了。

**《好奇心日報》:如何通過第三人稱對話減輕壓力。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2601.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11:44:57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四,

接著,再為各位學員加持理性的好處:不說能幫你賺錢,至少能幫你省錢。

想一個場景,你想喝咖啡,於是到7-11去買,商店推第二杯半價,你買嗎?

商家第二杯半價的邏輯很清楚,薄利多銷。如果你正好可以跟人share或請人喝或自己本就要喝兩杯的量,那沒問題。但如果不是呢?你買了第二杯拿著礙事,放著沒喝,涼了也不好喝,丟了又可惜,那你買那第二杯幹嘛?

商家放利在你需要的範圍之外,對你便失去了誘因。就買一杯,你也不用去多想,甚或糾結。結果上說,你沒有多花錢買一份多的,超過你需要的。

再說賭彩券(這錢老闆有專題講解,出門左轉自己去看),我這裡不多說。我個人的看法是你實在不需要再花錢賭彩券。而玩股票呢?如果你本來就不是搞金融的從業者,也沒必要花時間在股海裡琢磨。但是有了理性,即便你還是繼續彩券股票的,你也能多想一層,心態更健康,不會患得患失,因為那本來就是機率。

商業上還有好多操作案例,對理智的人來說,反而是一種變相的不均衡果實。如果你能透析商家的意圖,進行博弈,並依自身所需理性選擇,你就能少花不必要的錢。

說真的,大多數同類型商品多具有同質性,但廣告將差異誇大化,並指稱從性價比看更為划算,不是嗎?*

比如,我買藥膏,選到後頭,就買便宜又大碗的。去比對成份,真的沒啥大不同。至於療效,見人見智。有心理學實驗說,要貴的才能覺得有效,覺得值,但這是否是另類的自我欺騙呢?

我在想,是否對於感冒藥、保養品等也一樣?藥妝商加料加超額費,說性價比佳。但有超額代價,有沒有等價的超額作用呢?這恐怕不好計算。

而透過傳銷所銷售的保健品、保養品、清潔用品、各式商品,那就更誇張了。說他們的保健牙膏、養生香皂有眾多不可思議的療效與體驗,只是為了合理化為什麼他們賣得這麼貴。但這麼貴的背後是什麼機理?層層剝削,各位想一下就很清楚。其實對一些惡質傳銷賣什麼並不重要,商品只是過渡物件。

面膜真的有用嗎?網路找找,你能有新的認識,買合適的通常不貴,不必要人云亦云的跟風。保養品,純度99%比95%的貴幾倍,多這一點純度有必要嗎?再說,人體的吸收率有這麼高嗎?不過做為男性,我確實不保養,對保養品的說詞各位就聽聽參考即可。

培養科學思維,許多資訊在網路上查找得到。然後自己反觀一下,整理一下房子裡一堆被封存幾年的物品、檢查冰箱放到壞掉的食物;再看看生活上的種種花費,水電費、電話費、網路費、有線電視費、…

你用了多少?有無需要?有沒有重覆或多花?你有充分利用?你繳了多少愚人稅?反思一下,是否還要給自己找理由買買買?

為了折扣、特價品,到賣場大排長龍,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商家研究了多少消費者心理、潛意識思維定式與人的共性?所以諸位下手前思考一下,買一物品,幾個月甚至幾天後,會如何?這不難想,我想大多數的人都太有經驗了。

我的許多衣服都是穿了二十多年的。牛仔褲從新穿到舊,從舊穿到破,然後趕上破洞是風潮,於是我洗到變薄、穿到破洞的褲子,就可以再穿幾年,之後還能再剪成短褲繼續穿。當然,這是對我自己,不特建議學員也如此。對了,邋遢風也是次文化迷因,也許是為了表達突破束縛,年輕人故意搞破褲子,不是像我這種自然破。(好像吳奇隆也搞過皺襯衫Style,沒流行。襯衫是職場人的主要衣著,折皺不能使該群體認同,年輕人又基本穿T恤,文化吸引子不合拍。)


===
*《輿論的結晶》是一本講公共關係的操作,利用社會群體的信念,符號化,以謀求廣告主、政客、利益團體的宣傳目的。其本質就是在操縱人性。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1:43:09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五,

根據現代的認知行為學研究,我們大部分行為和決策,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靠直覺、情緒、慣性和從眾心理所驅動。人類運用理性,如同雄鹿用尖角、獅子補獵物,只是關鍵時候用一下而已。

一是無意識的行為;二是情感上的感受;三是邏輯理性的思考。我一直希望大家往後者靠,理性能使我們生活得更好,不然我們就接近裸猿了。但這並不是說人類不可以有情緒。各位可能認為我一直把負面情緒妖魔化了,但只要是人,感情總是在的,本來就不必也無法擺脫。我想我說過,我們面對情緒不去評價,不去誇大表達,但求緩解讓理性出來引導。

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情感,而且還特多又細膩。心理學家將基本情感分為六種:快樂、悲傷、恐懼、憤怒、驚訝和厭惡。又有另說驚訝是恐懼的相關,憤怒與厭惡有關聯,故而基本情緒就大分四類:喜怒哀懼。但不管怎麼分,總是負面情緒多。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一書,作者有獨特的觀點,人類進化過程中,情緒本來是為了保護你利於生存,但世界變化太快,人類的身體乃至情感所能對應的環境還在上古期,遠遠沒有跟上(身體就比如糖尿病)。於是,現代社會便產生了種種過度反應的身心理現象,轉而成為病態。我之前也說過,憤怒、恐懼,都是本能,遠古時代我相信這種情緒能救命,但到現代社會,過度的表達反而有害。理性可以讓你頭腦清楚點,雖一時不能克制,但至少有改變的契機。

好了,說這麼多,那我們就需要常常練習理性了。暢銷書《思考快與慢》(台譯:《快思慢想》)就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

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指出大腦有兩個思維系統,系統一和系統二,可能用來解釋人類的思考與行為。系統一:快/直接/直覺/經驗/自動化/無意識或潛意識的;系統二:有意識/專注/理性/主動/控制。系統一不燒腦,簡單快速但卻不經常靠譜,需要理性思維分工合作,兩個系統配合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我們總是很偷懶的使用系統一來主導我們的思考與行動,我們可能產生系統上偏見與失誤。作者列舉了七宗罪,有興趣的學員自己去閱讀,看自己有沒有經常掉坑裡而不自知。作者指出:我們需要努力修練的是使系統二能主導駕馭系統一,如此才能避免失誤,改善生活。

這裡要說的是,作者提出的大腦模式是一種簡單假定的模式。一些書,如《象與騎象人》─大象是情緒,騎象人是理性;《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評判與下令的自我一與執行動作的自我二,都是簡單劃分的。

簡單劃分的模型不是不對,對你有用就是好的。但我要提醒的是我們的大腦不必然就這樣單純。

另有一些書,如《理性動物》說,人腦有七大塊,七個自我。大腦是個多元政體、鬧哄哄的村委會,只有勝出者會由潛意識中冒出來,讓我們意識到,並且順從其意願去下結論與行動,意識則負責事後的行為解釋。

如同我們先前所說,人腦裡不只有一個自我,潛意識裡其實有一堆的自我,並有著眾多的不同面相。*

還有一派主張:所有的行為其實都是情緒引領的,根本不是一端為理性一端是感性的模式,使我們得以理性來控制感性。這一派認為,大腦裡層就都是感受與情緒,而這不是你能掌控的。而所有你不能控制的,你不能宣稱你擁有它,情緒便是之一。


===
*自我是由多個層面組成的複雜整體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0298.html

裂腦人:左腦、右腦,兩個意識型態。
異手症:手不聽控制,有自己的意願。
以上也可佐證大腦內有多個意識存在。


 樓主| 發表於 2018-5-26 11:14:45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六,

新一代的進化心理學對思想與自控力有另一種新的解釋。有如下的實驗:在一個買與不買,吃與不吃的選擇場景裡,研究人員通過核磁共振觀察受測者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人腦的兩個區域─伏隔核與島葉─很活躍,而伏隔核活躍表示看到喜歡的東西;與島葉活躍表達不愉快的感受。好的,如果有一個商品受測者又想買又不想買呢?結果是伏隔核與島葉都很活躍,而這兩者都是表現感受的區塊。

這是感性和感性在較量,那理性呢?

理性的作用是給感性提供信息和輔助,或說辯解,給其中一種勝出的感性找到理由。比如想吃又不想吃,很糾結。頭腦突然來了個聲音:85公斤與86公斤有差嗎?於是就很愉快的享受美食。伏隔核勝出。

照這種腦模型,那就總是感情對治感情,每一種感情都能調用理性幫它站台說理,最終勝出了是某一種感情,然後行動滿足該感情。

那如果是這樣,情緒便是我們的趨動力,理性就只隨後附屬站隊,那理性不就沒轍了?

也沒這麼悲觀。

我們的自控力,如果調動理性,用意志力在抑制感性,這感性並不是消失了,很多的時候可能壓抑到潛意識裡,一旦有機會,反彈力將有更大的破壞力。所以,我們並非是調動理性去克制慾望,而是識別感性、接受感性、協調感性、分析處理疏導它,最終離開它。

總結這派的觀點:
情緒有動機,做決定是非理性的抉擇,而是兩種情緒對決較勁。
情緒不是我們的,不代表我,不屬於自己,不可控制其出現。
去分析一個情緒,便會對它產生距離,於是可以遠離它。

我的認為。首先,必須先記得自己,時時觀照,才有分析的契機,才能化解與分離,為我們爭取自由。自由並非是可掌控或把玩自造的情緒,而是當情緒來時,不受其影響。自由,應該是不受情緒控制的狀態,而化解才是好的做法。於是,自由也必定是一種不起波瀾,榮辱不驚的狀態,才是吧?。

《辯證行為療法》也是一本面對負面情緒的工具書,也是側重在化解諸如焦慮、壓迫性心理,做法是把面對的事件、想法、情緒分開,將事實呈現出來,自己對此有什麼想法與感受,然後用哲學辯證的方法,去分析內在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然後再去面對外界與果斷自信的溝通。

之所以稱為“辯證”,是因為一個事件的正反之間,可能都是對的。而我們慣常總是傾向某一邊,如果我們開始辯證,則理性便能開始運作,就有可能使我們做出改變。當然過程可能讓我們很不舒服,因為這違背了我們的習性。而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也可能很容易又會找到支持我們習性的理由,因而理性又被感性脅持為其服務,客觀理性還真需要鍛鍊。*

《超越感覺》也是一本訓練理性的工具書,對於我們自身本能的感覺、情緒、慾望進行批判性思考。書中指出許多思考過程常犯的錯誤,也舉出許多案例。這些錯誤很多都是由於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型思維、出於自我保護的防禦性思維、自我局限的固定化思維。明白的說,這些思維定式就是趨於本能的反應,實際上也就是被感性綁架的理性的誤用。

好了,以上我也介紹了對於腦科學研究與之伴隨的生活應用,各有不同模型、說法與做法。科學總給我們不同的觀點,它也一直在進化。雖然我不傾向簡單劃分的模型,但不同的模式是學理之爭,只要對我們有效,就是好的。

===
*延展閱讀: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 事後的合理化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樓主| 發表於 2018-5-27 13:52: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七,

既然說了許多的書籍,那我也就在多嘴提些。

許多書籍如《番茄工作法》《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人生效率手冊》《清單革命》《不吼不叫》《正面管教》《稀缺》…這類的工具書,如果把背後的精髓濃縮再濃縮,兩個字就是「理性」,四個字就是「理性實踐」。其餘所說的就是方法論,給你套路,給你人生的算法,教你怎麼做,提出佐證,或舉許多案例實證方法的有效性。

如果自己願意運用理性,其實很多書籍是不需要的,書上所教的方法,也不一定契合自己。就我所知,許多作者的說法彼此之間還多有矛盾,而別人的做法不見得就適合你使用。而這些作者的親身經驗,也是她/他個人揣摩總結出來的。

而且最惱人的是看了許多書籍,沒動力去做;或三分鐘熱度,沒恆心實踐;或者情境來了,又是一樣的反應,沒有改變。先不說沒意願改變或沒有持之以恆的意志力,不知道各位是否也曾經這麼想過,這事在一開始可能就有一個問題:「參考他人方法,取得太過簡單,反而無效?」*真不是不知道,而是在於那些方法都不是自己努力所得。如果是自己想過,試著實踐、驗證,那才容易有效果。然後事後檢驗,發現某些書籍或文章,作者的方法跟我們有異曲同工之妙,于是了然於心,獲得認證。

對於這些教人如何操作如何有效的,我的感覺是:你必須自己先有想法,並且有在施行,而自己的作法居然與書上教的相似,那麼這書對你才最受用。

同樣的,那些心靈雞湯書籍,也是對那些有契合處境的人才能進入。對於一般讀者,那可能沒啥感受,甚或視為心靈硫酸。

遇事先【動動腦】,別小看“動動腦”這三字,那就是一個開始。首先,你會暫停下來,會意識到,不會做快決定,因此開始動腦分析,然後反應、行動。

理性的培養可從日常生活開始,我問各位,有多少人是照標準的刷牙法刷牙?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入手。

好了,我這次也講得夠多了,接著聽聽各位同學有什麼看法、體驗分享的。

學員A:我分享我最近的一個案例。
有天我下班回家,被老婆嘮叨,說我出門忘了關空調,說我總是如此。我爭了兩句說我記得我關了,我還記得之後我去開了窗戶,如果我沒關空調,我幹嘛開窗戶呢?
但這說法我老婆根本不接受!我就突然一轉,說:老婆,妳應該說事實,妳看到空調是打開的,而不能直接說我沒關空調。我記得格力空調有一個毛病,會無來由的自動開關機,我之前就遭遇過。

P:這個案例的亮點在“空調是開著的”不能等同於“是你沒關”造成,堅持只講述事實。但你得捫心自問,是否有可能是你真的沒關?也許你有按遙控但空調沒有反應?如果你沒有十足把握,我建議你在後面多加一句:我以後也會注意確認空調的狀態。


===
* 《怪誕行為學》系列,也有對類似情境做過心理學實驗:人們傾向對自己努力過想出的方案/作品等,給出較高的評價。IKEA的自組家具便是採用這種策略。



 樓主| 發表於 2018-5-28 14:08: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十八,

學員B:
一天半夜,小孩哭鬧來找我,我哄了幾下,沒用,於是情緒就上來了,說了一句我天亮還要上班!就直接不理小孩,自顧自的再去睡。當然,我沒睡著,聽著小孩哭聲,我老婆起來,接著哄小孩睡。其實我自己知道,我不是在對小孩生氣,而是我老婆。我白天上班,晚上還要顧小孩三小時,因為老婆大人要去健身。怎麼我還要半夜哄小孩?要累死我嗎?結果,我回床上再想睡著,也都睡不著!
我自己後來反省,那一情境下,我應該把我老婆叫起來,主動告訴她我的困擾,讓她接著顧小孩。也許那樣我反而能釋放,事後也不會睡不著覺。

P:在《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也提過:有情緒者,即是錯誤者。即便你正在睡覺,而你孩子打開電視很大聲。你自然在第一時間會認為孩子是故意的,但事實究竟如何你並不知道,需先澄清。這就是動動腦的時刻。而一旦動動腦了,就算孩子真是故意的,你也已經過了暴怒的瞬間,也較能平心靜氣的溝通。

說到失眠,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因為悲傷、不甘心、忌妒、貪嗔癡等種種情緒,搞得一個晚上沒法睡覺?好了,如果遇到,那也是提供你思索的情境。

學員C:
我在一家企業上班,不小心搞錯的一件事。事後盡力的改正彌補。但無論做什麼,都被主管藐視。尤其他在郵件寫:「妳永遠都有理由?妳永遠都是對的?」這真的很傷人!

P:如果是照妳說的這樣,那這主管,確實有了情緒。但妳只要記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修練情境,妳要關注的是妳自己的。真實的情況我不了解,他是來給妳送經驗值的,我相信妳能處理得宜。把這看作一次次的心境磨鍊,能更成熟。

學員D:我這裡有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是機器人,又企圖以理性為武器要擺脫種種的束縛,那AI機器人不是最理性的?難道我們要從生化機器人進展到AI機器人嗎?

P:這是一個好問題,可以讓各位同學當作課後思辨的題目。

今天時間差不多了。我最後總結一下。

榮格說:當我們能將我們的無意識意識化,你將能真正主導你的生活,並稱之為命運。

這話給各位咀嚼一下。

而把無意識提升到意識層次,就是我們的修煉。

至於為何說命運?就算人擺脫了基因迷因潛意識的控制,能主導自己的生活,成就也不全然取決于個人能力與努力,社會本就是一個複雜系統,你依然不知道會如何。在《異類》這本書裡,舉了一些例子。首先,你得要是個人,世界很大,你生活的區域、國家、人種、文化、宗教、時代、…乃至於家庭、經濟條件、同儕效應、…甚至于出生日期、血型,都與你將成為什麼人都有影響,是謂命也;而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每個人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結果,是謂運。

但那又如何?如果人能主導自己的生活,就算環境波折,依然能隨遇而安,心無所住。成與敗、得與失,又有何妨?

多多了解現代大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自身的侷限。人類的大腦及心理機制,就是有套路的。對大多數人,有一定的一致性、共通性。於是消費心理,手機、遊戲、APP可以設計得讓人上癮。所以,你能很容易被人給套路,無意識的往對方希望的方向行動,還認為那是你的自由意識,一旦認知失調,甚會為之辯護。*

涉獵這些議題越多,你就越能接受人類本質上真的是不自由的,認清你的自我就是「述事的自我」,事後找理由的自我。你的行為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你的理性驅動,你總是先行動了而後你的理性常常就是服務於事後的辯解。

這種自我很淺薄,不值得擁有。

我們這次就到這裡。


===
*居然還有真人秀節目,考驗72小時能不能把一個正常人變成殺人犯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