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前定論」
-
-
「因果關係」是「有時間的空間」中一種恆常可見的現象,但是,通常是「有果必有因」,「有因通常有果,卻又未必一定有果」;以及「數因一果,遠因成近果,遠因加近因而成近果,一因數果,一因結近果又結遠果----」不一而足;
但是,地球成因是偶然,地球生命是出於偶然,人類物種更是諸多偶然中的偶然;
人不是一個「擬人化的上帝」,「不具象不具體的超級智性生命『神』」或者「外星高等智慧生命」特別刻意創造出來的。
所以,人類從在這地球上出現,直到今天,不是刻意被「任何有意」安排設計或者編劇出來的;整體而言,必須撇開後期「三千年前印度人為編造輪迴轉世騙局所衍生出來的『人生劇本』」,那麼就根本沒有任何所謂的「前定論」存在的空間。
以下用比喻方式來假設:
我去一間大型「麵包專賣店」買麵包,看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種口味的麵包琳瑯滿目,十分好奇,就問老闆:這些麵包是怎麼來的?
老闆說:全部都是跟鄉下的農夫收購來的,他們每天清晨都會開卡車運最新鮮的麵包過來。
我:哦!那麼那些農夫是從那裡取得這些麵包的?
老闆:哦!好問題!我原來也不知道,我也跟你一樣好奇,原來還以為是長在地下,從地下挖出來的,後來,我親自去鄉下看看;才知道原來麵包是長在樹上的,農夫們是從樹上採下各種麵包的。
我:哦!那麼是多久可以採收一次呢?
老闆覺得我這問題很傻又有點可笑:當然是每天啊?
我:每天?(這太不可思議了啊???)
老闆:對啊!今天採收完之後,馬上就開始從很小的開始重新長大----然後過一個晚上,又長大成為成熟大小的各種麵包啊!(老闆說得理所當然,好像是說:啊不然呢?)
我:可是麵包有幾百種形狀和不同口味,難道是不同的麵包樹上長的嗎?
老闆這下有點不耐煩了:不是啦!就是同一棵樹啊,所有不同形狀,不同口味,不同軟硬,不同大小的,統統都是同一棵樹長的啊。
我:那----總不可能只有一棵麵包樹吧?
老闆白了我一眼,顯然是覺得我這人真的是沒有見識的白目:當然不可能啊,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麵包樹,不然怎麼可能供應全世界那麼多吃麵包的人口?
我:哦!謝謝!我了解了。
當然,當然是這樣的,答案就是關於「麵包」的「前定論」就是:不論任何一種麵包都是早就前定的,是自然而然由麵包樹上長出來的,然後全世界有很多很多的麵包樹,所以才能供應全世界所有人需要作為主食的麵包;而且為了提供各種不同的口味喜好,所以基於「前定」,同一棵麵包樹會生長出不同形狀,不同口味,不同軟硬,不同大小的各種麵包。
我本來還認為是一種形狀,一種口味的一種麵包是一種麵包樹長出來的,原來不是的;想想也對,既然一切都是「前定」的,一種樹上長一種麵包,500種樹長500種不同的麵包,跟一種樹長500種麵包,最後反正都是用同一輛卡車載運到城裡同一間麵包店來,那麼是相同的樹,或者不同的樹長出來的,又有什麼差別?反正「前定」的就是「全世界所有不同的麵包都是早已『前定』由麵包樹上自然長出來的」以及「麵包店裡一定是賣各式各樣麵包的」!
所以,「麵包前定論」否決了種麥子,磨麵粉,發酵,手工或機器揉製,加料、填餡、成型,再用各種電烤箱或磚窯烘培成為麵包這個程序。
麵包若不是自然長出來的,而是經過這些程序製作的,還有失敗的風險以及可以自由研發各種軟硬,口味,大小種種不同的麵包的話;「前定論」就不可能成立了!
麵包樹(Breadfruit),在花蓮隨處可見,應該是原住民的名稱,音譯叫做「芭基魯」,從小我只知道這個名稱,不知道是叫做「麵包樹」或者「麵包果」,通常都是切開去皮,把果肉切成塊狀或片狀,加小魚乾煮湯,清爽,果肉 口感粉粉的,沒什麼味道,我個人非常不愛吃,家裡如果有煮,我絕不吃果肉,偶而勉強喝一口湯意思意思,因為真的是吃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中國人古話說:「世事如棋局局新」,不論是不同的人下棋,或者相同的對手下幾盤棋,幾乎很難看到相同的棋路。
那麼如果一切都是「前定」,當然就沒有人會有興趣下棋,因為所有棋路都是早就「前定」的,最後一定是同樣的勝敗,所謂「勝者恆勝,敗者恆敗」,所以,下棋其實是超級無聊的傻事,反正怎麼下,最後「將軍」時,所有棋子都是固定在同樣的位置,全中國所有象棋,全日本所有圍棋,全世界各種西洋棋都是這樣,絕對是「前定不變」的。
近期竄紅的靈異書籍作者「索非亞」,原本就是天生的通靈人,她真的是個傳奇的女孩子,不但是台灣唯一棒球女主審,讀了兩個碩士班,後來竟然皈依了伊斯蘭教----
在她的部落格和書上,她公開承認她就是相信「前定論」的!
很難想像,能夠有這麼高的學歷,竟然會相信「一切前定」?
也由此可見,思辨能力以及合理的邏輯推理能力是和「學歷」幾乎沒有什麼關連性的。
她是天生通靈人,這點是肯定的,但是,她只能看到飄蕩羈留在人間的「鬼魂」,她看不到「靈界」,她沒有去過「靈界」,她也進不了「靈界」,她對「鬼魂現象」的描述幾乎都是正確的,但是,對於「鬼魂特性」和「鬼魂的真面目」或者說單一「鬼魂的真正來歷」認知是不正確的!(起先,她否定「嬰靈」的存在,後來又說自己看過,但是,她並不能真確的分辨極可能是「無賴鬼」為貪求人間供養而幻化的「嬰靈」真假?)
「索非亞」對於「靈界」可以說一無所知;對於「靈魂學」同樣也差不多是一無所知的。(她對於「鬼醫李保延」的來歷不但一無所知,在來歷和動機方面;她的轉述和揣測全是錯誤的,簡而言之;「李保延」終究只是一個生前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鬼魂,靈界沒有他一展長才的空間和對象,因為他的醫術藥理和針灸只能施展於肉體疾病,或者說只能醫治「包含靈體的肉體」,任何「亡魂」的「靈體」根本不需要這樣的醫療)。
她的三本著作,書名是「靈界的譯者」,不是很嚴重的謬誤,但是,必也正名乎,應該稱為「鬼靈的譯者」或者「鬼靈的傳訊者」是為恰當!因為她根本搆不著「靈界」的邊,怎能說是「靈界的譯者」呢?她也自承通常死者「頭七」之後,她就完全看不到了,也不知道亡靈的去處。(唯一的例外是長期跟她互動的外婆,這也是無法完美解釋的例外)。
雖然,她在對於「寫書和出版」完全陌生的情況下!曾經將所有已完成大約4萬多字的電子檔稿件傳給我,求教我,請我為她的第一本書提供寫作(包括如何撰寫,重點,編排、符合書籍出版趨向,推薦適合出版社等等)建議(指教),我也誠摯的鼓勵過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提供過詳細的內容走向增刪建議(以mail電子信件回覆好幾封信件),特別是應該較多著墨的部份,比較容易引起讀者興趣,她依據我的建議,完成了第一本書,終於轟動大賣,但是,最後竟然連一本新書都吝於奉贈給我;(甚至連要出書的訊息也不通知,並還有一些不當的細節,這些容我暫時保留)
我必須非常中肯的在此斥責:劉小妹妹!妳非常沒有禮貌!這不是一個年輕人應有的態度。我一生幫助任何人,從來不求任何回報,我不需要妳答謝什麼,但是,不出書便罷,既然出了書,奉贈一本書給我是最基本的禮貌,讀到研究所,妳不會連這點做人最基本禮貌都不懂吧?(「索非亞」本名「劉柏君」)
妳總不能否認妳曾經將最初已寫就卻根本尚未成型;也不可能成書的所有散亂稿件傳給我;整體性的求教於我,而我也很熱心的提供了詳細的建議給妳這個事實吧?
同樣我也很中肯;絕非一時氣憤,非常持平的評論:她會相信「前定論」,在基本邏輯上是宗教本位信仰使然,當然不是任何經由個人理性思辨的結果。
她的書,尤其是第一本,對於初入門者,絕對有參考價值,但是,部份內容還是需要自己謹慎思辨再吸收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