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wu 發表於 2012-12-2 03:02 
桂子的對比分析極佳!
讓我聯想到導演柯波拉拍攝教父系列時,利用劇中兄弟一段爭吵,
哥哥講的一段話,呼 ...
Hi, James
别夸我了。还有,那个案例,最后怎么判罚的,我也不知道。我看到的介绍,只到起诉而已。
话说,其实西方人写小说,也有人很喜欢用隐喻来加深作品深度。不知道他们这个传统有多久,反正,就像是中国人(特别是明清时代)写文章时用典故一样。
这个《少年Pi》,我也相信,原著肯定是参照了19世纪那个真实的船难故事。然后,他加进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企盼。这部电影,其实在“船难故事”这个主题上,在真实性上有三个层次,我来用类似《盗梦空间》(《全面启动》)的方式,解构一下吧。
1.第一个层次——电影中最真实的世界,现实中最虚幻的情结,这可以说是最深的“梦境”:
提要:17岁的少年Pi,和一只名叫Richard Parker的老虎,在海中漂流,求生。
救生艇上曾出现的人物:摔断腿的斑马、象妈妈一样的猩猩“orange juice、鬣狗、老虎、少年
故事: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保护Pi的猩猩。然后,老虎Richard Parker冲出来,杀了鬣狗。之后,少年Pi与猛虎共存,猛虎激励了少年,让他活下去。
2.第二个层次——电影中的虚幻故事,现实故事的改编版本,比较浅的“梦境”:
提要:17岁的少年Pi,杀死了残忍的厨子,为妈妈报了仇,之后独自在海上漂流求生
救生艇上曾出现的人物:摔断腿的水手、妈妈、厨子、少年
故事:厨子吃了那个摔断腿的水手;然后他要吃少年,妈妈了保护少年,然后被厨子杀死;之后少年愤怒而起,杀了厨子,并独自活下来。可是,这里面没有提妈妈和少年,有没有吃过人肉,在这一点上,这是被隐藏的“梦境”,这个“梦境”也许才是最虚幻和不真实的地方。
与第一层的呼应:水手就是斑马、妈妈就是猩猩、厨子就是鬣狗,少年就是前面少年和老虎的综合了
3.第三个层次——电影中只最虚幻的故事,只用名字、年龄、细节勾连到,根本没交代前后经过;现实世界里,它却曾在历史上真实地发生过,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是现实,是“非梦境”,同时它又是很多人潜意识里都存有的一场“噩梦”。
提要:17岁的少年,Richard Packer,被同船的其他三个幸存者杀死,并被当食物吃掉,那三个人以他的血肉活下来,回到了人类社会
救生艇上曾出现的人物:道德上左右摇摆的水手、动手杀了少年的船长、帮凶大副
救生艇上没有出现,但故事里出现的重要人物:英国女王
故事:Richard Parker因喝了海水而奄奄一息(第一层的少年pi,读到的求生手册,第一条是:别喝海水),船长杀了他,船长、大副和曾同情少年的水手,共同吃了少年的血肉,才存活下来。在回到人类社会后,英国女王起诉了船长和大副,而水手转作控方证人。
与第一和第二层的勾连、呼应:
a.三层的中心人物,都是一个17岁的船难少年;第三层被牺牲少年的名字叫Richard Parker,与第一层的那只老虎同名;而由第二层可以看出来,第一层的老虎其实是第二层那个少年的代表;
b.第三层的船长,呼应第二层的厨子,也就是第一层的鬣狗;
c.第三层的水手,在道德上摇摆不定;呼应第二层摔断腿的水手,也就是第一层的斑马;
d.第三层的英国女王,呼应第二层的妈妈,同时也呼应第一层中的两个人物:猩猩和少年的妈妈。
英国女王最后起诉了船长和大副,是为少年讨回公道,也是捍卫了传统的道德,她是保护者。可是她当时其实不在船上。如果她在呢?也是被杀死吧,就像第二层的妈妈一样。在第一层里,Pi的妈妈也没有出现在救生艇上,但是她是个对信仰、对神很坚定的人,坚决拒绝肉食。她在精神上一直保护着Pi。这就是第三层的女王,呼应的第一层里的妈妈。
e.时代背景的呼应——第三层故事,主角是个英国少年,发生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时代,那是英国最强盛的时代,也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最强的时代;第一层故事,主角是个印度少年,发生在1948年,就是印度要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时代,也是大英日不落帝国在二战后各殖民地分崩离析的时代。
第一层故事里,那个水手被设置成中国人,而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了三层。可以看到,整个故事的背景,被设置得重重叠叠,很精巧。不过,这却不是这部电影或小说的重头戏所在。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