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陈蝶衣

讀書筆記:二律背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3-19 22:00:31 | 顯示全部樓層
张祥龙的《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现在据说有修订版,不过价格较高,还是推荐蝶衣版买一本看看。同样是这种风格,但张教授的知识底蕴与逻辑脉络显然是跃然纸上的,读者只会说看不下,而不会说看不懂。

 樓主| 發表於 2022-3-19 22: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锦里 發表於 2022-3-19 22:00
张祥龙的《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现在据说有修订版,不过价格较高,还是推荐蝶衣版买一本看看。 ...

有心了,费心了.

 樓主| 發表於 2022-3-19 22:02:3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一般不会跃然纸上,我只会胡搅蛮缠.

發表於 2024-1-6 08: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锦里 發表於 2022-3-19 22:00
张祥龙的《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现在据说有修订版,不过价格较高,还是推荐蝶衣版买一本看看。 ...

根据我肤浅的认知,是这样的。中国很多传统的东西很多时候是需要一种[感知],或者说一种[感应能力]。

您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豆瓣网友的这回答:

【“感应”的能力对理解中国文化的很多东西是关键
这不是一本人人能读得书,所以不必勉强去读,但是还是发表一点浅见,这一类的书,易经与庄子老子一类的书,包括很多中国古代的书,需要的是一种“感应”的能力,如果感应的能力稍差,可能会觉得脑袋疼,甚至也会觉得荒诞。这种“感应”的能力有时候不是你的知识有多丰富,也不关乎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指核心的潜意识的东西。中国的道气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有点第六感的意思。如果用逻辑推理这些西方哲学擅长的技巧来读,恐怕于此等书来说是“死”路,不是“生”路。
所以读庄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像一些在电视上大谈庄子的名学者那样去做“哲学式”的解析,就好比你杀了一头牛,然后看到很多各种机理脏腑骨骼等组织。但却不是“牛”了。而是牛的尸体罢了。有些东西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不是说故作神秘,而是需要像沈从文先生说的,有好的作者,还得有好的读者,才能解到那样的的深度。否则,鸡同鸭讲。易经说:鹤鸣在阴其子和之。鹤鸣在阴,杜鹃就不会去和。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受到的西方式的很多知识体系中出来以更加宽容的心态来接受传统的文化。而中国人的“感应”我觉得是一种属于核心性的东西。没有这种能力,可能很多东西你都会觉得是荒诞的。
中国文化是一种重“情”讲“情”的文化,情其实就是一种感应的能力。用这样的视角来看,也许更能够理解很多东西。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061623/

这跟【王立群先生所说:经典常常不是你读懂的,经典其实,是你的人生经历,和经典相碰撞相共鸣以后 你感悟出来的。】同理

我认为,西方哲学的思维,它会一直的问why?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适合用来梳理脉络,建立一个系统模型,让大家建立一个易懂,逻辑清晰的共识。但不要被这个共识给绑住。
比方说《周易》里面说的:“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的[先迷后得主],标准的解释是: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但在我的经验感知中,先迷后得也可以是:先迷失,把弯路走个遍,最终当你找到想要找的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迷失也是非常靓丽的风景。
所以我认为看一些东西的时候,虽然可能描述逻辑混乱,不知所云,但没事,只要我能找一个点,一个可以“悟”的东西,我就可以抓到这些文字后面的“神”,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利用它,把我经历过的东西都串联起来,连成一片,然后我就会欣喜的感叹:哦,原来是这样。进而就可以把脑子思想观念进行革新。
如果实在感悟不出什么东西,没关系,无缘那就再见。


發表於 2024-1-15 00:22:37 | 顯示全部樓層
huang46602931 發表於 2024-1-6 08:15
根据我肤浅的认知,是这样的。中国很多传统的东西很多时候是需要一种[感知],或者说一种[感应能力]。

您 ...

感谢您的分享。感应确实是很神秘的体验,我不否认存在,但这个是否与中国文化有关,尚未有明确的论证。而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文化之中三十余年的人,无论读过多少书,有多少社会经历,我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人们口中的中国文化真有惊为天人的力量,那为什么这片土地上的人与物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發表於 2024-1-15 08:32:57 | 顯示全部樓層
锦里 發表於 2024-1-15 00:22
感谢您的分享。感应确实是很神秘的体验,我不否认存在,但这个是否与中国文化有关,尚未有明确的论证。而 ...

这个是老问题,从清末一直吵到现在。

每一个关心此问题的人,也是心在滴血。

而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中国落后也不过一两百年的历史,相较于5000年的繁荣历史来说,是很短暂的。

本来想从文化上跟您一点一点解释,但发现篇幅太长,且实际上,也无法做出很好的解释。

只能建议您看看这个视频,里面有讲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宗教、宗族、皇权彼此之间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我们可以不需要宗教与宗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2c5ff79a9deedd0bf9


因此,基于我现有的认知与能力,我对于【我如果人们口中的中国文化真有惊为天人的力量,那为什么这片土地上的人与物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个问题时,也满是历史的无力感,只能暗骂一句:文化由人定,后代子孙不争气

發表於 2024-1-16 10:25:45 | 顯示全部樓層
huang46602931 發表於 2024-1-15 08:32
这个是老问题,从清末一直吵到现在。

每一个关心此问题的人,也是心在滴血。

关于国族认同这个知识领域,据我观察,真正有心钻研过远东史的人大体上都是有某种共识的。所以在我看来,对于“5000年繁荣历史”这类低级谎言,不应出自于一位热爱人文社科的读书人口中。不过受制于众所周知的因素,能拨云见日的人确实凤毛麟角。
其实我关注的是寻求一种在脱离中国文化架构之外还能解释鬼神现象的世界观,在此方面,论坛的张老师确实成功构建了一个封闭的鬼神世界体系。至于是否是究极真理,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方面开拓了别人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能给予处于迷雾中的人一点心灵的慰藉。

發表於 2024-1-16 12:06:39 | 顯示全部樓層
锦里 發表於 2024-1-16 10:25
关于国族认同这个知识领域,据我观察,真正有心钻研过远东史的人大体上都是有某种共识的。所以在我看来, ...

【五千年】【繁荣】涉及民族主义
能凝聚力量,维持稳定,能唬得住人,确实比较好用
我现在切换到认真层面跟你探讨
对于【脱离中国文化架构之外还能解释鬼神现象的世界观】
其实我是存在疑问的
第一,文化是指周王孔子之前的文化还是孔子之后的文化,或者说其他【家】的文化,我们地域这么广,思想流派繁杂,你所说的文化甚至框架真的可以代表【中】国吗?还是说用西方的观念解释的中国文化?
第二,脱离中国文化框架?为什么要脱离【中国文化框架】?文化框架是不应该是你自己构建的吗?还是说你想要打破某某人构建的【中国】文化框架,或者缝合某某人构建的框架?
第三,为什么把中国文化架构跟鬼神现象扯上关系?如果我认可的中国文化是孔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硬是把鬼神跟我所认可的文化扯上关系,岂不是在挑战或者侮辱我的文化?
第四,为什么要脱离中国文化框架?中国文化不能解释鬼神现象吗?绝地天通不是已经告诉你,人鬼殊途要分开,宗教不可信了吗?
第五,为什么要解释鬼神现象?不应该先去实证吗?鬼神现象难道是假的吗?


發表於 2024-1-17 00:06:07 | 顯示全部樓層
huang46602931 發表於 2024-1-16 12:06
【五千年】【繁荣】涉及民族主义
能凝聚力量,维持稳定,能唬得住人,确实比较好用
我现在切换到认真层面 ...

人的学识与其洞察力是息息相关的,能凭借直觉准确评估出一种观点的纵深,也许是一种天赋。本来拟了几点准备作答复,谨慎起见又重读了前贴全文,遂放弃作答。因为我想您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必然已在心中有一个自己深以为然的答案。
非常抱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太会有表达欲。在我看来,人生的快乐在于洞见波澜壮阔的思想,而不在于辩论。同时,纯真的人们在沉浸于某项自己热衷的事物时,通常又会有分享欲,这确实是件快乐的事。看到您为我分享与介绍观点与知识,仅此就足够让我深感快乐了。

發表於 2024-1-17 00:47: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uang46602931 於 2024-1-17 00:51 編輯
锦里 發表於 2024-1-17 00:06
人的学识与其洞察力是息息相关的,能凭借直觉准确评估出一种观点的纵深,也许是一种天赋。本来拟了几点准 ...


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我脑抽了,要冒着挨骂的风险去回一个旧帖?
或许物与类聚,您我之间有相似的气质
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个世界还有我这样的人存在
亦或者您跟我待在这个网站
是因为有着相似的目的
您是想要追寻【脱离中国文化架构之外还能解释鬼神现象的世界观】
而我也是在追求类似的东西
然后暂时交汇在一起
幸运的是
您能敏锐的察觉到我并没有恶意
而我也观察自己这几天心态变化过程中
验证和反思了许多东西
或许日后我们会走向不同的道路
但至少现在看您回帖的我
很快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