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阿倫 於 2019-5-3 00:36 編輯
鬼學 附錄:「碟仙」的真相
作者:張開基
(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不論「碟仙」的起源如何,目前,這種奇異的「乩術」方式已遠及世界各國,尤其在夜晚來臨時,在世界許多個角落的家庭中,除了橋牌、麻將和大富翁,相信也有不少人正紛紛把手指按在一隻小碟子上,懷著興奮、好奇及某種程度的驚恐,焦急地召請著「碟仙」降臨來驅動碟子,游移於各種文字的字盤上,為人們解答疑惑或預卜運氣。
在國外,特別是拼音文字的國家,類似碟仙的叫做「靈應盤」,以英文版的來說,就是有一塊簡單印刷的板子上,印有26個字母和10個阿拉伯數字,然後有個滑溜的玻璃小酒杯,畫著一個清楚的箭頭,或者更精緻的是一台附有「萬向輪子」的小車,正前方有根箭頭指針。
在國內,因為中國字太多了,所以比較複雜,通常是在一張正方形白紙或白布上印滿「同心圓」排列的中國字,大約就是一般常用的一千多個漢字,然後附一個廉價的小「醬油碟子」,底面畫了一個箭頭,也有的在中間畫了一個線條簡單卻有些陰森的笑臉。
這個工具就是用來和鬼神溝通的所謂「碟仙」。還有最簡陋的是一些中小學生之間曾經流行的錢仙,只是用一張A4的白紙,寫上「是、否、好、壞、東南西北和10個數字」而已,工具是一枚十元硬幣。
「碟仙」曾於民國五十幾年時,突然一夜之間風靡了各處城鄉中的男女老少,人們沉迷的程度比現今的「大家樂」、「六合彩」還要嚴重,當時傳聞紛紛,有人言之鑿鑿的說是由一位道行高深而居心卻十分險惡的老和尚,施法召來一些狐魂野鬼將之囚禁於碟子之上,並大事推廣,目的則在引誘無知的民眾不停地去玩,然後由那些受制於他的孤魂野鬼暗中吸取人們的精、氣、神,供老和尚修練一種奇異歹毒的獨門法術之用。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附會於日本「稻荷神社」的傳說,因為在日本家喻戶曉的「稻荷神社」,供奉的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狐仙」(一稱「大仙」),而這些「碟仙」所召請來的正是「狐仙」,在日本的一些家庭中,也有供奉「狐仙」的習俗,通常是以上好的梧桐木,搭建一間玩具似的小屋子,每日奉獻一些清茶、鮮花來祭拜供養。另外在日本有一種糯米製的麻糬,也稱為「稻荷」,據說是「狐仙」最喜歡吃的。而據說有些家庭每日清晨在清掃這些「狐仙」居住的小屋子時,竟然也會發現一些白色的狐狸毛,真是奇怪!
當時,在台灣從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中學生以致社會各階層的人士玩「碟仙」的風氣極盛,人人趨之若鶩,像野火般的迅速的蔓延開來,更因而傳出了許多捕風捉影的謠傳,鬧得人心惶惶,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在國內,政府對民眾的宗教活動原本是抱持半鬆半緊、內張外馳的態度,但這回眼見「碟仙」以燎原的態勢飛快的在蔓延,弄得社會風氣十分怪異,於是為端正社會風氣,終於施展了鐵腕,下令查禁「碟仙」,嚴禁製造及販賣,更通令各級學校及機關禁止玩「碟仙」,結果「碟仙」果然一如傳說中的鬼魅一樣,迅速從這個社會中消失,只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了一些些模糊的印象,偶爾被提及時,只是有種像傳說的驚異而已。
對於現今四十歲以上的人而言,相信都曾經歷過那一小段時光而不致太陌生。然而,「碟仙」在消失了近二十幾年後,在十年前,由於一部靈異電影「陰陽錯」的上映,「碟仙」突然又陰魂不散的冒了出來,一時各地的大小書局都張貼出了印刷撰文極差的海報,公然出售這種原本違禁的「乩具」。然而,其實始作俑者並非「陰陽錯」這部電影的影響,早在「陰陽錯」上映之前,台北近郊的一處家庭式神壇中,就已半公開的在報紙分類廣告上以郵購方式出售「碟仙」,每組二百元,並附贈「聖鈴」一枚,並特別強調這些「碟仙」是經過上師以密教大法加持過的,據見過這種「碟仙」的朋友說:在碟子的底部的確是有個硃筆所書的「梵文」咒語,至於靈驗程度好像也差不多,並不比一般隨意買來的小碟子更具靈力。
至於那齣由阿倫及倪淑君主演的港片「陰陽錯」,嚴格的來說:在主題意識及故事結構上都顯得十分膚淺幼雅,劇情的發展也嫌草率而不合常理,也許原先的構思就是朝小成本的路線去打算,因此特技場面別說無法與歐美的科幻靈異片相比,甚至連傳統國片的水準也夠不上,尤其全片後段根本拍成了鬧劇,然而在國內上映時,卻有著出乎意料之外的賣座,究其原因應該歸功於這部片子的包裝,加上港片一向不惜成本的凌厲宣傳攻勢,又正逢上當時國內三廳式文藝片和古龍模式的武俠片滑向谷底的時機,無怪這種粗糙的「靈異鬧劇」就異軍突起,一枝獨秀了,而更重要的是,這部片子至少玩對了一樣貫穿全劇的小道具--「碟仙」。
|